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馬革裹屍何處還?》

來源: 沙夫 2020-07-29 05:01:3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8672 bytes)
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雖說時光催人老,不過憂愁也擾人。
 
 
兄弟啊,你在哀歎同輩們開始陸陸續續地凋謝了,自然你也在犯愁自己的後事了。其實黃泉路
 
無老少,何須暗自徒悲傷?不過話雖這樣說,你對身後事的思慮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所謂的後事
 
之中最令人犯愁的一件不外乎就是人人都會有、代代都會憂的問題:這身皮囊該何處去?
 
 
是啊,你的憂愁不會是你一個人的難題。人都免不了一死,生死別離總會是千裏長棚最後的一
 
宴。需要仔細考慮的也就是這用了一世的皮囊該歸何處的問題了。狹義地說無非就是或埋在配偶
 
的身旁或安葬在父母大人的腳下,也許還會有的另一個選擇是葬在自己孩子家的附近以便他們常
 
來看顧你,但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如果他們也和你一樣地誌在四方或有一天隨了他們自己的子女走
 
開去了呢?很難定奪的事啊。難以選擇之下就來廣義地看看,你可以發現幾乎大家對身後的安排
 
都會有一個共同的選擇----葉落歸根,回家!尤其是一生漂泊天涯海角以四海為家的人。但,選擇
 
家嗎?接下來的問題又會是:哪裏才是家?是你的出生之地還是你的生活之所?或者是祖籍
 
之鄉?
 
 
又難定奪了是不?別犯愁兄弟,從以上這些選擇的本質來看,它們共有的一個特征就是歸屬應該
 
是----也可以是各人自己曾經到過的地方。如此來說,那麽你的“家”就遠不止你現在還能記得起的
 
那麽幾個地方了。也許你會辯說:我從出生到入土不就是我到過這麽幾個地方嗎?其實,兄弟
 
啊,此言差矣!
 
 
無論是東方的“一心不能二用”還是西方的“我思故我在”,都指明了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人的存在
 
不僅是以身為載體的,也是以心為標誌的,不僅是以“體”活在這世上的,同時也是可以“心”的存在
 
而存在的,並且最重要的是以“心”之所在為所在的。所以兄弟啊,你生活過的地方不僅是身體到過
 
的地方,也可以是“心”翱翔過的地方,那裏都是家之所在的地方。
 
 
兄弟啊當你寫文章的時候你就是“在”文壇裏的俠客,而不再是寫字台邊的揮筆人;當華盛頓指
 
著千軍萬馬橫掃北美大地的時候他儼然就是個解放者而不再是個農場主;當普希金吟著 “我們
 
自由的鳥兒;是時候了,弟兄!飛往雲後泛白的山峰。飛往泛著藍色的寬闊的海洋往隻有
 
風。。。和我漫遊的地方!”時候,他自然是匹無畏的雄鷹當然不會是鐵籠中的囚徒。以兄弟
 
啊,你可以眺望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遠不止你雙腳走過的那幾條路、幾座橋。
 
 
在我們的情感裏,當一個人心裏惦記著回家後該怎樣教育孩子的時候,他的身份就是為人師為
 
母,而不再是身處田間或商場的農民或商人;當陸遊還能惦記到鐵馬冰河的時候他仍然是個忠勇
 
的豪放翁而不可能是個耄耋的垂死者;當高爾基寫下“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我仍要飛翔”的時候
 
,他當然是那勇敢地翱翔在暴風雨中的海燕而不複是個體態懦弱的病夫了;當魯迅喊出“橫眉冷對
 
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時,想必他定會自認是個沙場上的戰士而不隻是個文人;所以兄弟啊,
 
你可以惦記的事還可以有很多很多遠不止你在指頭上掰的那幾個。
 
 
無論是為命運奔波的販夫走卒還是叱吒人生的聖人勇者,都是義無反顧以天下為家的虎膽英雄。
 
無論們是力行者或為思想家,在他們的一生中無論是以身還是用心,跨高山越大海不知會有多
 
少次的翱翔,細想起來,兄弟啊,可以說他們到處都有自己的家。
 
 
古人馬革可以裹屍,如今為何青山就不能當家?葬在高山上,可以看見兒時夥伴嬉鬧的背影;
 
大海中,可以聽見昔日思戀的人兒喃喃的細語;埋入田埂旁,可以望見落日下的炊煙;偎在大
 
樹下,可以聽天籟演奏的序曲。倘若你非要為自己留一塊供子孫瞻的風水地,隻恐怕將來一
 
要壞兒孫的錢財和時間,二來還怕三代之後墳頭蒿草無人掃。以貢獻還要連累生者,後代將會
 
怎樣算這筆賬?所以,兄弟啊,你在歎說人生苦短死還無以為家,可你既然已是個誌在四方的好
 
兒,那麽不妨還做個四海為家的大丈夫。鍾鼓饌玉沒能讓你眼花,五花馬千金裘也不曾讓你駐
 
足,飛揚過的人兒何處又不可為家?永恒的意誌會讓你成個真雄傑!
 
 
老而無忌,蓋因無所可懼。兄弟啊,你曾經翻江蹈海一生,龍馬精神一世,繼續往前走下去,
 
風穿行在山嶺間,似浪含笑於碧波上,常醉在天地間,複醒在乾坤中。又何來這萬世之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死無葬身之地,國人發狠咒語之一;國人很重視死有全屍並能安葬。縱然英雄豪氣,也難免要有個馬革裹屍還的結局啊,嗬嗬。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9/2020 postreply 06:12:52

多哥兄說得不錯,全屍歸故裏是中國人的傳統世俗。但桑海滄田,今天的世界已然不再是過去的那個桃花源了。 -沙夫- 給 沙夫 發送悄悄話 沙夫 的博客首頁 (371 bytes) () 07/29/2020 postreply 15:28:34

由此而想到解放戰爭中為何國民黨俘虜兵在匪共指揮下越戰越勇,可能和解放區民工支前收屍個別安葬有關。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9/2020 postreply 16:55:12

死掉的國民黨兵,可能就給搞個集體葬禮了。為人民利益而死,待遇就不同,嗬嗬。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9/2020 postreply 16:56:36

啊,有個別和集體之別倒是沒有聽說過,有實例可據嗎? -沙夫- 給 沙夫 發送悄悄話 沙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9/2020 postreply 17:17:48

米軍在越南用推土機把犧牲的越南人民全擠壓一起入坑埋葬。米軍自己是一人一口棺材。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9/2020 postreply 17:56:50

我想解放戰爭時期,也差不多吧。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9/2020 postreply 17:57:40

可能這也要看地區,富裕的地方有條件可以,但窮困的地方不見得有這樣的條件。 -沙夫- 給 沙夫 發送悄悄話 沙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9/2020 postreply 19:39:11

好文采!但不大讚同。-:)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9/2020 postreply 07:04:33

多謝有言兄的高看:) -沙夫- 給 沙夫 發送悄悄話 沙夫 的博客首頁 (1235 bytes) () 07/29/2020 postreply 15:54: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