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年2月,他參加了京漢鐵路大罷工,隨後與在武漢地區領導工人運動的項英和林育南取得聯係,以輪駁工的身份出麵掩護幫助共產黨員和工人積極分子轉入地下。由於工作頗有成就,向忠發在武漢地區頗有聲望[8]。1923年3月,他被推選為中共武漢區委執委會委員。6月,作為武漢黨組織的代表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1925年春,以武漢地區黨組織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9]。同年底,因國共合作需要,他加入國民黨。1926年,北伐戰爭中,向忠發與林育南、許白昊等組織工人罷工,支持北伐軍作戰。當時北伐軍兵臨武昌城下,向忠發等發動船工並組織用輪駁在長江中架起浮橋,使北伐軍通過浮橋順利過江[10]。隨後,他成立了湖北省總工會[11]。他出任漢口市國民黨部工人部長、湖北省總工會委員長(劉少奇、李立三、項英為副委員長[12]),還兼任武漢工人糾察隊總指揮[13]。1927年,時任湖北省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長的向忠發,給武漢臨時聯席會議(國民黨、國民政府在國民革命武漢時期臨時代行黨政最高職權的組織)主席徐謙,發了一封公函(檔案號:漢7134),要求為漢陽兵工廠幾千工人的待遇問題:兵工生活已苦不堪言收入極其微薄,勞動強度卻相當大,一般工作時間都在13小時以上,廠方還經常以各種借口強迫工人加班;因病不能上班者,不僅按天扣發工資,甚至還被罰款;軍火生產有極大的危險性,但工廠沒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工人的生命安全得不到起碼的保障,工傷死亡事故不斷發生。再加上當時湖北財政困難、物價飛漲,工人們隻能進行大罷工,反抗殘酷的壓迫和剝削,謀求自身權益。
四一二事件後,向忠發積極策劃反對中國國民黨。隨後在中共五大上,由於鄧培在廣州遇害,王荷波改任中央監察委員,蘇兆徵和向忠發取代鄧培和王荷波,進入中國共產黨第五屆中央委員會。向忠發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之後擔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開始進入中共中央領導層[14]。1927年7月,中共中央根據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指示,改組中共中央,成立臨時常務委員會,罷免陳獨秀,由瞿秋白擔任中共中央總負責人。隨後中共召開八七會議中,共產國際出麵要求中共加強中國領導層的工人成分;向忠發也因此擔任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隨後他從上海抵達莫斯科,經數月蘇聯及歐洲遊曆之後,在莫斯科出席赤色職工國際第四次大會[15],並當選為大會副主席[16]。
蘇聯生涯[編輯]
當時蘇聯十月革命十周年慶,各國共產黨派代表團祝賀。而中共中央派出工農出身幹部領隊,按資曆當推蘇兆徵,而偏巧蘇正養病,於是改派向忠發。之後向忠發在蘇聯受到斯大林接見,並受到共產國際重視[17]。1928年2月,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九次全會在莫斯科召開,中共代表團出席,他擔任代表團秘書長,並參與起草《共產國際關於中國問題的決議案》並通過[18][19][20]。他還當選共產國際執委會委員,出席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大會[21]。
1928年7月,中共在莫斯科召開六屆一中全會,他被推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他發表《關於職工運動及討論結論》[22],共產國際代表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布哈林和斯大林紛紛表示讚同,並將向忠發區別於陳獨秀、張國燾、瞿秋白、葉挺、毛澤東等人。在共產國際支持下,向忠發平步青雲,瞿秋白則被免去中共中央總書記職務。7月19日,向忠發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7月20日,被推選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共中央常委會主席,沿黨內習慣稱之為“總書記”[23]。周恩來當選為中央常委、秘書長兼組織部長。盡管向忠發擔任名義上的黨內領袖,但之後很多時間中,中共實際負責人是周恩來[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