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武漢的內蒙姑娘

來源: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2021-02-24 15:09: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45420 bytes)

發現這篇好文有些遲了,但還是要貼出來與各位網友分享。順便告訴大家,這篇文字要拍成電影了。

但願人團圓

作者:娜仁       來源:叉燒往事

因為這次疫情,不少人滯留在家,和家人過了“史上最長”的一個春節。

團圓的另一麵,可能是罅隙。

作者多年前,因為初戀男友和哥哥的“霸道”,她立誌逃離內蒙。去武漢打拚十年後,疫情意外到來。春節回家,她又一次被困在了內蒙。

我曾經是一家知名早教品牌的老師,後來參加了培訓,生出創業念頭,自己開了一家幼托中心。

我從小在草原上長大,不善社交,習慣獨來獨往。創業時拒絕了所有投資人,決定獨扛風險。

2018年12月開班,隻有三個孩子,還是老熟人捧場。有兩個人從很遠的地方把孩子送過來,雖然孩子少,但家長的無條件信任,給了我創業的第一份信心。

2019年下半年,幼托中心盈虧平衡,還略有盈餘。我在武漢已經十年,2020年,我就真的可以在這裏紮根。

12月,同學群傳出武漢有疑似非典病例,不多久便被辟謠。我先和幼托中心的老師對接了尾牙親子活動,一起吃了年飯,做好2020年的工作計劃。1月10日啟程去北京參加培訓,1月13日從北京回內蒙過年。

我已經兩年沒回來過年了。

我出生在內蒙古錫林浩特蘇尼特右旗,祖國北端的一個邊陲小鎮。因為體型嬌小,麵相也不像內蒙女孩,總覺得自己生錯了地方,應該生在江南水鄉。

小時候家裏招待過來內蒙做生意的南方人,他們用一塊肥皂換走我家一隻羊,三斤蘋果換走十幾張羊皮子,還一住十幾天。

遊牧民族一年難見幾個活人,大部分日子隻有草原和羊群,爸爸備了好酒好肉,款待了這些南方人,事後得知真相,氣成無腦地域黑。

剛來武漢時,他總要在電話裏叮囑我:“你不要和那些南蠻子說話,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是騙子。”

我不僅在南方待了十年,還和“南蠻子”處對象,家人完全不能接受。我男朋友是武漢人,談了七年,至今沒有勇氣帶他回來。

我哥是那種將男主外女主內視為信仰的大男子主義者,他覺得隻有最奸詐最狡猾的人,才舍得讓老婆創業吃苦。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嫁人就應該被養著,吃飯打牌買貂。

我的初戀是和哥哥一模一樣的人,典型的內蒙壯漢,愛喝酒,酒後就變成一個巨型炸藥桶。我總是能點燃他,讓他變得暴躁。一次尋常不過的吵架,隻是因為我走在前麵沒有留意他在後麵停了下來,他一拳爆錘電線杆。

當然,電線杆沒爆,他手斷了。

我們是早戀,十幾歲就在一塊兒。高考那年,他怕我去外地讀大學,半開玩笑半嚇唬我:“你要是不嫁給我,我就殺了你,然後自殺。”

我在考場裏便下決心要從內蒙出逃。

填報誌願時,我騙初戀要去哈爾濱,卻把高考誌願填到了武漢。之後的很多年裏,他總會有很多辦法找到我的聯係方式。為了躲開他,我斷絕了所有共同好友的聯係,過了十年才從同學群裏加了微信。

過年回家,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什麽時候結婚,今年賺了多少錢,親戚朋友的熱切詢問像是一種變相的KPI。

沒做出什麽成績,會近鄉情怯。好在我2019年小有成就,便喜滋滋踏上歸途。

飛機一落地就收到很多消息,老同學都在邀約相聚,初戀的微信也發了過來。他早已結婚生子,活在內蒙的人堆裏,很難再挑出來。這也是這麽多年來,他第一次主動問候。

“你回來了?請你吃個飯。”

“不用了,謝謝。”

“我總覺你會回來的,我以前夢到過。”

他總覺得我一定會回來,說女孩子家家怎麽可能跑那麽遠,女孩子家家搞個什麽事業。

女孩子家家,我最討厭的五個字。這也是我不想回內蒙的主要原因,我想默默對抗十八線邊陲小鎮的大男子主義風氣。

初戀是這樣,我哥更是這樣。

我哥從小就是學校的扛把子,能動手盡量不吵吵,把錫林郭勒盟的學校都上了個遍,才勉強讀到高中畢業。

畢業後被我爸送去當了兵。我哥自己都說,如果不是去當兵,現在不是被打死,就是自己進去了。他的那些江湖朋友,死了幾個,進去幾個。

我嫂子嫁給我哥後基本沒上過班,隻在侄子的幼兒園當過生活老師,幹了不到一個月,我哥死活不讓她上班了。

“你在家裏拖個地都不太願意,你去那兒怎麽就那麽有奉獻精神?那是啥地方,故宮嗎?還要跪著用抹布擦地板。”一想到我嫂子擦地板的情景,我哥就不行了,借著酒勁兒哭得哇哇的,“是窮的過不下去了嗎?”

說完之後,我哥抽根煙,眯著眼看著我:“你就是被南蠻子洗了腦,天天受的像頭驢。咱們這兒的媳婦兒,哪家吃這種苦。”

我哥定居在蘇尼特右旗賽汗塔拉,位於內蒙中北部,一個邊陲小鎮。最好吃的羊肉在內蒙,內蒙最好吃的羊肉在蘇尼特。

我在他那裏待著休整了幾天,等我媽過來同去買年貨,然後一起返程回牧區。

有串門的人聽說我從武漢回來,就問:“聽說武漢有什麽傳染病了,真的假的?”

“據說是有了,我還不太清楚。”1月13號,新聞消息是可防可控,暫未發現人傳人的情況。

在大部分人眼裏,新聞裏說過的,就不用懷疑。

我卻隱約有了不好的預感。

和媽媽一起去賽汗塔拉的超市置辦年貨時,我猛然發現連這個邊陲小鎮中也有零星幾個人戴了口罩。

我如夢初醒,趕快買了30包醫用口罩,拆了一包給自己捂上,心中踏實了幾分。

叔叔開玩笑說:“一看你這戴口罩的就是外地回來的,別把病毒傳回來了,小心被抓走。”

“我十號就離開武漢了!”麵對玩笑,我緊張地解釋起來。

我給男朋友打電話。“你不要瞎跑,我買了很多口罩,寄回去你給家人分了,麽不當回事。”

他沒有意識到事情很嚴重,敷衍地回應:“好滴好滴,曉得啦。別個都說了可防可控,麽恐慌,麽瞎囤貨。”

年二十九,武漢封城,快遞停運,口罩寄不過去了。

他剛放假,為了照顧我養了七年的貓,暫住在我那,住所連鍋都沒有,隻能靠點外賣度日。

一整晚我都魂不守舍,滿地跺步,思考著自己能做點什麽。隻有做點什麽,才能消退那種快要被淹沒的無力感。

跟男朋友打電話,他說室內公共交通也掐斷了,連外賣也點不到了。家裏犄角旮旯裏翻出了一個小電鍋,能勉強煮點麵吃。

我靈光一閃,跟我爸說,給他炒點肉醬吧,等我哥初三回旗裏一起寄回去。

內蒙的肉醬確切說是羊肉幹。草原長大的孩子,對肉挑剔。南方的肉肥的太膩瘦的太柴,我去了南方才知道,羊肉原來可以這麽膻。

蘇尼特羊吃沙蔥長大,自己把膻味給去了。

我把新鮮羊肉切成iPhone充電器大小的肉塊,放到大鍋裏慢火烘炒,炒幹水分和肥肉,肉刺啦刺啦地響。炒幹後撒鹽,肉塊縮成指關節大小的羊肉粒,放到一個大罐裏裝著,煮麵炒飯挖一勺。

哥哥在喝酒。

“那麽大個武漢,還能缺他點吃的?”我積極炒肉醬的姿態讓他心煩。

“家裏沒鍋,不能做飯,他隻能煮點方便麵之類的簡餐。”我小聲解釋。

“還沒出嫁呢,就這麽溜須拍馬,嫁過去之後,人能把你當個人?你就注定是個吃苦的命,嫁那麽遠,給人當牛做馬。”

我閉嘴不敢說話。

晚上吃年飯,哥哥喝多了,躺在床上睡著了。

爸爸又拿來一大塊羊肉,準備幫我再多炒一些。八九點鍾的時候,哥哥突然醒了,看到我爸在忙活,突然就發起了脾氣,站那兒罵罵咧咧:“他算個什麽東西,這樣招呼他。還讓我爸給他炒肉醬?”

爸爸跟我使了個眼色,示意我別理他。我不敢說話。哥哥脾氣臭,喝多了更不能惹。

可他還是耍了酒瘋,叫囂著要把鍋砸了。嫂子衝出來,罵了他一頓,消停了十幾分鍾,他又開始說醉話。

“還沒嫁人就不回家過年,誰能看得起你?以後嫁過去有你好受的。”

“他算個什麽東西?要這樣招呼他,他是武漢市長?以後被欺負死也是自找的。“

“他算個球……武漢又能咋樣,我照樣能殺了他……他要是敢欺負你,我殺了他全家。”

……

爸爸吼他,一家人吵成一團。

我自始自終沒說話,不知道為什麽,還隱隱約約覺得有點搞笑,偷偷笑了一下。這個笑把我哥徹底激怒了,炸藥桶爆了,他撿起一隻鞋子朝我砸過來。

跟著鞋子一起起飛的還有我爸,他拿著火鉗子就衝了過去,把哥哥摁在沙發上一頓揍。“老子還沒死呢,還輪不到你,今天是你,我輕饒你。換成別人,一刀就了結了你。”

嫂子解下一根皮帶,默默坐在我麵前,在手上纏了兩圈,隨時準備動手。

果然,趁爸爸不注意,哥哥又衝過來。嫂子掄起皮帶就抽,打得我哥前進不得。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人狠話不多的天仙配。

直到我媽回來才結束這場鬧劇。哥哥後腦勺被甩開了一道三四厘米的口子,血流的到處都是。我的小拇指也被誤傷,腫得老高。

家庭戰爭消停了,我的內心卻平靜不了。

武漢封城後鋪天蓋地的消息令我惶恐,腦子混亂了一陣,漸漸空了,隻剩兩個字:完了。

早教中心每個月房租12000,還有5個員工的工資社保,按最低工資標準發放,每月也是接近三萬的支出。時間久了,我還要麵臨家長退費,損失無法計算。

我飛快地計算著手上的錢還能撐多久,如果撐不下要關店,要退多少錢。

“媽,完了,武漢封城了,我回不去了。”

家裏人不相信武漢會封很久,不相信和平年代會有這樣的突發事件。

他們對我抱著手機長籲短歎流露出來的焦慮和絕望非常不理解,簡單粗暴地打斷:“鬧求個嚴重,能有啥事兒?大過年的垂頭喪氣的不吉利。”

我跟男朋友發消息:“怎麽辦?我要破產了。”

“能活著就不錯了,還想這些。”

大年三十,貼完對聯兒,一家人包餃子的時候,我爸不斷接到當地政府各個部門的電話。

第一個是派出所的,詢問我是否從武漢返鄉,具體是什麽時候回來的。後麵又陸續接到旗政府、鎮政府、疾控中心、醫院、大隊的電話。

後來隻要我爸的電話一響,一家人就緊張的看著我,說肯定是找我的。我爸開玩笑說:“這比殺了人都嚴重啊,殺人犯都沒有被這樣盤查過。”

哥哥酒醒後把那場鬧劇全部遺忘,不管多少人說他昨晚罵了我半宿還準備打我,他都露著兩排大白牙,憨厚笑笑,“不能的,不能的,我怎麽可能打我妹子。”

他愛放鞭炮,牧區禁止,就買了很多煙花,等不及夜晚,已經放掉大半。

他還買了很多小孩兒玩的煙花,一把給我侄子,一把硬是要塞給我,說:“給你買了很多,不怕,可好玩兒了。”

我爸在旁邊打圓場:“你哥還把你當小孩子,還以為你就十來歲。”

年初一,政府工作人員帶著疫情防控手冊以及隔離通知書上門了。

當天大雪封路,誰也沒料到這種情況還會有人造訪。工作人員推門而入時,全家人都緊張起來。

爸爸一輩子也沒和這麽多吃公糧的人打過交道,慌張了起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工作人員的態度比我想象中好,安慰我:“不要害怕,你現在回家了。有什麽問題有什麽困難都可以和我們說,政府會幫助你的。”

我坐在一旁,小學生一樣,認真地寫行程單和緊密接觸人,一點一點地回憶10號當天從武漢出來的行程,越寫越慌,我居然接觸了這麽多人。萬一自己是病毒攜帶者,後果不堪設想。

從10號算起,病毒潛伏期已過,我沒有出現症狀。後來看到無症狀傳播者的新聞,又開始恐慌起來,怎麽也不安心。

簽好居家隔離書後,我和男友聯係,他的情況比我想的要糟糕一些。掐斷公共交通之後,連私家車也禁行了,原本每天開車回家吃飯的路也封了。小區封閉,禁止私自外出。

我讓他在關閉之前回家住,他說,“那貓子呢?萬一封的時間久了,貓子不得餓死。”

“我這裏不能做飯,你不能每天吃方便麵吧?”

“想辦法撒,辦法總比困難多。”

他向來都是心態樂觀的人,囤了一堆方便麵,速凍餃子,順帶還搞了幾十個雞蛋。反倒開導我:“麽想勒多,能活著就不錯啦!來來來,我給你表演一個小電鍋煎雞蛋,快說我棒棒。”

朋友圈裏的同行都在積極求生,開起了線上課,而我被困在大牧區,連穩定的網都沒有。

我什麽都做不了。

年初三,哥哥準備去旗裏幫我寄口罩和肉醬,開車走了沒一會兒,又慌張地返回,“路堵了,旗裏封死了,不讓進出。”

電視裏滾動播放著各地的疫情,令他也害怕起來。

男友的姑姑發燒五天,不能確診,入院無門。我的好友,一家五口確診,每天在微博上求助進不了醫院。

家人開始恐慌,我反而平靜了。

聽到一陣狗吠,門口來了生人,我媽喊我出去。

三四個戴著口罩的人出現,有一個身影,陌生又熟悉。我看了半天,突然笑了,這是我的初戀呀。

那個十七八歲的青澀少年也變成了挺著肚子的油膩中年,燙了羊毛卷也遮不住發際線,隨風左右飄蕩,戴著口罩隻露了兩個眼睛,眼神倒是比以前柔和了很多。

我披頭散發,沒洗頭沒化妝,穿著一個破爛黑羽絨服,肥大藍色牛仔褲,趿拉著一雙黑色的雪地靴,手裏還晃悠著一根草。

他拿著體溫槍朝我晃晃。我走過去,他在我額頭輕輕一點,36.3度,記錄在本子上。

他沒說話,我也沒說話。

醫生例行詢問了一些問題,留了一瓶消毒液就走了。

之後,我收到了他的信息:“我老了,你看起來沒什麽變化,還是像十七八歲。”

十一年了,我們第一次正常說話。

他不是公務員,也不是醫生,隻是想出點力,做了誌願者,聽說要下牧區量體溫,知道是我,不符合規則也跟著來了。

想起之前囤的口罩,我跟他說:“我還有三四百個口罩,準備寄到武漢的,現在也寄不過去了。”

“你有多少?都賣給我吧,我捐出去,醫院急缺。”

他的嫂子在醫院上班,那個醫院成為定點醫院,物資極其匱乏。

“跟武漢比起來,這裏的疫情可以忽略不計,再說就三四百個口罩,也起不到什麽作用啊。”我默默權衡著。

“有作用,有總比沒有強。正是因為不嚴重,所以才更要重視,穩住了內蒙才能支援武漢呀。”

他的話讓我一怔。

我問他,“你不怕死嗎?這個節骨眼當誌願者。”

“怕啊,誰不怕死,但人總是要做一點事情吧。內蒙疫情不嚴重,人們不夠重視,不挨家挨戶的宣傳,都有可能變成下一個武漢。”

我說口罩都給你了,算我捐的。

他發了一個《內蒙醫療隊出發援助武漢》的鏈接給我,說:“一切都會好的。”

沉默了一會兒,我回他:“我收起我對你的偏見,你是個好人,謝謝你!”

正月初十,大隊書記在群裏號召牧民捐款支援武漢,群裏都是六十歲往上走小學文化程度的留守牧民。捐款方式是直接在微信群裏發紅包,有不會發紅包的,還有人用語音笨拙地教學。

原本我對這場捐款抱有非常消極的態度,耐不住我爸堅持,隻好不耐煩地教他發紅包。正折騰著,我媽進來了。“你們父女倆幹嘛呢?”

“給武漢捐款呢,瞎折騰。我不就是武漢難民,捐給我得了。”

“那肯定得捐啊,咱們姑娘就在武漢,別人不捐咱也得捐。多捐點吧。”我媽的話倒是讓我意外。

我哥推門而入,蹭過腦袋來,“妹子,把我也拉進群,我也捐點。”

相比而言,我算很幸運了,我在牧區隔離,能帶著狗在草原上晃晃,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每天都起得很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冬天牧區的羊出群晚,牧民一天隻吃兩頓飯,早上十點一餐,下午四點一餐。

每天早上7點半準時開始燒奶茶,這是我目前唯一能做好的事。把裝滿磚茶的茶包丟到開水裏煮,三滾之後水變成紅褐色,撈出茶袋,兌入鮮奶, 再用銅瓢高高地揚個三次,奶香和茶香溢出,一鍋奶茶就熬好了。這美好的任務就完成了,然後等我爸起床煮肉。

奶茶手把肉,吃上一頓紮實的早餐,迎接新的一天。

羊出群後我和媽媽一起照顧留在家裏的小羊羔。我們把羊圈掃開一塊,拆一捆草,剛出生二十來天的小羊羔子撒花兒似的跑出來。它們好奇地盯著我,像吃奶一樣含著我的衣襟,不一會兒就圍來許多隻,膽子大的踩在我身上,聞我的臉,咬我的頭發,咩咩叫著。

我突然覺得,好像家裏也挺好的。

等疫情過去,明年春節,我一定要帶男友回來。

作者:娜仁,武漢某幼托中心負責人

Top Comments
  • 代作者轉達:從昨天發布之後一直在關注後台的留言。非常感謝大家對於“彪”哥哥的理解和喜愛。我哥是這樣,不善言辭,對妹妹表現愛的唯一方式就是不要有人欺負你。 我大內蒙民風淳樸,簡單直接,這也是我家裏的一個小小插曲。希望大家不要形成刻板印象,歡迎大家來內蒙做客。
     
     
  • 你嫂子默默的把皮帶在手上纏了兩圈那個好有畫麵感
     
     
  • 心裏有花的善良姑娘和身邊善良的牧民,還有怕貓餓壞了而不想離開的男朋友,一切都會好的
     
     
  • “我收起對你的偏見”是對許久未見的初戀說的,也是對家人說的,更是對全國人能跨越地域、共克時艱說的。
     
    閱讀理解滿分!
     
  • 內蒙的家庭成員溝通那麽勁爆的嗎?簡直在看電視劇
     
     
  • 認識娜仁。總痞她,拚音不好。但是,她碼字真的好。一口氣讀完,嘴巴裏都有沙蔥的味道了。家裏冰箱還有她寄來的半隻羊(所剩無幾了,在此時的武漢,顯得格外的珍貴)外表上,她真的像個水鄉出來的妹子,嬌小,眼睛總是笑著,像彎彎的月牙。家裏的寶寶跟她特別投緣,一歲兩個月,就“破格”入托了,每天和大朋友小朋友玩的不亦樂乎。這次武漢的疫情,她那時候去西安北京學習,就直接回內蒙了。沒想到,還有這麽多故事。嗯,你還是當年那個姑娘。武漢,會好的。貓咪,會好的。不會做飯的男朋友,也等著解禁那一天,你好好做一頓,兩個人吸溜吸溜吧唧吧唧,在一起相擁而泣
     
     
  • 蘇尼特羊吃沙蔥長大,自己把膻味給去了。 看到這句沒忍住笑了,dbq
     
     
  • 沒想到能看到內蒙老鄉寫的文章,包頭人在此,希望大家都安好。
     
     
  • 我老了,你看起來沒什麽變化,還是像十七八歲。
     
     
  • 非常好的文筆,細膩得不像是蒙古姑娘。希望一切好起來,美好的生活在前方。
     
     
  • 錫林浩特的報個到~澄清一下不是所有內蒙的家庭成員溝通都這麽勁爆哦~~地區不一樣,民族不一樣,人和人不一樣,2020年了讓“內蒙人都會騎馬射箭唱歌跳舞”“苗族人都住苗寨”這種印象就不要有啦
     
     
  • 你男友打不過你哥,咋整。哈哈
     
    有嫂子幫忙。
     
  • 寫的真好
     
     
  • 真好,我們蒙古人,也有簡單而樸實的血性豪情。這位作者,你有這樣的哥哥,很幸福嘞!
     
     
  • 不幹幼師當作家啊~寫公眾號啊~這文風非常特別非常有辨識度
     
    不要來搶我的活
     
  • 其實都是善良的人,疫情趕緊過去吧,嫂子夠彪的
     
     
  • 好姑娘!男友對貓這麽好,對人也一定不賴,祝福你們安康幸福!
     
     
  • 文字生動有趣,畫麵感極強,一邊看一邊樂,像是一部微電影。
     
     
  • 第一次發現原來家人打架能這麽有愛
     
     
  • 帶男友回家,就不顧及初戀的感受麽?
     
    可是初戀結婚了
     
  • 這麽平實的文章居然把我看出了眼淚
     
     
  • 這篇是你寫過最好的一篇,尤其你寫你哥哥的那些,北方長大的我和我的朋友,都是這個生長模式,感覺超讚。你知道嘛?高華先生研究五十年代的社會情況,就是根據十個普通人的自傳和日記才透析了當時的社會,加油,好好寫,字很漂亮!
     
     
  • 這個嫂子打滿分…不怕她驕傲…
     
     
  •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嫁人就應該被養著,吃飯打牌買貂。 好想要這樣的男人啊啊啊!!!
     
    她哥已經有媳婦了
     
  • 我是北京兒媳婦,在內蒙快一個月了。不是舍不得走,是根本走不了。這種簡單粗暴的笨辦法很多人都不理解,但確實有效。2月7號,全家兩輛車繞了100多公裏,途徑無數斷路。最後還是原路返回了村子。我愛人說也許老天爺讓留下好好陪父母,好吧!即留之,則安之,好在一家人都在一起。我倒是有點理解當年下鄉插隊的知青。
     
     
  • 寫的明年我都想去牧區旅遊了
     
     
  • 人們在農村待慣了就向往大城市,在大城市待慣了就向往老家
     
     
  •  我哥推門而入,蹭過腦袋來,“妹子,把我也拉進群,我也捐點。”這句話直擊淚點
     
     
  • 寫得真好????????!語言樸實,感情真摯!一切都會好起來!祝福????
     
     
  • 確實不像北方女生,倒像是來自江南水鄉的小姐姐!
     
     
  • 作者終於頓悟了,少年時的叛逆與誤會都已經不重要。破產是肯定的了,而生活的美好是無價的,享受現在的生活吧
     
     
  • 沒有一個孩子不留戀故鄉,沒有一座城市不接納浪人。哥哥對妹妹的愛護是生在了骨子裏。他說的不是醉話,是真話。願你有所愛,願你承所愛
     
     
  • 其實哥哥彪是彪點,可確實是疼愛自己的妹妹啊,想起我那個天天在家睡懶覺啃老的哥哥了,簡直不能比~~~
     
     
  • 寫的太好了,比叉少有過之而無不及,希望每個人都能達成所願,願歲月靜好,,,
     
    你這是在誇我還是誇她
     
  • 呼市人來報道,希望武漢平安。
     
     
  • 我也是錫盟的,蒙古族,不是所有的蒙古人都是那麽暴躁哦,隻能是極個別。我也是女生,我們也在追求自己的事業,家人戀人並沒有反對女孩子創業,而是支持的態度,還是很開明的。
     
    是的,希望讀者們不要有誤解,作者隻是寫自己。
     
  • 麵對疫情,麵對事業,如此開朗樂觀的女孩,運氣肯定不差。
     
     
  • 心裏有情 眼裏有愛 手裏有善 帶你男票回家 全家一起團圓
     
     
  • 老師的學校教作文嗎?開網課嗎?文筆洗練準確,尤其家庭內戰寫的真是好
     
     
  • 娜娜 在呼市報個到~原來還是我老鄉姑娘哈!我們美麗富饒的蘇尼特右旗人,但是看了看寫作裏的圖片好像不是我們蘇木人…嗬嗬。歡迎回家鄉的像鴻雁般的姑娘!澄清一下@所有不了解我們蒙古人的朋友們:不是所有內蒙的家庭成員溝通都這麽勁爆哦~~地區不一樣,民族不一樣,人和人不一樣,2020年了讓“內蒙人都會騎馬射箭唱歌跳舞”“苗族人都住苗寨”這種印象就不要有啦!對…無論是愛情還是婚姻 都本不應該受民族國籍等因素的限製????古人說的好嫁狗隨狗嫁雞隨雞沒錯。但也不要忘了本,不忘了你的根在哪兒就好。
     
     
  • “你就是被南蠻子洗了腦,天天受的像頭驢。咱們這兒的媳婦兒,哪家吃這種苦。” 我是內蒙人,這裏的受字是幹活的意思。
     
     
  • 錫盟人表示竟然在叉燒看到關於錫盟的文章
     
    驚不驚喜!
     
  • 河北人在錫林浩特呆了一年。那是一個很美的地方,景美,人更美!
     
     
  • 此文作者我認識,一個真性情的純正的內蒙姑娘!我喜歡她的文章,尤其是寫她家鄉的。從學生時代直到現在我都覺得自己上輩子一定就是內蒙人,我太愛草原了!
     
     
  • 同為蘇尼特右旗人,作者的文筆很細膩,為你點讚
     
     
  • 讀著讀著眼睛濕潤了,有溫暖的東西在心裏流動
     
     
  • 早起看到的第一篇文章,入迷了,土生土長的錫盟人表示看後真的入境了,哥哥的描述太真實,太有畫麵感,雖然沒有這樣的哥哥,但是有個類似的弟弟,雖然沒有這樣的嫂子,但感覺有個這樣的弟媳想想真的挺幸福,隻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很內蒙,羊肉內蒙最純正,內蒙最純最好吃的羊肉在蘇尼特,我認為沒毛病,讀到這,感觸頗深,因為現在的我和老公吃涮羊肉隻認蘇尼特,昨晚還嗨嗨的來了一頓,這會兒才知道,我得感謝沙蔥,牧民的生活雖不是我的生活,但從小生活在大錫盟,對這個產業鏈再熟悉不過,一塊香皂????換走一頭羊,這個在20年前是真的,因為感同身受,所以深愛著這樣的描述,這樣的文字,文筆的確不凡,加油,生在蘇尼特的半個武漢妹子,加油,所有正經曆著這次疫情的人們,我們離擁抱春天的日子不遠了!
     
     
  • 哥哥有點虎,但有愛。
     
     
  • 一篇好文章。 此文好就好在於———真實、平民化視角、個體化敘事、濃鬱的煙火氣裏麵的小人物心中有善和愛、有國難當頭下的老百姓的日常。 此文能讓人心頭的悲憤減輕一些,長期積壓的厚重的霧霾消淡一些。
     
     
  • 咱內蒙老鄉 寫的真棒 真情實意不世故 畫麵感強 言語中又透著平靜 心態躍然紙上
     
     
  • 看完了,寫得很喜感,我卻笑不出來……還有點想哭。我也去過錫林浩特,那個導遊跟他哥蠻像...
     
     
  • 寫的真好 看得人心裏舒服
     
     
  • 處處都有溫情
     
     
  • 祝福美麗的草原姑娘,你的爸爸媽媽哥哥嫂嫂都那麽愛你,你們一家人一定會很幸福的。感謝你純樸善良捐款捐物援助武漢的鄉人們,北方人的仗義直爽總是以這樣直接的方式戳中人的淚點。這也是我一心想回到北方的原因。作者文筆很棒,文字幹淨簡練不失勁道,確認過眼神,小姐姐就是我喜歡的人。筆芯
     
     
  • 今年過年剛好休班就回了趟家 沒想到我的老家卻成了重災區 回了單位一直被隔離直到昨天 現在一聽到人們說我家鄉的名字 心裏就咯噔一下 害怕會比現在更嚴重 他們都開玩笑 湖北有武漢 鄂爾多斯有達拉特旗
     
     
  • 被你的樂觀打動了,祝生活安好~
     
     
  • 回武漢讓你男盆友練練酒量吧,明年帶他回老家喝翻你哥哥。
     
     
  • 標題一點都不好,一點都沒內容寫的好
     
     
  • 因工作關係,在蘇尼特右旗呆了五年,你的文章讓我想起了在蘇尼特奮鬥的日子,喜歡那裏的民風淳樸,喜歡那裏的美味佳肴,喜歡那裏的一切!祝福你,美麗的草原姑娘,一切都變好!
     
     
  • 佩服她遠離家鄉外出創業的勇氣,佩服她對現狀不滿敢於拚搏的鬥誌,佩服她當斷則斷的果敢,佩服她對自己事業執著,佩服她把自己的經曆寫的既有感動一麵又有詼諧的一麵,可能我也該身在南方。
     
     
  • 赤峰人民關心武漢女胥
     
     
  • 每次看到醫療隊支援湖北都感覺心裏暖暖的,湖北人民謝謝您們
     
     
  • 好有畫麵感的暖文,看的心裏暖暖的,眼裏熱熱的,期待明年這個時候看到武漢女婿在內蒙的事兒,一定非常有意思,武漢加油!
     
     
  • 你是個幸福的姑娘,有那麽多人愛你,你會一直一直幸福快樂的。
     
     
  • 錫盟人來報到。作者文筆好,特殊時期,事業停滯,心裏焦躁很理解。但是您一小段家庭內戰的描寫,估計給外地的朋友留下了“內蒙人就是這麽解決家庭矛盾的”印象。其實我認識的很多牧民是很溫和很有禮貌的,哪個地方都會有脾氣粗暴的男人和女人,全世界這樣處理家庭矛盾的肯定也不在少數,留言隻是希望大家不要對我們蒙古人有了偏見。還是很喜歡作者的文筆的,加油哦,都會好的。
     
    對的,隻是作者家的一段小插曲,希望大家不要誤會。
     
  • 娜仁你好,我是你們旗隔壁的鄰居阿巴嘎旗的。文章寫的很好,生動又親切的感覺。我們初七已經返回工作地。但是咱們那邊還是安全的,起碼我們在阿旗時候可以出門放放風,回到河北後連樓房都不能出了。願你早日回到武漢!
     
     
  • 哈哈哈哈哈哈 看了通篇我的關注點都在全中國最好吃的羊在內蒙上!不行,作為新疆人我不承認,等疫情過去要去內蒙試試哈哈哈哈哈,你哥你嫂子打架也太有意思了,我也是嫁了個南方人…
     
     
  • 同為蘇尼特右旗人,為您點讚。淳樸的語言,細膩得文字,本人讀了兩遍,很喜歡。您在我們家鄉火了哦!
     
     
  • 竟然耐心看完了,在這個非常時期了解到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情況,真好,希望疫情快快結束???
     
     
  • 大草原,夢中向往的地方。 有個雖然脾氣暴躁,但真愛自己的哥哥真好,喝醉了還不忘擔心,心痛妹子,就怕人家以後對自己的妹子不好好羨慕哦
     
     
  • 曾在錫盟多倫支教一年,看到作者熬奶茶的文字,不禁咽了咽口水,普通的文字生活的點滴,透著濃濃的家的溫暖……願春天快快到來,國家快快恢複往日的車水馬龍
     
     
  • 標題差點讓我錯過一部溫情微電影,本著不錯過叉少的推送進來,果然沒失望
     
     
  • 好溫暖的 一篇文章,看完更喜歡娜仁學姐了。這麽樂觀,溫暖,有愛,比心?
     
     
  • “蘇尼特羊吃沙蔥長大,自己把膻味給去了。” 真想吃啊 我也記得武漢的豆皮還是豆包啥的 那些小吃也真好吃啊 還想再去一次!
     
     
  • 簡單的文字,還是吸引了我看完,蘊含著一股力量。
     
     
  • 挺好 就是擔心讀這篇文章的人 對內蒙形成不全麵的印象 作者應該說明這隻是她家的記錄 不要以偏概全
     
    是的,隻是個體視角,不具有普遍性。希望讀者理性看待。
     
  • 細膩的文字裏活靈活現的把大內蒙的家長裏短敘述了出來。很棒噠內蒙古姑娘!把內蒙古人純樸善良的品質完美的體現出來!我愛大內蒙!我純樸的家鄉!
     
     
  • 並不是所有內蒙的家庭成員溝通是您所說的勁爆~作者家裏隻是千千萬萬的蒙古家庭之一。@迷迭 大家不要以偏概全~ 總之給作者點個讚,疫情總會過去、好日子總會來的~
     
     
  • 看標題就知道是娜仁了,好姑娘,筆芯
     
     
  • 我看完了,感謝叉燒讓我看見了不一樣的人們的生活方式。
     
     
  • 2019年在蘇尼特右旗待了小半年,幾乎走遍了草原上的每一個人家。
     
     
  • 我也是蒙古族,也是因為戀愛家長不同意和不想讓我去遠的地方而煩惱。挺好的,小姐姐很果敢,有主見。向你學習。[ps:每家都有不同的表達愛的方法,我家人還是比較溫柔的……
     
     
  • 這文字看完,心裏暖暖的。這是我唯一星標的公眾號
     
     
  • 你家好精彩。不過我覺得你是對的,體驗過走出家庭的自由真的很難再把自己限製在其中了。希望一切盡快好轉,我還想替我家小娃去你們托班學習考察下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祝福 -Redcheetah- 給 Redcheeta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5/2021 postreply 03:55:34

文筆真好。 -yingjia- 給 yingji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5/2021 postreply 22:19:1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