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柚子
這是一個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故事。
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烏江鎮卜陳村,有個叫葉連平的教書先生。
先生今年 92 歲了,在村子裏教了一輩子書。
他並不是本地人,他的老家是山東青島,他是 37 歲那年去卜陳村一帶討營生的。來的時候一窮二白,窮到吃不起飯,連個睡覺的被褥也沒有。

一度撐不下去的時候,是當地村民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們看他可憐,給他飯吃給他衣穿,還介紹他去窯廠上班。
大家非親非故的,萍水相逢就如此照顧,葉連平為此感動不已。葉連平總說,「不是這些好人,我早就死了」
可更令他感動的還在後麵。
那是 1978 年,他被推薦去村裏的初中當語文老師。其實葉連平沒念過什麽書。小時候他家裏窮,念到高一就輟學了。
可念書的時候,他的成績名列前茅,輟學後他依舊沒放棄讀書,一直在自學。他的語文水平很高,後來因為在大使館打雜,還學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有了生活的地方,有了份體麵的工作,就這樣,葉連平在卜陳村站穩了腳跟。
本以為這樣平靜的日子會持續一段時間,可沒過多久,因為出色的教學成績,當地教育局長想把葉連平調到縣城中學。
葉連成不傻,他當然知道去縣城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可他還是一口回絕了——
為了報答村民雪中送炭的恩情,更為了他們孩子的未來。


他深諳一點:當地師資力量薄弱,根本沒有大學生願意來,如果連他都走了,那這些孩子,就真的沒人教了。
在此之後,縣裏學校又幾次向他拋出橄欖枝,他也都拒絕了。
為了村裏的孩子,他親手「斷送」了大好前程,寧願窩在小山村裏,一輩子當教書先生。
1990 年,葉連平退休。
操勞了大半輩子的他,本該頤養天年,可因為放不下孩子們,他又回到了三尺講台。
這一次,他自己幹。
葉連平在家裏開了個課外輔導班,主要給孩子們補習英語。

來這裏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外出打工,葉連平就把他們招呼到家裏,一邊輔導,一邊照顧。
或許很多人覺得,做輔導班一定很賺錢吧,恰恰相反,葉連平一分錢不收。
不僅不賺錢,他還倒貼錢。教學資料都是他自己買的,輔導資料也是他自己買打印機打印的。

有時候哪個孩子離家遠,吃飯不方便,他還管飯。甚至他教過的一個學生,考上了名牌大學的研究生,但沒錢買筆記本電腦,他就直接拿出一萬塊資助她。
葉連平也並沒有因為免費輔導就降低了教學質量。他會按照孩子們的英語水平,劃分 ABC三個班,甚至會給基礎薄弱的孩子單獨輔導。

葉連平對孩子們 " 出手闊綽 ",可自己很「摳門」。
他和老伴兒現在還住在 30 多年前的平房裏。家具破舊不堪。

他現在還穿著有補丁的衣服,可他說,這有什麽關係呢?


甚至於 1960 年妹夫送他的一件背心,葉連平到現在還穿著。

吃得上麵更是不講究,一日三餐,粗茶淡飯。
看到這裏或許有人會說了:他一分錢不賺,耗費體力和精力,他圖什麽呢?
葉連平自己說了,「我在物質上是低水平,精神生活要高標準」


什麽是精神生活上的高標準呢?
一個孩子的光明未來。
沒有什麽比孩子們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更令他開心的了。


一個叫楊鴻雁的小姑,是一名留守兒童。上初中的時候她家離學校很遠,葉連平得知後,就讓她住在自己家裏,吃住免費。
楊鴻雁的父母也想過給些補償,可葉連平堅決不要。後來在葉連平的幫助下,楊鴻雁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開學那天,楊鴻雁父母在外麵打工,又是葉連平把她送到學校的。
那天晚上,葉連平沒趕上回家的車,為了省錢,他在大橋洞下湊合了一宿。


楊鴻雁說,是葉連平改變了她的人生。
如果沒有他,她可能會像其他同學一樣學手藝,打工,輟學。更壞一點的,可能會誤入歧途,因為她身邊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楊鴻雁還隻是葉連平「拯救」的眾多學生中的一員。



迄今為止,葉連平辦這個免費輔導班已經整整 20 年了,幫助了數以千計的學生。
葉連平今年 92 歲了,身子骨也一天不如一天了,他現在所做的,早就超過了他的身體承受能力。
可他覺得,自己還能堅持。他甚至說,「我願我的最後一口氣,是在講台上呼出去的」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可再多倔強,也敵不過歲月無情。
「我的時間不多了」,
「今天我跟你說話,我明天說走就走了」
這是葉連平最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所以他隻能跟時間爭分奪秒。
怎麽個爭分奪秒呢?他上午上三個小時的課,三個小時一口水都不會喝,隻為節省時間。別說一個 90 多歲的老人了,就是一個年輕人恐怕都受不了吧。

他在 18 年的時候出了一次車禍,腰椎受傷,膽囊也破了,醫生告訴他必須臥床 100 天,可他第 4 天就回家給孩子們上課了。
因為孩子們有時間等,他沒有。

爭分奪秒外,他把能捐的也都捐了。
他教了 40 多年的書,攢了 30 多萬積蓄,全部拿出來資助貧困學生了。
現在的他,一貧如洗。
為了孩子們,他從來沒給自己留點錢,以備不時之需。很多人覺得他傻,更有甚者在後麵罵他 " 老二百五 " 。
可葉連平,從來不去理會這些,他說「我管他二百五也好,三百六也好,你們講你們的」

是啊,這個世界上,自己喜歡的事情,何必奢求人人理解。
自己樂在其中就好了。
05
這是一個平凡,卻讓人淚流滿麵的故事。
在這個利己主義橫行的年代,像葉連平這樣的人永遠有,但永遠不會太多。
多少人,為了走出大山想盡一切辦法。可葉連平,為了讓更多別人家的孩子走出大山,自己心甘情願留在這裏。
是葉老讓我們知道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滴水恩湧泉報。
也是葉老讓我們知道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燃燒自己,點亮別人。
先生風骨,吾輩楷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滴水恩湧泉報。
唯願老先生,餘生安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