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中國46年,他用攝影記錄屬於中國的顏色

法國人布魯諾·巴貝(Bruno Barbey)第一次踏入中國的土地,是在1973年。

那年,時任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巴貝作為總統府認證的新聞記者加入了隨行記者團。

1973年 在長城布魯諾·巴貝和翻譯導遊的合影

在彩色照片甚少的時代,巴貝用他最喜歡的柯達克羅姆膠片大量拍攝了當時中國人的生活場景。

布列鬆說,攝影,要屏息凝神,把一切感官集中在稍縱即逝的現實前。

巴貝做到了。

作為第一個用彩色膠卷大量記錄中國的瑪格南攝影師,他捕捉的現實瞬間,無疑讓隻能從黑白照片裏想象曆史的人們,有了更加鮮明的視覺感受。

1973年 北京 故宮午門前的人們

1973年 北京 準備迎接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的孩子們

1973年 北京 毛澤東語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1973年的中國,在巴貝的鏡頭裏,未曾讓我們感到陌生。

哪怕未能親曆那段時光,但好像它們就如此真實地活在父輩的口述裏,從而根植在我們的記憶深處。

我們甚至能在他的彩色膠片裏觸摸到曆史的親切感,因為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特定的曆史記憶。

無論是手繪的巨幅海報與宣傳標語,還是搪瓷口缸與統一深藍工裝,那些遠去的時代,都在巴貝的藍色調膠片裏被誠懇地記錄著。

1973年 北京 三個男人在“香”字下吃冰棍

1973年 上海 南京路買冰棍

1973年 北京 街頭照相館

1973年 上海 巨幅標語

1973年 山西 大同火車站

巴貝與中國的緣分,並沒有終止於蓬皮杜的訪華之旅。或許著迷於這個不斷變遷、不斷流動的國家,1980年代巴貝再一次啟程來到中國。

這一次的攝影風格更偏離了傳統的新聞報道,他似乎是為自己上路,想要通過攝影來回答——什麽是真實的中國。

茶樓裏的來客、坐在樂山大佛腳下的男人、玩鬧的孩童、薄霧裏的山影……城市與鄉野,都在他的視線之中。

1980年 上海 豫園裏拍照的遊客

1980年 上海 一所中學正在做廣播體操

1980年 上海 豫園裏的湖心亭茶樓

1980年 上海 外灘集體太極

1980年 上海 一對新人在拍攝婚紗照

1980年 上海 複興公園

1980年 上海 外語片的引進

1980年 北京 少先隊隊員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

1980年 上海 少年宮裏練習手風琴的孩子

1980年 上海 滬南電表廠裏打乒乓球的孩子

1980年 北京 解放軍戰士在八達嶺長城

1980年 上海 滬東造船廠附近的稻田

1980年 上海 抗戰時期遺留的碉堡

1980年 上海 桂林公園喝茶的人們

雖然巴貝還是執意使用同一款膠片,但與七年前不同的是,城市現代化發展已經初見端倪。上海口岸的繁榮,外語電影的引入、用婚紗照迎接新生活的夫妻……開放初期的中國,充滿著朝氣與青澀,人們充滿期待與欣喜準備迎接新世紀的來臨。其他的地區雖然比不上上海這般活力四射,但人們也在閑適的生活裏怡然自得。車馬郵件都慢的時代,逗鳥、趕羊、捕魚……處處都少不了生活的煙火氣。

大抵相同的隻是,那時誰也沒有料想到,四十年後,我們的國家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1980年 四川 坐在樂山大佛腳上的男子

1980年 廣西 興安市場

1980年 廣西 陽朔的農夫

1980年 廣西 終於等到信的老人

1980年 四川 成都 “四個現代化”標語

1980年 四川 樂山的養鴨人

1980年 廣西 桂林一景

1980年 四川 成都理發廳

1980年 重慶 嘉陵江畔

1980年 廣西 聚會的人們

1980年 廣西 桂林睡著的孩子

1980年 四川 成都遛鳥的男子

巴貝再一次大規模用影像記錄中國,是在進入千禧年之後。或許連他也沒有想到,中國發展的速度會來得如此之迅猛。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首次載人航天飛船飛行成功,從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再到上海世博會的召開……

拿破侖口中沉睡的雄獅”,突然蘇醒,連世界都為之震動。巴貝的鏡頭,再一次客觀記錄了這一切。

進入2010年,巴貝膠片的顏色,不再隻有工裝的藍與故宮的紅。隨著影像顏色一樣變得豐富多彩的,是人們的生活。

2010年 上海 外灘相擁的戀人

2010年 上海 街頭的老人與海報裏的林誌玲

2010年 上海 東方明珠塔旁邊的建築工人

2010年 上海 世博會一景

2012年 上海 新舊上海

2012年 上海 外灘的黃昏

2015年 山東 青島啤酒節

2016年 上海 服裝店

2016年 廣州 廣州塔上的人們

2016年 香港 街頭行人

2017年 北京 央視大樓夜景

橫跨將近半個世紀的拍攝,布魯諾·巴貝用他的彩色之眼記錄了中國變遷的幾個階段。

他的攝影集《中國的顏色》正是想要告訴我們,每一次顏色的變幻,都有著某個時代的隱喻。而這些顏色集合一起,便能成為一段記錄國家的影像曆史。

巴貝曾說,攝影是唯一一種全世界通用的語言。而這些跨越時代的照片,應該就是最好的佐證了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