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維基揭秘(ID:Wikipediad)
談韓戰,不能不談停戰談判。交戰雙方在談判桌上交鋒激烈的程度一點不亞於戰場。人們常說,戰爭是政治的繼續,而在朝鮮停戰談判中恰恰相反,成為政治是戰爭的繼續。戰場上打得好,在談判桌上口氣就硬;反之,仗打得窩囊,就無法在談判桌上揮灑自如。實際談判的結果也確實反映了當時戰場的形勢。
官方媒體一談韓戰,無不以勝利者自居,認為自己打了個漂亮的大勝仗,但卻無法解釋,大勝仗為何不能導致談判桌上哪怕一點點小勝呢?這點在當前信息開放的時代應當重新檢討,目的是還曆史以本來麵目。
停戰談判在中共官方媒體出現的機會較少,主要是因為在這方麵確實沒有什麽值得炫耀的,吃了虧自然沒有臉麵大聲聲張。偶爾提及,也是盡量避免細節,盡講些官話,如譴責美帝國主義如何傲慢無理,沒有談判誠意,而我方又如何有理有力有節地針鋒相對地進行鬥爭,最後逼迫美帝乖乖地在和約上簽字。這些對小學生式的說教是無法令有思考能力的人信服的。
如今我們麵對前蘇聯的解密文件,重新審視那段曆史的來龍去脈。
在 1950年中,第五次戰役結束後,戰場進入相持階段。這時美軍無意繼續為朝鮮半島的統一買單,中方也無力繼續戰爭,雙方都想到了和談。以前也有幾次其中一方提出停戰被另一方拒絕的,因為拒絕的一方認為打下去有利可圖。現在不同,打下去誰都沒好處。但是,要停戰就要講條件,雙方都在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條件。
毛澤東在同斯大林協商後提出了如下條件:
1、1951年__月__日,雙方同時發布停火命令,雙方在朝鮮的陸、海、空軍力量停止敵對行動。
2、雙方陸、海、空力量從三八線各後撤10公裏,在三八線向北和向南10公裏地區建立非軍事區。在非軍事區的民政機關恢複到1950年6月25日以前的狀態。三八線以北屬於朝鮮人民政府管轄,三八線以南屬於南朝鮮政府管轄。
3、雙方停止從外部向朝鮮調運裝備,調動或補充人員(包括陸、海、空運輸)。
4、雙方遣送戰俘。在停止軍事行動後3個月期限內,每一方應分批全部交換戰俘。
5、在朝鮮所有交戰的外國軍隊,包括中國人民誌願軍,在2-3個月期限內應分批全部撤離南北朝鮮。
6、南北朝鮮難民在4個月內應返回從前居住的地區。
毛澤東 1951年7月5日
從這些條件來看,不卑不亢,很好地維護了自己的利益。可惜的是,這五條全部被否決了。
首先,第5和第6條被自己主動否決掉。美國方麵對第5條態度很強硬,根本沒有談判的餘地。第5條等於是把美國趕出朝鮮半島,那南韓還不是隨時會被吃掉?毛澤東是真有談判的誠意,一看這樣一來,談判還沒開始就走入死胡同,隻好妥協,把這條拿掉。第6條在技術上行不通,況且對雙方的利益都不造成重大影響,為枝節問題影響談判顯得不智,這條輕而易舉地去掉了。
這樣焦點就集中到前4條上。實際上,前4條可概括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包括前3條,即如何達成停火;第二個問題是交換戰俘問題。整個談判主要圍繞這兩個核心問題,其間的攻防引人入勝,值得探討。
毛澤東關於軍事分界線問題:我方策略致斯大林電(1951年8月11日),敵方在其關於8月10日會議結果的公報中,指責我方堅決拒絕討論下列問題:
1、關於確定以戰線作為可能的軍事分界線的問題;
2、關於確定以除三八線以外的其他某種界線作為可能的軍事分界線的問題;
3、除第2項議程以外的任何其他項議程。
首先雙方在軍事分界線上看法大相逕庭。中方提出以三八線為分界線,自認為合情合理,戰前就是這條線,既然你戰前能接受這條線,現在怎麽接受不了呢?美方則認為,你別給我來戰前戰後,讓我退回到三八線難道這仗白打了?我要的是以戰線作為軍事分界線,也就是說,我能打到哪兒,哪兒就是分界線。你想要三八線為分界線嗎?有本事你把我打回三八線去。美方態度雖然有些蠻橫,但也有它的道理,是一種軍事決定政治的做法。
另一重大分歧是,中方要求在談判其間,雙方立即停火,給談判造成良好氣氛。美方斷然拒絕這一條,美方堅持,隻有在停戰協議簽字後,才能停火。列位看官評論一下,誰的方法好?不可否認,美方的辦法可行性較高。中方的辦法為做弊留下後路。你想,如雙方沒有達成協議就停火,那麽其中一方想拖就可無限期地拖下起,那麽停戰協議就可能永遠達不成,到時談判桌上解決不了的問題隻能在戰場上解決。那樣的話,還不如在談判其間一直打下去,這樣給雙方都有壓力,誰要是想拖嗎?那麽就要忍受己方天天死人的事實。美國人不愧為製定規章製度的好手,搞出來的製度不一定完美,但一般比別人的漏洞少。
從美方的觀點可以看出兩點,一,當時戰場美方前線所處的位置已經超過了三八線,美方不願意放棄到手的利益;二,美方對戰場未來的發展胸有成竹,是主動的一方。雖然美方不願意打下去,但也不怕打下去,打是美方給對方施加壓力的一種方式。朝鮮首先在美方的壓力下頂不住了,多次要求同意美方的條件,盡快達成停火。
有些具有阿Q 精神的人認為當時的戰線與三八線比並不吃虧,因為占到開城這一古城,對朝鮮人心理影響極大雲雲。這等於說中朝雙方談判的官員都是傻瓜,放著美國人開出的好條件不要,非要去爭一個不包括開城的三八線,他們肯定沒有研究過朝鮮人民的心理,差點兒做了傷害朝鮮人民感情的事。
可是,中朝方為了爭這三八線,又付出了無數士兵生命的代價。是不是說,這些士兵的死是毫無意義的,他們放著手裏的一個好條件不要,卻要為一個壞條件去送命。與實際三八線相比,當時局勢是中朝往南多占2460平方公裏,而美國往北多得5364平方公裏,多出一倍還多。
由於美方的態度堅決,中方從三八線的立場退卻了。下麵,毛澤東的一番話為此做了解釋。
(1951年11月14日)我們之所以建議在當前戰線地區停止軍事行動,我們之所以同意推遲解決以三八線作為分界線問題和在召開政治會議之前所有外國軍隊撤出朝鮮等問題,不僅因為目前進行的談判是停戰談判,以及敵方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立即以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山區來交換三八線以南的西部低地,而是因為在敵方拒絕放棄東部山區的情況下,我們在那裏也有有利於防禦的山區;至於三八線以南的西部沿海平原地區,則它對我們有利,是因為那裏居住著比東部地區多得多的居民,還因為那裏有豐富的農產品,而且,開城地區是奪取漢城的前哨陣地。
但是,美方認為中方退得還不夠,與美方的立場還有差距。差距在於,中方要以當前戰線劃線,而美方要以停戰時的戰線劃線。別看一詞之差,意義大不相同。美方認為,繼續打下去,他占便宜;而中方則認為未來的戰線不如當前的戰線對自己有利,這點,雙方對形勢的估計是一致的。最後還是采取了美方的提法,無奈,美方的軍事壓力實在太大。
是什麽因素使中朝在原有的立場上退卻了呢?可不是中朝為了對美國人民表示有好而發揚的高姿態,而是他們各自有一本難念的經。戰爭在經濟上極大地拖累了中朝兩國,使他們漸感不支。在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交戰雙方是在拚經濟實力。蘇中朝三國加起來與美國相比經濟實力相差甚遠,拚下去一定會先垮下去。且看中國的經濟困境。
今年因為抗美援朝的關係,中國政府的全年預算已較1950年預算增加了60%,而總預算中的32%均直接用於朝鮮戰場,蘇聯政府給我們提供的軍事貸款尚未計算在內。因此,如果現在不立即采取緊縮的方針,則明年的預算必更膨脹,財政必受影響,物價必大波動,勢必使前方戰爭大不好,後方建設亦搞不好。采取這種方針,正是為在朝鮮談判中,和固有利,拖也不怕,而打下去一定能打出一個結果來,國內各項工作均好做,並有把握爭取政治和經濟的繼續穩定和發展。
毛澤東第5631號電 1951年11月14日
如果一年那麽多的預算拿出來打仗,這個國家還能堅持幾年?朝鮮的情況比中國更差,基本上靠援助過日子。其中大量的援助來自貧窮的中國。
彭德懷同誌1951年1月22日的電報:
我認為,盡管我們的預算也很緊張,但根據1951年預算年度的援朝計劃來看,我們完全應計劃撥出16000億元人民幣(約合2.37億盧布)來援助朝鮮。這一數字未必能縮減。請盡早將此列入總預算。
中國拿出16000億元人民幣援助朝鮮,那是多麽沉重的負擔?這樣規模的援助我們能堅持多少年?蘇聯要同時援助中朝兩國,而且援助的規模巨大,更使蘇聯的經濟如牛負重,苦不堪言。在這種形勢下,三國都沒有打下去的本錢。別看中蘇兩國嘴巴上硬,內心是虛弱的,在他們麵前隻有兩條路可走,和談與失敗。而朝鮮早已像泄了氣的皮球,連嘴硬的能量也沒有了。中蘇對朝鮮的軟弱多有抱怨。金日成多次向斯大林訴苦,要求早日停止他自己發動的戰爭。
我認為有必要向您,約瑟夫維薩裏昂諾維奇,報告下述情況:根據對朝鮮狀況的總體分析,不排除停戰談判有可能無限地拖延下去。在過去一年的談判時間裏,我們實際上減少了戰鬥行動並轉入了消極防禦。這種狀況造成了敵方在不停地使我方遭到人力和物質財富上的巨大損失,而他們自身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損失。例如,僅僅在最近一段時間敵方就破壞了朝鮮的所有發電站,並且空軍活動猖狂,使電站無法恢複。這就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整個國民經濟帶來並繼續帶來巨大損失。敵機對平壤一個城市僅僅一晝夜(1952年7月11日至12日夜)的狂轟濫炸,就使和平居民的死傷達6000多人。敵方利用這種形勢提出了談判中我方無法接受的要求。
金日成指出,中朝聯軍進入消極防禦,他們也無力發動有意義的進攻了,於是幾乎沒給美方造成損失。這就像我們常看到的重量級拳擊賽中的場麵:一個拳手不停地揮拳擊打對方,而另一個拳手則隻能招架。美軍一麵揮重拳擊打中朝聯軍,一麵強迫中朝接受美方的條件。這時中朝方在考慮是否要接受美方的無理要求。
毛澤東關於不接受美方建議問題致斯大林電(1952年7月18 日),至於接受敵方建議一事,肯定會帶來巨大危害。首先,在敵方狂轟濫炸壓力之下接受其挑撥性和欺騙性建議,將使我們在政治和軍事方麵處於不利地位。其次,敵方會不斷地利用我們這一弱點向我們繼續施加壓力,並導致敵方新的挑撥行徑。那時我們將處於不利地位,再想向敵方施加壓力時,可能會遭受更大的損失,上述的優勢也將失去其自身意義。這是糟糕的一步,並會因這一步而輸掉全局。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接受敵方建議必然會使敵方更加自負傲慢並有損於我們的威望。
中朝當然不會這樣輕易地接受敵方的條件。從毛澤東的電文中也可以看出中朝方的弱勢和美方的蠻橫。說到這裏,我想特別談一談蘇聯對朝鮮戰爭所起的作用。我對蘇聯作用的評價是:至關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無論怎麽誇大都不過分的。沒有蘇聯的支持,中朝在美軍麵前堅持不了一個月。
大家也許以為我這麽說是危言聳聽,我的根據是,打陣地戰就是武器決定論。這一點連斯大林都這麽看。斯大林在總結他們打敗德國人時說,就是因為他們比德國人的炮火更加猛烈。卡秋莎火箭炮便為武器決定論做了一個很好的注腳。蘇聯的軍事援助,拉近了中朝與美軍的武器差距。
有些人常說,抗美援朝是在我們與美國武器極大的差距下打贏的,真是個神話。實際上,武器差距並沒有那麽大,因為是美蘇之間的武器差距,而不是中美之間的武器差距。我的看法是,在武器的質上差距不大,而在量上有相當的差距。當然最致命的差距是製空權的差距。
中方也是十分信奉武器決定論,在中國軍隊裏是沒有人認為毛澤東思想比卡秋莎好使的。於是中國對蘇聯獅子大開口,一張嘴就向斯大林要60個師的武器裝備,這一家夥能把蘇聯的武器庫要空。蘇聯的兵工廠開足馬力三年也生產不出這麽些武器來。
斯大林問,蘇聯向中國運去的供60個師的裝備,已用來組建哪些師?周恩來解釋說:他們已經接到10個師的裝備,其中3個師的裝備已交給朝鮮人,7個師的裝備用於赴朝的中國部隊。斯大林問,這樣的理解對不對,即全部裝備都將用在朝鮮前線。周恩來確認,如果戰爭再打下去,就是這樣。他告知斯大林,中國政府已規定,在 60個師中3個師交朝鮮人,42個師準備用於朝鮮。
斯大林的話差點把周恩來嚇著了,明明運去10個師的裝備卻說運了60個師的裝備。斯大林特別強調全部裝備將用在朝鮮前線,不希望中國借戰爭為名,把多餘的武器留下武裝軍隊。
周恩來還算老實,說戰爭再打下去,就是這樣。但戰爭早結束的話,這些武器可就成了解放軍的鎮山之寶了。可見中國打仗的另一目的是藉機武裝自己。中國實在應當大大感謝蘇聯的幫助,蘇聯對他們的援助要錢也是應該的。蘇聯並不是個富裕的國家,不能做到無償援助它國,但他們對中朝的幫助可謂有救命之恩,而中國後來跟蘇聯反目一定很傷蘇聯的心。
中國的抗美援朝戰爭至少有半場是蘇聯打的,不要以為自己打了整場戰爭便可以和美軍勢均力敵了,中美真正的軍事實力還是差得太遠了,不要被抗美援朝的結果蒙上了自己的眼睛。
蘇聯為支持這場戰爭也頗感吃力。
周恩來說,毛澤東同誌委托他匯報一下五年計劃的總設想並且弄清楚,在蘇聯需要訂購多少普通工業和軍事工業的設備。他們規定普通工業的訂購額為77億盧布,軍事工業為45億盧布。毛澤東請求弄清楚,這個比例對不對,軍事部分是否太大了。斯大林:這個數字太勉強了,我們甚至在二戰時期也沒有過這樣高的軍費。
美國人在遣返戰俘問題上的態度是極其傲慢的,他們居然不全部遣返,還要扣留一部分戰俘,特別是,這被扣留的一部分是中國的戰俘,簡直是對中國的侮辱。
不光美國人侮辱了中國人,中國的戰俘更是被自己的國家侮辱了。戰俘回國後,便被當成叛徒,居然說,如果他們不是叛徒就應該在敵人麵前死去,何等荒唐。人有求生的權利,戰俘也是人,有日內瓦公約保護,憑什麽讓人家去死?中國的戰俘是世界上最不幸的戰俘,連後來越戰中的戰俘的下場也沒有好分毫。未被遣返的戰俘都比回到祖國懷抱中的戰俘幸福。
隨著時間的推移,金日成也支持不住了,他強烈要求答應美國人的條件,趕緊停戰,再打下去朝鮮的男人要都被打光了。
1953 年3月29日,金日成進一步強調,在朝鮮戰爭的結束和實現和平的問題上,從我們一方來說時機是主動的。金說,主動進行軍事行動,或者結束戰爭,兩者都是必要的。目前的形勢進一步拖延下去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對整個民主陣營是不利的。有關這一點,金指出朝鮮方麵在前線和後方的損失(每天幾乎300-400人)非常大,並且,與美國人進一步討論關於遣返有爭議的戰俘的數字不十分明智。
這段話在說答應美國人關於遣返戰俘的條件,如果不答應的話,那麽每天以死300-400人的速度進行下去,那麽很快死的人就會比戰俘的人還多。看到這裏,你就會明白美國人提出的在談判期間不停戰的做法是多麽高明了,不然的話,金日成會屈服嗎?
中國當然不會像金日成那麽熊,還是不肯接受美國人的條件。就在這時,一根大柱子倒下了,斯大林去世了,蘇聯領導人立刻改變了斯大林的做法,不能在背這個包袱了,再背下去國家要垮了。來個急刹車。
蘇聯部長會議關於戰俘遣返問題給各方發出指示的決議? (1953年3月19日)
附件1:蘇聯政府給毛澤東和金日成的信
蘇聯政府注意到前一時期朝鮮事件發展全過程,全麵研究了當前情況下朝鮮戰爭的問題。蘇聯政府由此得出結論,在這個問題上,如果繼續執行迄今為止推行的路線,如果不對這一路線做一些符合當前政治特點和出自我們三國人民最深遠利益的改變,那是不正確的……
斯大林屍骨未寒就否定了他的路線,何等英明啊。
鑒於以上所述,並考慮到最近時期有關朝鮮戰爭的具體情況,我們認為急需采取一係列的措施,即:
1、需請金日成和彭德懷對克拉克將軍2月22日就交換傷病戰俘問題發出的呼籲給予肯定的回答。
2、聲明應指出,在開城和板門店的雙邊談判過程中,也就戰俘問題以外的所有問題達成了協議。
例如,就停止軍事行動達成了協議:雙方武裝力量指揮部發出命令,命令其屬下一切武裝力量,包括陸地、海上和空中的所有部隊和人員,停止在朝鮮的各種軍事行動,命令將於停戰協議簽字12小時後生效,並保證該命令得到執行。還對停戰的下述重要條件取得了一致意見……
蘇聯部長會議要求立即停戰的態度,中朝隻好服從。朝鮮是求之不得,中國即使不情願但也無能力單獨與美國人較量,隻好委屈地同意了。而停戰最後的條件主要是美國人所提的條件,在原則問題上(兩個核心問題),美國人絲毫沒有讓步,但在枝節上讓了一點步,給了中朝一點小小的麵子。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