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是最近上海七寶中學的中考題目——請你談談對《愚公移山》這篇文章的看法,一個15歲中學生的作文

回答: 挑, 抬, 扛, 肩, 背。華府采菊人2021-09-06 12:52:00

相信很多同學讀完《愚公移山》後,一定和我一樣有個疑惑:愚公為什麽不搬家呢?不過我知道,中考命題組一定認為此文讚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我們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但既然有這個機會,我就來談談我的真實想法。

第一,愚公有了想法就堅定不移地去實行,真的是一件值得讚美的事嗎?當年法國世博會征集建築方案時有這麽一個提議:用石頭建造一個三百米高的石塔,因為石材美觀,同時石料作為一種傳統建材也體現了法國悠久的曆史。但如果法國當時真的采納了這個建議,著名的埃菲爾鐵塔便不會被建造,當年的世博會也會因此而成為永遠的笑話。因為稍加計算便可知,石料達到幾十米,底層便會開始碎裂,想要造一個三百米的石塔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樣,把山從家門口移開與建造石塔一樣是個誘人的想法,但愚公稍微動動腦筋便會發現(古人是會乘法的),他那一家人要把山挖完,一千年都不止啊!這樣也許他就會放棄這個念頭。由此觀之,周密的計劃比堅定的信念更為重要!


第二,我認為此文部分反映了為何工業革命後我國會遠遠落後於西方的原因。當麵對巨大的工程,愚公想到的是多生孩子,而不是改善工具(愚公仍然是“箕畚運於渤海”),否則中國很可能會是挖掘機的發明國。其實類似的思想還存在於大多數國人的頭腦裏:當我們為GDP世界第二而歡呼時,卻忘了我們的鄰國日本,GDP僅次於我們,位列世界第三,人口卻不到我們的十分之一;當我們的農民仍然手工為農作物施肥、噴撒農藥時,德國的農藥無人機呼嘯而過,工作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當“感動中國”中那位航天工人冒著生命危險為固體火箭發動機燃料手工塑形(因為機器塑形會帶來火花,造成極大的危險)的時候,美國的機器人操著不會起火花的銅鈹合金工具自如地為燃料塑形……我們有太多繁榮是靠著人海戰術和有著不可思議堅忍心的人民的血肉換來的。這是一個用“人均數”來競爭的時代,這也是一個科學技術空前發展的時代,如果我們還在用《愚公移山》這樣的課文來教導下一代,認為依靠著“人多”以及“堅定的信念”就能解決一切問題,這將是我們最大的悲哀。

所以,我支持從課本中移出《愚公移山》一文。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