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 作者:黃豔 毛麗萍:1957年教材已現“南京大屠殺” (ZT)

來源: 楊別青 2021-12-18 17:40:1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019 bytes)

1957年教材已現“南京大屠殺” 現在中小學都學

來源:現代快報 作者:黃豔 毛麗萍
原標題:1957年教材已現“南京大屠殺” 現在中小學都學

  昨天有媒體稱“解放後30多年,南京大屠殺曾在國內教育中長期缺失……老師不講,教科書不提”。這一言論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昨天,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南京大屠殺”最早出現在195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曆史教材。

  熱帖

  以前教科書中沒有“南京大屠殺”?

  昨天,被眾多網站轉載的《曾“消失”的南京大屠殺》稱,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經盛鴻也經曆了沒有南京大屠殺的曆史教育。1963-1968年,經盛鴻就讀於南京大學哲學係,上世紀70年代末,他入南京大學曆史係讀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生,是文革後最早的一批研究生,“可以說我一直在南京求學,但我們的老師從來不講南京大屠殺,教科書也不提,任何中國近現代史的書籍都不提。”

  質疑

  網友找出當年課本:有這段曆史!

  消息一出來,引發網友熱議並質疑。“@林家悶葫蘆”以事實說話,他在微博上發了兩張當年課本截圖,一張是北京市初級中學試用課本,《中國曆史教學參考資料 第三冊》,北京出版社出版,1959年8月第一版,第110頁紅筆畫出:日寇在南京殺人罪行,“據首都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調查結果,我慘死同胞約三十萬人。據穀壽夫判決賽:我軍民被敵集體射殺者十九萬餘人,此外零星屠殺,其屍體經收埋者十五萬餘具,被害總數在三十萬以上。”另一張是高級中學課本,《中國現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1960年第一版,1960年第二版),顯示第57頁上也清楚記載了“南京大屠殺”內容。

  回應

  經盛鴻:我隻是說宣傳教育不夠

  聽到自己的言論成了網絡焦點,經盛鴻第一反應相當訝異:“最近,我沒接受什麽采訪啊?”了解後,他坦言,那是一年前的采訪了,具體說了些什麽,他也不記得了,“我記得我隻是說1982年前對南京大屠殺的宣傳教育是不夠的,‘任何中國近現代史的書籍都不提’中的任何,好像我沒說過。”

  昨天,他透露,在他的印象中,1979年前大陸曆史課本中,沒有關於“南京大屠殺”的任何記載,“比如1958年版《中學曆史教師手冊》‘中外曆史大事年表’中,1937年內容隻有‘日軍侵占上海,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簡單記述,全然不提‘南京大屠殺’……直至1979年版中學曆史書中,‘南京大屠殺’一詞才首次列出。”

  經盛鴻稱,盡管1951年4月《人民日報》有一篇文章也曾寫道:“人們怎麽能夠設想可以叫南京人民忘記1937年12月13日開始達1月之久的30萬人的大屠殺?”但是這種記憶是零星的,在之後漫長的30多年歲月裏,中國對“南京大屠殺”,出現了漫長的無言、無語、無任何聲音的曆史階段。

  他說,在特殊年代中,“南京大屠殺”遺址幾乎被毀殆盡,在中國學術界裏研究“南京大屠殺”,一度成了“禁區”。

  盡管如此,還是有人站了出來。南京大學曆史老師高興祖是新中國研究“南京大屠殺”第一人。1962年,高興祖《日本帝國主義在南京的大屠殺》書稿完成,這是新中國研究“南京大屠殺”最早書稿,但直到1979年3月,這本書稿才從油印本變成白皮書,還是內部出版。

  1982年,在日本篡改教科書的背景下,中國學者正式提出要對“南京大屠殺”進行研究。

  調查

  1957年,首次寫進全國統一教科書

  李偉科,現行的“人教版”初高中曆史教材的主編之一,從1985年開始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參與中學曆史教材編寫。

  “1957年的高中曆史課本裏,就有‘南京大屠殺’,是人教社出的。”李偉科非常肯定地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那時候,人教社的教材就是國家教材,獨此一套。“人教社當時是直屬國家教育部的。中學就這麽一套教材,在高中第三學年第二學期的曆史課本裏就有‘南京大屠殺’的內容。”

  他說,雖然字數不算多,但有幾個關鍵點是非常明確表述的,包括有“南京大屠殺”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數。

  這段文字出現在1957年教材的第65頁上,大意是:12月13日,南京陷入敵手,日本侵略軍對和平居民進行了滅絕人性的燒殺淫掠,一個多月裏,被害的和平居民不下三十萬人。

  李偉科說,這應該是人教社第一次把“南京大屠殺”寫進課本。因為1956年教育部製訂了新中國的第一部教學大綱,隨後人教社出版了統一的教科書。

  1978年,更多內容進入初中教材

  在上世紀60年代末,人教社解散,各省、各地自編教材。但後來人教社重組,1978年人教社編了文革後的第一套教材,那裏麵仍然有“南京大屠殺”,內容要比1957年的版本更為詳實。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一次,初中的第四冊曆史書就涉及到相關內容。其中有這樣的表述:“日本侵略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殘暴至極,無數城市和鄉村變成廢墟,千百萬中國人民慘遭殺害。日軍占領南京以後,展開了瘋狂的大屠殺,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當作練習射擊的靶子,有的被當作拚刺刀的對象,有的被澆上煤油燒死,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挖去心肝。在一個多月裏,被殺害的不下三十萬人,被焚毀的房屋達三分之一。”

  現在,南京中小學生都學這段曆史

  南京的中小學生現在學的課本裏,有沒有“南京大屠殺”的曆史?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的小學生學習的“蘇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材中,就由“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李秀英奶奶身上的傷痕引出“南京大屠殺”這一段曆史的內容。

  南京初高中的曆史教材,使用的就是由李偉科主編的“人教版”。

  南京市曆史學科帶頭人,南京一中郭東輝老師說,現在的曆史教材中,“南京大屠殺”的內容增加了,特別是初中。現在初二的曆史教材第四單元第十五課“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中,講到日本大規模侵略中國的開始,以及“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的內容有兩頁紙,即76頁和77頁。翻開這冊教材,可以看到不僅有相關的文字表述,還有照片和報紙來作為日軍暴行的鐵證。

  南京高中生們則是在高一上學期學習必修的曆史書上學習這段曆史。

  郭東輝表示,雖然高中的內容比初中少,但因為現行的初中課本是2006年的第二版,因此現在的高中生,在初二時就已經比較完整地了解了“南京大屠殺”的曆史,學習的內容是相互銜接的。

  編後

  《曾“消失”的南京大屠殺》之所以能引起這麽大的反響,不僅僅因為“消失”與否,更多的是這一話題太過沉重。

  南京大屠殺,在中國人心中是一道無法愈合的傷口,76年來仍然隱隱作痛。而教科書是記錄曆史、尊重曆史的一個載體,我們要記住這段曆史,就必須寫進去、寫真實、寫詳盡,讓中華民族的子孫去認識、了解、銘記。

  糾結於這段曆史是否“消失”過,已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這段曆史,在我們心中從未消失過,也永遠不會消失。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