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英語校名在1949年以前是Peking. 1949年後北京市的英語名已經改為Beijing, 但北大直到2007年還裝13

來源: delta2020 2020-10-25 19:52:1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691 bytes)

 

我親口問過當事人原因,告知是領導覺得外國人知道Peking的很多。現在西方國家很少有人知道Peking是什麽了, 北大不是自己找別扭嘛。不知道他們是否後悔。

------------

北京大學校徽

 編輯 討論 上傳視頻
北京大學校徽最早由魯迅先生於1917年8月設計完成。“北大”兩個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構成背對背的兩個側立的人像,而“大”字構成了一個正麵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的理念在於,要“以人為本”;校徽的象征意義在於,北大當肩負開啟民智的重大使命。 [1]  2007年6月13日,北京大學正式發布《北京大學視覺形象識別係統管理手冊》,並推出修改後的北大校徽標識。修改後的北大標誌是在魯迅先生設計的校徽圖案基礎上豐富和發展而來:標誌中心“北大”二字飽含篆刻風韻,由三個人形圖案組成。標誌形似瓦當,具有鮮明的中華傳統文化特色。標誌中間部分用英文,體現了兼容並蓄、飽滿深厚的內涵;外圈簡潔明了,展現了廣博開放、常為新的姿態。 [2]  北大確定了特定色值的紅色為標準色(CMYK色值C0M100Y100K45 [3]  ,並將其命名為“北大紅”。 [4]  大學,因大師而大,更因大學生而大。也有人說,上麵的是學生,下麵的是老師,教師就是要甘為人梯;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於藍勝於藍。北大的許智宏校長說,真正的“大”學,學術之大,責任之大,精神之大,盡在其中。許多畢業了多年的北大學生回想起來,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北大給學子們最寶貴的是“自由獨立,兼容並蓄”的精神。
2014年9月3日,《北京大學章程》正式核準生效,其第八章《標識和校慶日》對北京大學校徽進行了闡釋。 [5]

所有跟帖: 

南京大學的英語名現在已經是Nanjing了。 -delta2020- 給 delta202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0:02:00

剛解放時,有人提議把北平改叫毛澤東格勒,結果沒通過。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0:38:29

走網友猶如老上海網友,該叫老北京是當之無愧的但我考慮還是叫老北平為好。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0:51:27

您老認為將您呼之為老北平,意下如何啊?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0:52:49

原先的 Peking,屬於最早在米帝的老廣東對北平的發音英語。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0:48:36

90年代前在美國的華人中沒人知道beijing都說 Peking.如北京烤鴨叫Peking duck, 京醬 Peking so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23:16

八十年代你在美國大學?還是唐人街生活? -ich- 給 ic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26:11

還有水餃 Peking ravioli, 北京周報 Peking Review。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28:18

這是每一個華橋都知道的常識,問出這種問題說明你缺乏國際常識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31:47

當年在美國的華人裏,說廣東話的比例很大吧? Peking是粵語的發音。但現在粵語的影響力大不如以前了。 -delta2020- 給 delta202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34:53

我想不是廣東人的發音。這是根據英國音語對地名名字的拚法規範來的。具體叫什麽拚音法我忘了。50年前在大陸學過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47:00

Chinese postal romanization -delta2020- 給 delta2020 發送悄悄話 (142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53:46

不是,那是一本18世紀英國為它的colonies 地名拚法規範語法書。是49年以前在上海出版的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2:02:54

2007年的時候beijing的知名度已遠遠高於Peking, 但北大還裝13選擇了Peking. 人南京大學就務實。 -delta2020- 給 delta202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27:06

可能在大陸的華人圈中是這樣。大多數華人根本不懂漢語拚音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33:50

北京大學隻是在80年代後才被美國的大學認識,在這前美國人知道的是 Yenching University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37:38

如果你是 Yenching University 畢業的,你可以很容易在美國任何大城市找到工作,找到朋友,找到對你認可的同行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41:35

不認可你這個說法。當年媒體沒今天這樣的網絡便利,燕京大學不太可能有如此神話般的名氣。 -delta2020- 給 delta202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44:52

81年左右我親眼所見,2個人。你可以不信,我們不在同一時代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49:50

我相信你的親眼所見,但兩個樣本實在太沒有統計意義。 -delta2020- 給 delta202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1:55:48

早期的翻譯以江浙人居多,好多中文的翻譯都是以江浙方言的發音。比如cigar翻譯為雪茄。茄子在江浙方言裏讀著gazi,也是古漢語發 -rogersune- 給 rogersun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5/2020 postreply 22:30:00

Peking是在文革時期改為Beijing,之前人名都是隨便拚的,文革時才規範化了,一律用拚音字母拚人名、地名。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0:57:47

BJ Univ. in short -tomcat801- 給 tomcat801 發送悄悄話 (343 bytes) () 10/26/2020 postreply 19:15:1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