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占南京,之後對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進行了長達六周的燒殺淫掠,這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暴行的典型標誌,是中華民族無法遺忘的傷痛記憶,更是曆史教科書中不可回避的內容。中國曆史教科書對於南京大屠殺事件的描述,從隱趨顯、從簡至繁,經曆了一個複雜的變化過程。
20世紀40年代-70年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1946年出版的《高級小學曆史課本》(四)中寫道:“日軍又繼續進犯,於十二月十三日占據南京,大肆屠殺。”這是教科書中首次講到日軍在南京的暴行。1948年呂思勉編寫的《複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敘述較詳細:“十二月十三日,南京陷落,軍民被屠殺者約三十萬人”,“敵軍陷我首都以後,焚燒、奸淫、屠殺,無所不至。據首都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調查結果:我軍民被敵集體射殺者十九萬餘人,此外零星屠殺屍體經收埋者十五萬餘具。是為南京大屠殺案”。這是“南京大屠殺”首次明確出現在教科書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62年出版的《十二年製學校初級中學課本中國曆史(試教本)》中描寫:“日本侵略者到達的地方,大規模屠殺我國人民,侮辱我國婦女,燒房屋,搶財物,到處是火海,到處是血海。日軍占領南京以後,展開了瘋狂的大屠殺。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當作練習射擊的靶子,有的被當作拚刺刀的對象,有的被澆上火油燒死,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挖去心肝……敵人企圖用野蠻的手段征服中華民族,鎮壓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敵人的凶惡殘暴,激起了全國人民的無比憤怒。”
1963年5月,教育部頒布《全日製中學曆史教學大綱(草案)》,其中標明“日本侵略軍在南京的大屠殺”,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在教學大綱中對南京大屠殺提出明確教學要求。
20世紀70年代末至20世紀末
1979年出版的《全日製十年製學校初中課本(試用本)中國曆史》,後來修訂為《初級中學課本中國曆史》,增加了抗戰初期國民黨正麵戰場的事例。1986年頒布的《全日製中學曆史教學大綱》中不再提“國民黨戰場的大潰退”,“南京大屠殺”被歸在“國民黨正麵戰場的抗戰”條目下。
1991年出版的《義務教育三年製四年製初級中學教科書(實驗本)中國曆史》中,“南京大屠殺”首次以單獨子目出現。其中大字部分介紹了南京大屠殺的發生時間、地點、緣由、受害人數等,四段小字分別講述了日軍在漢中門、中山碼頭、草鞋峽的暴行和日軍軍官展開“殺人比賽”的事例。
1993年出版的《高級中學課本中國近代現代史下冊(必修)》簡要介紹了南京大屠殺的情況,並附有目擊者史榮祿的證言。1997年出版的《全日製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本)中國近代現代史(必修)》補充了一段日本記者的目擊材料。
現行初高中曆史教科書
2001年頒布的《全日製曆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和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曆史課程標準(實驗稿)》都提出了對南京大屠殺等侵華日軍罪行的內容要求。根據這兩部課程標準編寫的現行各版本曆史教科書中,南京大屠殺的相關內容更為豐富,更具深度。
通過對70年來中國曆史教科書內容的梳理可以看到書中“南京大屠殺”內容的變遷。
其一,從隱趨顯,從偶然出現到成為固定內容。1963年《全日製中學曆史教學大綱(草案)》中頒布後,南京大屠殺漸漸固定出現在各個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中,並就此成為曆史教科書中的固定內容,篇幅也逐漸加重。
其二,敘述角度發生變化。20世紀50至70年代,大多數教科書將抗日戰爭作為革命史的一部分,重點講述敵後戰場的抗戰。南京大屠殺多被放在“國民黨的潰退”等章節中,被視作國民政府消極抗戰導致的惡劣後果。“文革”結束以來,曆史教科書逐漸擺脫舊的編寫框架。南京大屠殺逐漸成為貫徹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其重點在於展現日軍的戰爭罪行,激發學生心中的愛國熱情,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認識戰爭對人性的泯滅。
其三,呈現方式由單一到多元,由抽象到具體,從單一的文字表述發展為圖、文(大小字)、練習題、小欄目等多方麵、多角度、立體化呈現。早期教科書言簡意深,學生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後來的教科書中的大量插圖,給學生以直觀的視覺衝擊。小字部分和一些欄目中補充的很多具體史料,給學生以更為細致、更有層次、更富現場感的曆史認知。
其四,與日本方麵對於南京大屠殺態度的變化和學術界南京大屠殺研究的進步密切相關。20世紀60年代,日本出現了美化侵略戰爭、否定南京大屠殺的思潮。多次日本教科書風波,引起了世界範圍的廣泛關注。中國教科書中南京大屠殺內容篇幅逐漸加大,其目的之一就是在國家中等教育層麵對日方態度進行回應。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南京大屠殺研究逐漸開展起來,隨後形成研究熱潮。教科書中增補的各種新鮮明確的史料,無疑是我國南京大屠殺研究特別是實證研究方麵取得進步的結果。
http://www.sohu.com/a/210324190_52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