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並不是想走就能走的。今天依然如此。我跟國內同一學科的同仁來往不少,其實這些文科的學者看問題

回答: 1949年知識分子的走與留華府采菊人2022-08-22 16:00:35

比理工科的學者往往更清楚,大部分人都覺出這幾年政策不對頭,看出中國的未來不妙。但這些人在國內都是教授了,有房子,收入和地位都還可以,誰能放棄這些毅然run了呢?Run出來連收入都沒了。國內的文科教授,到國外就啥也不是了,根本不可能做專業的事情,連生存都成問題。唯一能做的是攢錢送孩子出來。這些人大部分都把孩子送出來了,如果孩子能留在國外,這些人都不會讓孩子回去的。反而一些回國的理工科朋友,對目前的形勢沒有看出有什麽不對,連孩子也沒興趣送出來。

我們現在看當年出來是對了。當年我們都年輕,就像一個小樹苗,挪一挪,容易活,二三十年過去了,在海外都紮下根了。國內的朋友,即使現在看出國內不對頭,又能怎麽樣呢?已經長成大樹了,再挪就挪死了。所以我們還是很幸運的,我們的子女更幸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