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年代回憶 一 建設大寨縣的目標之一:糧食產量"跨綱要"

來源: ireadwrite 2020-05-09 01:09:0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02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ireadwrite ] 在 2020-05-09 02:32:0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1975年秋,在山西昔陽縣召開了"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全國各縣縣委書記都參加了。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參觀了大寨。這次會議提出了建設大寨縣的口號:"全黨動員,大辦農業,建設大寨縣"。會議特別指明,建設大寨縣的關鍵是在縣一級:"建成大寨縣,縣委是關鍵"。要求各縣委書記回去後,要認真傳達會議精神,製訂具體計劃,定出建成大寨縣的時間表。在這次會議上,還提出了在全國範圍內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的目標日期:1980年。
     
會議閉幕回來後,我家鄉縣委召開了多次會議,有由全縣各部、委(員會)、辦(公室)、局領導參加的,也有由各公社書記、大隊書記、各農場、林場領導參加的。然後又由這些與會人員回去召開下屬全體人員會議。層層傳達,具體討論,目的是圍繞建成大寨縣這個目標,訂出本單位的具體目標。最終,我家鄉縣的目標好像是兩年還是三年內建成,並爭取早日建成。
     
當時我下放當知青。建成大寨縣的指標到底有多少項,已經記不清了。實際上當時也沒用心去記。但是有一樣記得很清楚:全縣水稻平均年產必須達到全國農業發展綱要的指標:每畝800斤,稱為"跨綱要"。
     
我們家鄉一年可以種兩季水稻。由於氣候、光照、生長期不同,早稻產量較晚稻低。當時據我所知,有些地方土壤較肥沃,水利條件較好,農民耕種較好,年畝產可以超過8百斤。但也有好些地方達不到,有些甚至差很遠:早稻隻有2百斤,晚稻3百斤。
     
我下放的地方是為全縣農業發展作研究和示範的,一直以來都在研究如何提高產量,如今更是要為早日建成大寨縣加大努力。我們的是試驗田,各方麵條件都較好,又有幾位農業大學畢業的技術人員,所以可以從不同方麵進行試驗。要提高產量,有很多工作要做。"土、肥、水、種、密、保、管、工",這八字憲法一直都有講,但是,每一樣都要付出努力或代價,有好些不可能一下子做到,如改良土壤,增加肥料,興修水利,防治病蟲害(保),等,這些要花很多人力或財力。而培育或選出較好品種,和研究出合理的密植方式,推廣起來代價最小。
     
育種方麵,當時有好些品種在試,其中有些是自然品種,有些是通過雜交得到的,有些是經過省農科院實驗室特殊處理過的。有高稈的,有矮稈的。要選出高產,生長能力強,抗病能力強,不倒伏,另外也要好吃的品種。
     
密植方麵,當時也有很多不同的試驗方式,如行距x株距 = 5寸x6寸,6x4,7x3,等等。另外每株(叢)的苗數也有不同:8苗,10苗,等等。
     
前麵說過,我們的試驗田各方麵條件好,年畝產超800斤早己做到。我們當時的目標是找出年畝產能超過雙倍綱要指標(1600斤,稱為"跨雙綱")的品種和密植方式,以期推廣到普通田裏能達到跨綱要800斤。
     
在這期間,省裏有關部門通知下來,要我們試驗推廣一種新的密植方式,8x2.5,說是省內已有某縣試驗過,是最好(畝產最高)的密植方式。我場即選了一塊很好的田,精心翻耕,施足基肥,然後插秧時嚴格按照行株距=8x2.5,及每株苗數。其後一路精心管理。稻苗長勢喜人。技術人員說,估計畝產可能超千斤(單季晚稻)。大家都很高興,如果這試驗成功,我們試驗田就可能實現年產跨雙綱,推廣出去,全縣要實現各地平均畝產跨綱要(建成大寨縣的指標之一)完全可能。隨著日子過去,稻苗越長越茂。這塊田就在公路邊,相鄰生產隊的人也知道了,常來觀看。縣裏也組織各公社的人來參觀。我們也常去看。快到揚花還是灌漿時,有一天省裏的主要領導巡視經過我縣,還特別(受邀?)到田裏來觀察,我們的領導和技術人員都歡欣鼓舞。但是,不久後,技術人員認為稻苗長得太茂密,必須間疏,即人工摘除一些稻葉。這要很小心,費了很多時間。又過了一些時間,更糟的事情發生了:很多稻稈彎倒(稱為"倒伏")。至此,這試驗算是失敗了。
     
過後我曾經問過技術人員,對這個8x2.5的密植方式的看法怎樣。我的印象是,稻子發生倒伏,不一定僅僅是因為密植方式,也很可能我們給的肥水太好了。但這隻能通過下次試驗來驗證。他們感歎地說,搞農業科研太費時了,一生人也幹不了多少事。告誡我,如果將來有機會上學(那時我們要下放至少兩年才有可能經推薦評選上大中專),千萬不要選農科。
而直到1978年我離開時,好像再也沒有試這個密植方式。

    1976年底,中央還召開了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我們家鄉縣的目標還是要爭取早日建成大寨縣。但是後來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就不再提了。 

好像我家鄉縣後來實現了糧產跨綱要。

 今天當我查看2018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各地糧食產量數據時,看到我省的糧食單位麵積產量是5548公斤/公頃。一公頃=15畝,所以換算為每畝739.73斤。這個數字令我很驚訝:從1976年到2018年,經過了42年,我家鄉省糧產還沒超過當年的綱要指標?
 

所有跟帖: 

現在是市場經濟,自己種糧成本高於進口,就不種了,很是危險。再說幾十年的化肥農藥施用,土地已經退化。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0:02:30

單靠種糧食很難過上好日子。 -ireadwrite- 給 ireadwrite 發送悄悄話 (68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2:09:30

"跨綱要"是黃河以北地區500斤,黃河以南雙季地區800斤,綱要指標分別是400斤和700斤。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0:10:02

我插隊的北方農村提法是:“上綱要,跨黃河,過長江” -GG_LaoXiu- 給 GG_LaoXiu 發送悄悄話 GG_LaoXi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2/2020 postreply 05:50:52

下鄉到東北大城市時的口號是:革命加拚命跨過“綱要關”! -tomcat801- 給 tomcat80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0:51:07

我們的口號是,苦幹兩(還是三)年, -ireadwrite- 給 ireadwrite 發送悄悄話 (56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2:13:18

當年常從廣播上聽到這個口號! -tomcat801- 給 tomcat80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4:44:45

分產到戶杜絕了農業機械化的可能。比集體化時的產量低是自然的。有趣的信息,謝分享 ! -笑薇.- 給 笑薇. 發送悄悄話 笑薇.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3:07:48

1956年1月25日毛主持製定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規定在10年內黃河以北畝產糧食要達到400斤,黃河以南(兩季)畝產糧食要達到700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423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5:49:47

我們玉米畝產800斤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77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6:38:23

關於當年綱要的糧產目標的記憶,我剛上網查看了 -ireadwrite- 給 ireadwrite 發送悄悄話 (1242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6:52:20

這個綱要也簡稱為《農業四十條》。它最早 -ireadwrite- 給 ireadwrite 發送悄悄話 (242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7:15:52

按《綱要》,我們應該在一九六七年 -ireadwrite- 給 ireadwrite 發送悄悄話 (86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7:19:27

“學大寨”在文革前就開始了。記得軍墾農場領導怕學生技術不好,達不到過黃河,過長江的指標,還不準學生插秧。 -飛來寺- 給 飛來寺 發送悄悄話 飛來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6:57:08

鄧時代報紙:大寨這典型假,當時全國化肥供應緊張但大寨一直是有保證的,且有樹標兵的國家撥款等扶持。 -planet- 給 plane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9:11:44

看鄧小平在大躍進中的講話,就知道誰是小人了,照片:鄧小平站在畝產萬斤的稻田堆上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9970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21:14:26

嗬嗬,大躍進是毛倡導的,所以毛說在大躍進中“我為正帥,鄧為副帥“。10多年後毛再讚鄧:’人才難得,政治思想強‘。 -planet- 給 plane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22:50:16

鄧小平說「中國如果出現了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我們的改革就失敗了,我就成了曆史的罪人」,《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 149 頁。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23:03:56

94,毛澤東還說這樣’人才難得,政治思想強‘。還有毛澤東也說過鋼鐵產量在十年內超過英國、十五年內趕美國。 -planet- 給 planet 發送悄悄話 (47 bytes) () 05/10/2020 postreply 02:45:26

每年的元旦社論報道的都是年年糧食超曆史最好水平,就是不知道最好水平是多少。哈哈 -北美彩虹- 給 北美彩虹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19:43:48

我剛剛去查 -ireadwrite- 給 ireadwrite 發送悄悄話 (674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22:54: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