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平裏失利真實原因,誌願軍從來不提,這是解放軍越來越強的秘密zt

來源: 千裏 2019-12-28 12:39:0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399 bytes)
砥平裏失利真實原因,誌願軍從來不提,這是解放軍越來越強的秘密


 

上文說到,誌願軍參戰火炮看起來很多,但因為彈藥的原因,火力密度完全沒法和美軍相比。而且實際上因為另外的原因,真正的作戰效能還遠低於紙麵的火力密度。

 

所以我們就必須了解,戰鬥到底是怎麽回事?

 

一、美軍真實火力密度

在抗美援朝運動戰期間,美軍防禦時每公裏正麵是12到15門炮,在砥平裏戰鬥是每公裏16門炮。砥平裏美軍在一線展開了12個步兵連,平均每個連的正麵是500米,也就是說平均每個連的正麵能分到8門炮。看起來8門炮對付500米的正麵,這個火力密度已經足夠了,但是這並不是砥平裏戰鬥美軍真實的戰術密度。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搞清楚美軍火炮是怎麽部署的。 *****

 

 

按照美軍防禦的慣例,主防線外200米距離裏至少有三道鐵絲網和防步兵雷場。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三至十幾道鐵絲網,考慮到砥平裏美軍雖然是預有準備的防禦之敵,但是在之前美軍第23團戰鬥隊一直處於進攻狀態,然後又準備撤退,也算得上是倉促轉入防禦之敵,所以鐵絲網就考慮他們隻來得及設置了三道。

 

美軍第23團戰鬥隊的兵力情況是,總共有13個步兵連,分別是美軍第23團1營的A、B、C連,2營的E、F、G連,3營的I、K、L連。法國營的1、2、3連和配屬給法國營的韓國連。  

 

還有5個武器連,分別是美軍第23團的重迫擊炮連,1、2、3營的火器連和法國營的火器連。

 

另有第37炮兵營(105毫米榴彈炮)、第503炮兵營B連(155毫米榴彈炮)、第82自動高射武器營B連,第2工兵營B連,第1遊騎兵連,坦克1個連,第2醫療營1個排。

 

主要重兵器有18門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6門M114式155毫米榴彈炮、51門迫擊炮,21輛M4謝爾曼坦克、6輛M16自行高射機槍和4輛M19自行高射炮。

 

美軍第23團戰鬥隊在一線展開12個步兵連,從12點方向順時針起,分別是A連、L連、I連、K連、E連、F連、G連,法國營1連、3連、韓國連、2連,C連。大多為一線配置,也有部分是倒三角配置,這是根據地形情況來的。  

 

在這些步兵連後麵,B連、遊騎兵連、第2戰鬥工兵營B連為預備隊。

 

21輛坦克散布在環形陣地內,這裏需要注意一點,美軍的坦克沒有按照慣例在一線形成裝甲、汽車防線,剩下的6輛M16自行高射機槍和4輛M19自行高射炮為遊動火力點,火炮均已完成試射。

 

為便於計算和讀者理解(下文皆是如此),我們把砥平裏的美軍環形防禦圈看成一個長寬各1600米的矩形,加上外圍的鐵絲網和雷場,那就一個長寬各2000米的矩形。

 

按照常規,環形防禦陣地,火炮肯定部署在陣地的中心。可是在砥平裏戰鬥中,這一點是行不通的。我們來看,假設美軍火炮部署在中心到200米線這個區域。這就是說榴彈炮距離最前沿僅800米。我們再把美軍最前沿的1000米線向外延伸1000米,即從1200米線到2000米為誌願軍衝擊出發陣地的可能區域。 *****

 

 

美軍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最小射程1800米(M114式155毫米榴彈炮的最小射程要2000多米),也就是說,從美軍最前沿的1000米線到2000米,不在105毫米榴彈炮火力打擊範圍之內。這就意味著,這段誌願軍最後接近,最後集結,完成衝擊準備的關鍵區域,美軍隻能依賴51門迫擊炮來進行控製。這片區域的麵積是50萬平方米,就憑51門迫擊炮,顯然火力很單薄。

 

那麽美軍怎麽辦?其實很簡單,把炮口轉過來,炮口朝外變成炮口朝內,炮陣地放在一線步兵連的後麵。也就是說美軍把炮兵陣地放在600米線這個位置,每個方向放一個炮群,在西邊的炮門對著東邊,在南邊的炮口對著北邊。這樣一來,東邊的105毫米榴彈炮距離西邊的最前沿1800米距離,誌願軍所有的行動都在美軍榴彈炮火力打擊範圍之內,常規的部署方式造成的1000米榴彈炮火力打擊範圍空白就被填補了。 *****

 

 

這樣的反向炮口還有一個好處,並不僅僅是東打西、南打北,而是東南西都打北,南西北都打東。其實就是說,在美軍每個營大約1.6公裏的正麵大約是18門榴彈炮,再加上營屬迫擊炮13門以及團屬迫擊炮支援每個營3門。砥平裏美軍火炮的戰術密度實際是每公裏21門。

 

為什麽這樣?

 

一是充分發揚火力,沒有火力空白區域。

 

二是美軍炮兵靠近一線,看起來危險,實際不危險。在砥平裏戰鬥中,美軍指揮官弗裏曼還有一個違反常規的做法,那就是坦克沒有按慣例在一線形成鋼鐵防禦圈。根本的原因就是用這21輛坦克保護炮兵陣地。

 

我們簡單講了美軍炮陣地的配置,下麵我們再看一下美軍輕武器的火力密度。

 

美軍一個連每分鍾發射的子彈數為:

 

卡賓槍1740發,自動步槍720發,M1步槍2032發,狙擊步槍90發,輕機槍660發,重機槍160發,共計5402發。即砥平裏美軍每一米的正麵每分鍾火力密度是10.8發。

 

加上每分鍾60毫米迫擊炮54發,81毫米迫擊炮72發,89毫米火箭筒12發,57毫米無坐力炮6發,75毫米無坐力炮8發,坦克炮12發。

 

以上即為誌願軍發起衝擊後,美軍進行陣前戰鬥的火力密度。

 

這個火力密度是運動戰期間美軍防禦時火力密度的2倍。

 

以上僅僅隻是砥平裏美軍自身的火力密度,我們並未計算美國空軍的支援。這是因為美國空軍對整個戰爭的影響是深層次的,僅僅用一個戰鬥來體現並不合理。而在實際的戰鬥中,誌願軍最怕的就是美軍戰機的空襲。

 

二、美軍戰鬥警戒陣地的作用

但是,以上並不是全部。按照美軍的作戰常規,我們上述的砥平裏環形防禦圈隻是美軍的主陣地,或者說基本陣地。在基本陣地外麵,美軍通常有兩道警戒陣地,戰鬥警戒陣地和全般警戒陣地。在對誌願軍的戰鬥中,美軍的戰鬥警戒陣地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戰鬥警戒陣地一般位於美軍基本陣地之前1公裏,按照砥平裏的情況每個營負責一個方向,派出的兵力在半個排到一個連。他們的任務是遲滯、阻擊誌願軍攻擊部隊,迫使誌願軍攻擊部隊提前展開戰鬥隊形,或者給美軍炮兵指示目標,美軍炮兵對誌願軍的接敵行動實施移動阻攔射擊或者不動阻攔射擊,甚至進行集中射擊。

 

為什麽我說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誌願軍攻擊美軍基本上隻有晚上,從集結地區出發起,向美軍做接敵運動,一直到進入衝擊出發陣地。在這一過程中,美軍可以通過設置固定阻攔線,指示炮兵射擊等方法對誌願軍接敵部隊進行打擊。很明顯,戰鬥警戒陣地在其中將發揮重要作用。這個陣地拖延誌願軍的時間越長,誌願軍用在接敵運動的時間就越長,這就意味著發起攻擊進行戰鬥的時間就越短,進行戰鬥的時間越短,突破美軍陣地的可能就越低。一句話概括,美軍的戰鬥警戒陣地發揮著在夜晚與誌願軍爭奪戰場主動權的重任。美軍隻要能拖延時間,就是奪取主動權,就是勝利。到了白天,主動權自然轉移到美軍手中,誌願軍隻能被動挨打。同時,由於誌願軍在接敵過程中一路都在受到美軍火力打擊,那麽就算通過這一路段,隊形必然散亂,能有效發起進攻的部隊也將低於計劃,作戰能力自然大打折扣。這一過程中,如果沒有戰鬥警戒陣地,美軍炮兵隻能按照固定阻攔線盲目射擊,效果會差很多。 *****

 

 

通過上述,我們可以看到,砥平裏的美軍指揮官弗裏曼確實精通戰術。砥平裏的美軍兵力和火力均遠超長津湖戰役下碣隅裏美軍環形防禦圈,但麵積卻隻有下碣隅裏的四分之一。弗裏曼通過之前與誌願軍的交手的經驗,針對誌願軍火力薄弱的弱點,賭誌願軍根本無法突破其基本陣地的一線防禦,為了確保這一點他把他的絕大多數兵力全部展開在一線,手中僅僅隻有一個步兵連、一個遊騎兵連和一個戰鬥工兵連的預備隊。

 

但是弗裏曼並不是單純的賭博,這隻是針對性的部署,為了防止誌願軍形成突破威脅到一線步兵連後的炮兵陣地,弗裏曼寧可撤下環形防禦圈的作戰主力——坦克,用坦克來保護炮兵,給自己加一道保險。同時為了防止一線連陣地被突破,弗裏曼精心設計了炮兵陣地,把炮兵每公裏的戰術密度從16門上升到21門。運動戰期間美軍防禦時得到加強的每公裏炮兵戰術密度是19門到22門,弗裏曼做到了在火炮不變的情況下,戰術密度提升至幾乎美軍的最高標準,這大大加強了炮兵火力。而炮兵的火力正是阻止誌願軍接近美軍基本陣地的關鍵。所以那一年弗裏曼已經58歲,可是後來卻還是當上了四星上將,這是個高手,是個人才。 *****

 

 

這個就是戰術,基於武器裝備的戰術,最大限度的發揮武器裝備的戰鬥效能。

 

這裏要說一下,砥平裏美軍炮兵配置的情況,我翻遍了美軍第2師指揮報告、第23團指揮報告、美軍戰史、美軍紀實文學都沒有找到具體記載。所以隻是我個人根據戰術原理和作戰實際的一個推斷,如果有錯誤,也屬正常。

 

三、誌願軍的真實情況

前麵說過了,砥平裏美軍環形防禦圈正麵是6公裏,一線共12個連陣地。那麽打一個美軍連陣地,誌願軍需要多少彈藥呢?

 

首先要說一下,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把一個團陣地視為9個連陣地的,因為縱深的原因。但是砥平裏的情況不一樣。雖然美軍是一個加強團陣地,但是因為是環形防禦圈,和普通的不同。如果是普通的防禦陣地,美軍一個團有很大的縱深,誌願軍打起來難度很大,是不能簡單視為多個連陣地組合的。但砥平裏的美軍防禦圈幾乎沒有縱深,因此可以視為12個支撐點防禦來計算誌願軍所需彈藥量。

 

按照誌願軍的經驗,打一個美軍連陣地,至少需動用火炮30門。其中破壞射擊至少需750發,一次火力急襲至少需1125發,支援步兵衝鋒360發,開辟通路2條的話至少需200發(破壞情況一般,需要步兵大量破障),壓製敵炮群及側翼火力點至少需168發,阻攔射擊至少需128發。共計2731發。考慮到砥平裏的情況為野戰防禦工事,2731發是有把握攻克一個美軍連陣地的最低限量。這裏還不包括考慮對美軍的反擊。事實上,在1952年誌願軍規定,攻殲美軍一個連消耗炮彈的標準是3645發。考慮到砥平裏的特殊情況,我認為2731發是能打的。 *****

 

 

但是砥平裏戰鬥的實際情況是,攻擊一個美軍連陣地,平均隻有9門炮。表麵上看起來誌願軍每公裏火炮的戰術密度高達18門,達到了運動戰期間每公裏火炮17到20.5門的標準。但實際上,由於此戰炮彈有限,炮彈就算按平均最大量30發計算,總共也才270發。請問270發炮彈能幹什麽?如果開辟通路其他幹不了,如果火力急襲,步兵得用生命去趟開通路。至於其他,我看也不用考慮了。

 

這個就是砥平裏戰鬥誌願軍火力的真實情況了嗎?還差得遠,這也隻是紙麵數據。誌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的運動戰階段,向來是在缺炮少彈的情況下作戰的,也不缺乏火力劣勢攻堅的戰例,這屬於誌願軍的常態。

 

砥平裏的情況還有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炮兵參戰,發揮的作用很有限。

 

我們首先要給砥平裏的美軍下一個定義,這是預有準備的野戰工事防禦之敵。打這種攻堅戰鬥,炮兵是要有時間去準備的,至少得有三天時間準備。

 

首先就是看地形。打這種防禦之敵不看地形肯定不行,能看個三五次最好,最不濟也至少得看一次地形。不看地形不可能掌握美軍的工事情況、火力配係,更不可能知道美軍基本陣地內的情況。看完地形就可以計算射擊諸元,有條件還可以進行試射。沒看過地形,那就隻能按地圖指示法射擊,那就成了盲目射擊,天曉得這個炮彈打到哪裏去。本來炮彈就少,恨不得一發掰成兩發打,恨不得每發都精準射中目標。可是之前的準備工作都沒辦法做,炮兵的支援效果可想而知。可以直截了當說,炮兵名義上參加了砥平裏戰鬥,和沒有參戰幾乎沒區別。 *****

 

 

剛才雖然說到誌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的運動戰階段,向來是在缺炮少彈的情況下作戰的,這屬於誌願軍的常態。但是,要知道在砥平裏之前誌願軍的攻堅戰鬥和砥平裏是完全不一樣的。三十八軍攻打德川之敵那是韓軍,就不算了。三十九軍打雲山,動用野炮、榴彈炮、山炮54門,準備了整整4天。三十九軍116時突破臨津江,6個步兵營身後是7個炮兵營另8個炮兵連,準備了7天。而砥平裏是沒有準備時間。

 

看起來,我似乎在給誌願軍砥平裏戰敗尋找客觀原因。下麵,我就簡單簡單講一講為什麽這麽寫?

 

解放軍從來不忌諱敗仗,自己進行總結檢討時要求非常之高,很多時候一個很小的失誤都會批評的很重。

 

幾乎全中國的軍迷都知道抗美援朝戰爭誌願軍和美軍的火力不對稱,處於很大的劣勢。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誌願軍在檢討砥平裏戰敗的經驗教訓時基本不提火力這個問題,就算有少數部隊提到,也是放在很次要原因裏輕描淡寫提一句。其他的都是在總結檢討自己的主觀問題。

 

隻找主觀問題,不找客觀原因,這也是解放軍越來越強的秘密。 *****

 

 

第二個,我軍因為有些原因,比如陸軍各部隊往往都有著光輝且驕傲的曆史,所以宣傳上總是突出步兵,而忽略了對戰爭之神炮兵的宣傳。事實上,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傷亡的62%來自火炮,槍彈僅為32%。

 

第三個,由於抗美援朝戰爭的大小戰鬥,誌願軍勝多敗少,中國人民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固有印象,誌願軍很強大。可是實際上,在紙麵實力上誌願軍根本不可能是美軍的對手,美軍的強大遠遠超出中國人的想象,誌願軍麵對的艱難也遠遠超出中國人的想象。我們就不要講本文已經大談特談的美軍火力問題了。從戰術素養上來看,這個是誌願軍對抗美軍的法寶之一,其實誌願軍在此點對美軍並沒有優勢。

 

就以本文中的弗裏曼為例,實際上他屬於在美軍中不得誌的,58歲當個上校團長,可是他的戰術素質極為高超。美軍增援部隊帶隊的騎兵第5團團長柯羅姆貝茨上校,他的勇敢也不弱於誌願軍的指戰員。而這兩個人在美軍中都是不得誌的,其實也可以從側麵反應一個問題,像他們這樣的骨幹力量,美軍中很多很普遍。而這種骨幹力量,就是軍隊強大的基礎。

 

現在網絡上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似乎誌願軍砥平裏戰鬥失利是一個了不得的大事一樣。事實上,誌願軍每一次與美軍的戰鬥,從紙麵實力講,誌願軍都不可能獲勝。我們甚至可以去掉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真正的決定性力量——空軍,僅美國陸軍的紙麵實力,誌願軍都不可能獲勝。

 

所以我覺得有必要談一談砥平裏之戰中美兩軍真實的火力情況,在客觀上,火力的巨大懸殊是誌願軍在砥平裏失利的真正原因,雖然誌願軍自己不提,隻找自己的主觀問題。但是這是客觀存在的。

 

這也是誌願軍和美軍的真實常態。誌願軍打不過美軍,很正常;打贏美軍,反而是奇跡。可是,誌願軍偏偏一次又一次創造了奇跡。所以我很不理解那些熱衷於抹黑誌願軍的中國人,對於這樣的軍隊,還有什麽可以抹黑的?

所有跟帖: 

千兄說了是轉貼,何不把轉貼來源說清楚。讓我們大家都尊重別人的勞動。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9 postreply 13:33:04

+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9 postreply 15:00:41

據《最寒冷的冬天》記載,23團團長弗裏曼根本不擔心被誌願軍包圍,因為他的炮彈多得打不完。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9 postreply 14:12:35

這都什麽亂七八糟的,佛裏曼1907年生,自己算算什麽時候當的團長。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9 postreply 15:19:42

佛裏曼智勇兼備,二次戰役時掩護第二師撤退,把炮彈打光了把炮炸掉全身而退。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9 postreply 15:21:22

最重要的一點,美軍教育程度高,高中以上士兵很多,大學畢業的也不少。算坐標,給炮兵指示目標很容易。解放軍,到1979年連長都不知道 -太宇- 給 太宇 發送悄悄話 (264 bytes) () 12/28/2019 postreply 18:53:38

這才是中國軍隊落後的關鍵,可以說,即便朝鮮戰場上雙方交換武器,最後的勝利者依舊還是美軍就是這個原因。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194 bytes) () 12/29/2019 postreply 01:30:31

荒謬,打仗竟然憑學曆!雙方交換武器的話,美軍將被瞬間全殲。誌願軍有了蘇製武器,火力還是遠遠不能跟美軍比。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9/2019 postreply 10:07:49

請看美軍二戰時一個團的火力配置,還隻是一個外籍團,誌願軍能比嗎?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129 bytes) () 12/29/2019 postreply 10:10:57

雙方武器交換,換美軍武器誌願軍也沒有能力像美軍一樣發揮其作用,所以還是打不過美軍——這就是我要說的。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235 bytes) () 12/29/2019 postreply 15:32:44

你隻看誌願軍的弱點,而對其長處視而不見。誌願軍不怕死,協作好,戰術水平高(美國人多有肯定),更重要的戰略水平無與倫比。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9/2019 postreply 17:41:41

更重要的戰略水平無與倫比,所謂“遊擊習氣嚴重(也就是自由散漫),大兵團協同作戰能力不強”純屬顛倒黑白。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9/2019 postreply 17:43:10

誌願軍缺點是武器低劣,後勤、通訊落後,兵種單一,單兵技術不夠好。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9/2019 postreply 17:45:11

韓戰時誌願軍以低劣武器戰勝美軍,何來打不過美軍之說,如果交換武器,滅美軍比滅民團更容易。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9/2019 postreply 17:51: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