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智取生辰綱一回,有這麽一段:
沒半碗飯時,隻見遠遠地一個漢子挑著一副擔桶,唱上岡子來,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那漢子口裏 唱著,走上岡子來,鬆林裏頭歇下擔桶,坐地乘涼。眾軍看見了,便問那漢子道: “你桶裏是甚麽東西?”那漢子應道:“是白酒。”眾軍道:“挑往那裏去?”那 漢子道:“挑出村裏賣。”眾軍道:“多少錢一桶?”那漢子道:“五貫足錢。” 眾軍商量道:“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
不過這裏吳用用來迷倒眾官兵的不是酒,而是"漿"。因為酒是不解渴的,而在夏天喝一碗漿絕對比酒效果好。
另外我們都知道“引車賣漿”一說,那麽什麽叫“漿”?
據《周禮》記載,周代有“酒正”一職,職責之一是“辨四飲之物:一清,二曰醫,三曰漿,四曰酏”。這是周天子的四種日常飲料。“一曰清”,“清” 指濾去酒糟的甜酒;“二曰醫”,“醫”指梅漿,梅子的漿汁,也就是今天常喝的酸梅湯,也有人說是用粥加曲糵釀成的甜酒;“三曰漿”,“漿”指酢(cù)漿,一種含有酸味的飲料,也有人說是“水米汁相將” 的米湯;“四曰酏”,“酏(yǐ)”指很清的稀粥,也有人說是將麥芽糖溶於水製成的甜飲。
在水滸裏我認為這種漿應該是屬於“水米汁相將” 但是半發酵的米湯。
北宋人王辟之在其著作《澠水燕談錄》中總結道:
士大夫筵宴,率以餺飥,或在水飯之前。
士大夫湊在一起喝酒吃飯,主食一般都是和水飯,先吃餺飥後吃水飯。
餺飥是一種麵食,這種麵食源自北方遊牧民族。到了宋朝,它泛指一切用菜湯煮熟、無需過水添澆頭的湯麵。這種麵食在宋朝傳入日本,所以日本人現在仍然管湯麵叫做餺飥。
水飯就是用漿水調製過的米飯,這種米飯也被稱為“飱飯”。把飱飯做得好需要製作漿水,漿水必須是甜酢適口,也就是酸甜要適度。
有了漿水再把滾熱的米飯放進去,等到飯團自然散開後,會變得甜甜軟軟,口感很滑。
這種水飯就如飯後甜點,因為水飯被漿水點化後變得溫度適口,酸甜適度。
中國古人的造糖技術並不高明。秦漢魏晉,中國無糖,老百姓想吃甜食隻能尋找天然的糖源,例如蜂蜜、水果、甘蔗汁。到了唐朝,我們從印度學會了製糖術,卻隻能製出原糖,不能製出白糖。進入宋朝,製糖工藝大踏步前進,糖產量提高了,純度較高的白糖也出現了,不過那時候的白糖並不是真正的白糖,而是再熬煉糖漿時結晶的糖霜。糖霜很稀,價格昂貴,老百姓買不起。買不起,又想吃甜食,隻有從食物發酵上想辦法,讓稀粥發酵出甜味,是為漿水。
但是現在中國應該已經找不到這樣的漿水了,主要原因是因為現在我們已經不缺糖了。而且漿水發酵程度不宜掌控,火候分寸也掌握不好。
不過有時候在中國失傳的傳統飲食,可以在鄰國找到。
這是現在超市常見的韓國米漿飲料,喝起來清涼可口,我想應該是宋朝米漿的後代吧。
(網絡資訊,海洋藍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