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義和團,國內以前的宣傳都是正麵的, 但大約是新世紀後,主流變成負麵的了,成了愚蠢,野蠻的代名詞。在國外,則一如既往的是負麵的,"boxer rebel"是匪徒的同義詞。
最近看了2003年的曆史電視劇《走向共和》,覺得這部劇拍得非常好,人物刻畫深刻,沒有非黑即白,對那段從甲午到共和的撲朔迷離的曆史,講的也比較透徹。
李鴻章在辛醜條約談判的那段話,非常感人,也改變了我對義和團的負麵態度。李鴻章說,中國人自古都是順民,為什麽會出現如此野蠻的義和團,那是被你們欺負的!你們不是想瓜分中國嗎,那你們將麵對4萬萬個義和團,連老夫也要變成義和團!
李鴻章的這段講演(不知是演義還是真事),很可能是其談判的底牌,確實改變了列強的態度。辛醜條約最後條款,還是比開始的條件緩和多了。德國軍隊本來還準備在中國再撈點殖民地,但在山西和不要命的義和團打了一仗傷亡慘重。德國司令瓦德西由此改變了對中國人的態度,他寫道,“吾人對於中國群眾,不能視為已成衰弱無德行之人;彼等在實際上,尚含有無限蓬勃之生氣,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想到要對付這許多刁民,瓜分的念頭沒了,還是留著清朝和慈禧太後吧。
鄧小平在64後說服西方不要圍剿中共,如果共產黨垮了,中國將會一鍋亂粥,難民會成億的往外跑,局勢將難以收拾。還是留著共產黨的命,我們保證不惹事,幾十年,中國自然而然會變成一個民主國家。“保持50年不變,50年後也不必變了!”,鄧小平針對香港的說法,意思是50年後我們的製度和香港一樣,當然也不必變了。鄧用難民來嚇人,和90年前李鴻章用義和團來嚇人,是異曲同工的。
清朝甲午戰爭戰敗後,西方列強劃分在滿清的勢力範圍並增加基督教在中原的教徒,中原北部農村頻繁發生宗教案件(教案),又逢天災及宮廷權力爭鬥激化,黃河北岸農民與中原天主教教徒之間時常發生衝突。1900年春季衝突激化,發展為武裝排外,直隸成千上萬習練義和拳並號稱“義和團”的當地居民動用私刑處死了大量基督教中原信徒與外來的西人,並縱火燒毀了教堂和教徒房屋。整個運動並無嚴密的組織或統一的領袖,而是一場自發的群眾行動,行為矛盾而混亂。
清朝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後對義和團的態度也多次反複,至1900年6月,西方列強幹預清朝朝政,要求慈禧太後歸政於光緒,慈溪大怒,接受了排外大臣利用義和團的意見(這些主戰大臣戰後都被洋人砍了頭,清朝的奇恥大辱)。義和團進攻天津租界,殺死德國公使。最終俄羅斯帝國、德意誌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美利堅合眾國、大日本帝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八國組建八國聯軍遠征天津和北京,引發八國聯軍之役。
此戰清朝屈辱之至,八國聯軍本來準備花兩年的時間攻克北京,結果隻花了5個小時就拿下了。對於義和團,列強本來的目的,是以此為借口,推翻清朝,瓜分中國。清政府本來是委曲求全,一味退讓的,但列強提出了讓慈禧太後無法接受的條件。而慈禧太後手裏唯一的籌碼,也隻有義和團了,就像她說的,至少是一百萬炮灰,一人一口唾沫,也把那區區兩萬洋人淹死了,況且清朝還有正規軍呢!
清朝整個國家爛透了,軍隊不能打,人民也不支持,給洋人幫忙的比支持政府的還要多。要說讓洋人還有點忌憚的,也隻有義和團了。雖然他們的行為看上去很愚蠢,但他們戰鬥的精神是不容侮辱的,給洋人造成了很大的傷亡,一旦洋兵落到義和團手裏,也死得非常慘。
德國威廉二世7月2日發布一道命令:“你們知道,你們麵對一個狡猾的、勇敢的、武備良好的和殘忍的敵人。假如你們遇到他,記住:不要同情他,不要接收戰俘。你們要勇敢地作戰,讓中國人在一千年後還不敢窺視德國人”。德國和中國曆史冤仇不多,殺義和團是一個,而義和團也讓德國人接受了永遠也無法忘記的恐懼,以後是德國人創造了“黃禍”一詞,想到義和團就想起古代的成吉思汗和阿提拉等黃種魔星。
列強到了印度是不一樣的景象。印度種姓製度裏的高種姓刹帝利,都是白種雅利安人,看過印度電影“白虎”就能理解印度的種姓製度,對白人視之如神。所以英國人到哪裏都帶著印度人,那是個天生的奴仆民族啊!可中國人不一樣,根本不覺得洋人有啥尊貴,“男不倫、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產。如不信、仔細觀,鬼子眼珠皆發藍。",抓到洋鬼子殺得他們婦孺不剩,白人誰敢讓中國人當仆人?現在在西方職場裏,在白人當家的公司裏,中國人永遠鬥不過印度人,這是有文化淵源的。
所以,義和團也不是一無是處。在弱肉強食的時代,弱者要生存下去,沒有強勁的武器,隻能依靠雖然愚蠢但不計後果的堅定了,就像現在強大的美帝被塔利班打敗了,義無反顧地跑了。義和團就是中國的塔利班,他們愚蠢,他們野蠻,但真是他們,使得中國免除了像印度那樣被瓜分的命運。就為了這點,也還是要對他們表示一點敬意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