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http://www.jiliuwang.net/archives/87512
“王秀珍在文革中也搬過三次家。第一次是在六七年夏季,她搬住在複興公園後門邊的一座小洋樓,同住這座樓的還有盧灣區人武部負責人等。她任市革會副主任和黨中央委員後,市機管局按排她搬住到東湖賓館邊的一幢新式裏弄房子(但我沒去過,不知所住的情況)。她任市委書記後,就搬住進“康辦”內的一幢公寓樓,與徐景賢一樣各占一層(二套房),這也是一種“標配”(住房和家具)。(金祖敏任市委常委後,也住進了“康辦”內的這種公寓樓,但我沒去過他家,不知是占一套房還是二套房)。
陳阿大曾搬過四次家
①第一次是在六七年夏季(這時陳已結婚,但住在女方家中),陳搬到華山路複興西路口的“華園”(這是一個花園洋房裏弄,有些小洋樓的主人被抄家趕出去了,空房都由上海警備區收管著)。陳住在一幢小洋樓的二層一個大房間,後我也搬住到陳的隔壁一間大房間,而戴立清則住在底層的一間大房間,底層叧有一間大房間由“工總司”暫借為辦公室。因此是三戶人家住一幢樓,合用廚房間。
②第二次是搬到常熟路淮海路囗的瑞華公寓(與徐景賢同公寓)。在“年代”書中講陳占用了二套房,但當時我們隻知他是住了一套的(我沒去過,無法證實)。我想徐景賢作為市革會副主任也隻住了一套房,陳同住一幢樓,敢占2套房嗎?
③第三次是搬到淮海路上方花園中一幢樓的二樓。(我去過一次,印象中麵積並不太大,廚房也可能是在底樓合用的)。
④第四次是搬到淮海路新康花園內一幢獨立花園洋房,(該樓是上下2套房各自獨立進出的,陳住在二樓,底樓似為市革會的某位老幹部。)這套房的麵積較大,也較高檔。後我去過黃濤家,感覺陳的這套房與黃住的一套房在檔次、麵積上十分相似。陳的這後三次搬家都在他到市革會工交組任職後。
黃金海原來住的是自有房,也是六七年下半年搬家,住進南京西路石門路口的南京大樓(南京理發公司樓上),獨住一套公寓房。我去過他家,是較高檔的房子,住夫婦兩加三個孩子。黃夫婦的工資較高,能支付得起這樣住房的房租。文革結束後,當然被趕了出來,搬到鐵嶺新村一室半的工房。黃因原來是自有房無房租的,住了新房後不知有無補助房租,但我沒聽到他有領過什麽補助費。
戴立清是七0年從“華園”搬到東安二村工房的。他一家七口人(有一老母親和妹妹同住)住一套三間房(大中小各一),也不算寬敞的。文革結束後被收掉了大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