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佛教,人人都有佛性,都是未來佛,基督教:人人都是上帝之子。沒人有權利限製人的發育、成長。沒人有能力遮天。
所有跟帖:
•
這個心理需求分析是在経済収入前提下成立的
-飯盛男-
♂
(0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09:16:12
•
也就是経済條件為第3層的人是不會有第4層的心理需求的
-飯盛男-
♂
(0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09:39:18
•
你這是唯物主義的,不對。真正的解釋是兩邊的,有物質,有靈魂,靈魂是獨立於物質的,所以
-freemanli01-
♂
(101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09:53:26
•
你是在講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還是在講什末?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就是這様解釋的阿
-飯盛男-
♂
(0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09:58:00
•
馬斯洛根本就反對那種線性進展的觀點。這他曾經明確聲明過
-freemanli01-
♂
(0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10:00:33
•
この説の大切なポイントは、低層の欲求が満たされて、初めて上の層を目指すようになるということです。
-飯盛男-
♂
(2014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10:06:05
•
這個學説的要點是、低層的欲求満足後才會指向上一層
-飯盛男-
♂
(0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10:07:59
•
學說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借助學說看事實。事實是,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就說明
-freemanli01-
♂
(65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10:16:24
•
人窮誌短、也有這種説法
-飯盛男-
♂
(0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10:19:25
•
如果徹底接受這個唯物主義的”人窮誌短“。就否認了靈魂的自由性,就否認
-freemanli01-
♂
(524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10:26:19
•
如果談靈魂的自由性、那可能用這個心理學來解釋不是最合適
-飯盛男-
♂
(0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10:30:10
•
心理學分成分析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本來就是因為兩部分都同時存在。。。心理需求也是物質和精神同時存在,差別是
-freemanli01-
♂
(97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10:34:02
•
老馬的心理學説是説”層次”、心理多様性物質精神同時存在是另外的話題
-飯盛男-
♂
(0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10:38:35
•
人窮誌不窮也是唯物主義, 哈哈
-英二-
♂
(0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10: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