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字在上海話裏有不同的發音。以“大”字為例:
可以發成“da”,跟普通話差不多,如大世界,大慶油田,大躍進;也可以讀成du,有點像“杜”的發音,如大塊頭(大胖子的意思),大自鳴鍾(上海西康路與長壽路路口一帶),大餛飩,大肉麵。二者不可搞混。
上海大世界
上海西康路長壽路路口的大自鳴鍾(現已拆除)
有時候在同一個句子裏的“大”字讀法也不一樣:“他家大(du)少爺待人落落大(da)方,彬彬有禮。”
下麵這個句子裏,“大排”一詞出現了兩次,讀法卻不一樣:“今天去小菜場買了兩斤大(du)排骨,晚上燒紅燒大(da)排。”
數字“二”比較難弄。有時候讀成er,跟普通話接近,如二七大罷工,二月河;有時讀成ni,像“尼”的發音,如第二人民醫院,二房東。很多情況下幹脆讀成liang(兩),更接近口語。
樂器二胡的二可以讀成er,也可以讀成ni。
同一個意思,讀法不一樣。二哥:二讀成er;二阿哥:二讀成ni;二舅,二讀成er;二舅舅,二讀成ni。
第二工業大學:二讀成ni;二工大:二讀成liang。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校園
舉一個例子。某人走進一家點心店,可能會這樣點菜:“二(ni)兩生煎,兩碗大(du)餛飩,一瓶二(er)鍋頭。“
大餛飩
上海人比較少喝二鍋頭,可能是因為決不定該怎麽念那個“二“字吧?
數字22.2要念成“聶尼點兩“。
以上隻是我個人的觀察,為何會有這種現象,要有待語言學家來解釋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