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英文名China並非來源於中國瓷器而是契丹(圖)

來源: Justness 2019-09-09 07:03:0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85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Justness ] 在 2019-09-09 07:04:4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e5abde0102e2nh.html

中國英文名China並非來源於中國瓷器而是契丹(圖)

(2012-06-08 00:13:48)

 
   

中國英文名China並非來源於中國瓷器而是契丹(圖)                           

古代壁畫裏的契丹人


隻要一提起我們大家所熟知的中國為什麽在英語中的名稱為“China”?大家絕對會說:咳,誰不知道啊,來源於中國的瓷器,這個問題太小兒科了,連幼兒園的小孩都知道……

 

  中國英文名China並非來源於中國瓷器而是契丹(圖)
                       China是中國的英文名


其實不然。當你去追根究底翻閱相關資料你會發現:在俄語、希臘語,以及中古英語中,整個中國均被稱為“契丹”。如現在在俄語中中國的發音是“Kitay”,英語““China”而是從俄語演變翻譯而來的。


  中國英文名China並非來源於中國瓷器而是契丹(圖)                           古代瓷器

那麽,為什麽中國的稱呼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時期會呈現出這樣的差異呢?“Kitay”、“Cathay”這兩個詞又是源自哪裏,代表著什麽意思呢?

其實,俄語中對中國的稱呼來源於契丹。“Kitay”就是契丹的音譯。“契丹”在古代還被翻譯成“Kita1a”或“Cathala”、“Cathay”,是遼朝建立者的族名。法國人勒內·格魯塞在《草原帝國》中說:“契丹(漢名),阿拉伯~波斯語(Khitai),蒙古語(Kital)。”《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在整個歐亞大陸成為中國的代稱。在俄羅斯和整個斯拉夫語世界中,至今還用這個稱呼來稱中國。”現在俄羅斯等眾多國家稱呼中國直譯過來是“契丹”,俄國人到目前為止仍然稱中國為“Kitay”,稱中國人為“Kitanyes”。在穆斯林文獻中常把北中國稱為“Khita”、“Khata”,這都是從契丹演變而來的。既然契丹是一個消逝了的少數民族,為什麽會用它來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呢?

“契丹”原意為镔鐵,它作為民族稱號,來象征契丹人頑強的意誌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曆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公元389年,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蒙古人的祖先室韋。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拉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此時八個部落的名稱分別為悉萬丹、何大何、伏弗鬱、羽陵、匹吉、黎、土六於、日連。在戰事動蕩的歲月中,各部走向聯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後經過了大賀氏和遙輦氏兩個部落聯盟時代,後建立遼朝。

中國英文名China並非來源於中國瓷器而是契丹(圖)                           遼太宗耶律阿保機

公元916年,契丹國建立,947年改國號為大遼。遼自太宗耶律阿保機至九世帝耶律延禧曆219年。耶律阿保機在位期間,任用漢人韓延徽等改革習俗,建立城郭,創製契丹文字,發展農商,年號也仿中原,任用大量漢人官吏,管理國家。遼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諸多方麵多有建樹。遼文化即以根植本土的遊牧文化為主體,吸收中原文化,構成了自己的契丹文化。契丹王朝在中國北部持續存在了200多年,與西夏和宋朝形成對峙的格局。在此期間,中國中原地區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被阻斷(當然,民間意義上的絲綢之路從未中斷),以致亞歐大陸中西部國家誤以為整個中國都在契丹的統治之下。

契丹不僅在對外聯係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本身的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麵由於受到中原文明的影響也已經十分發達,它還把自身的文化等向外傳輸,影響著外界對中國的印象。外國甚至認為契丹就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於是,契丹成了全中國的代稱。時至今日。

後來,雖然契丹衰落了,繁盛的文明也隨著消失,但是那些已經形成習慣的歐洲國家仍然沒有改變這種以契丹國名、族名代表中國的習慣。這種習慣在這些國家中一直延續到今天。盡管它的原意已經被人們遺忘,但是從這個詞匯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出契丹繁盛時是何等景象。

契丹民族不但創造了強大的軍事王國,而且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至今在黃河以北地區保存下來的古佛寺和佛塔,巍峨雄偉,曆經千年風雨依然堅固挺拔。尤其山西省應縣的釋迦塔,是現今全世界保存得最高最古老的木結構塔式建築,曆經多次地震而不毀。

從中不難看出,創造如此輝煌文明的民族,一定有著相當的經濟基礎和雄厚的工程技術力量。同時,也可以看出契丹王朝對各種文化兼收並蓄,除了大量吸收中原漢族人才以外,還通過與宋朝的交流獲得先進的生產技術。契丹民族,確實在中國北方開創過一派繁華的時代。然而,如此強大的一個民族,為什麽會迅速消失呢?契丹人究竟去了哪裏?他們還有沒有後裔?尋找這個失蹤的民族,成為一個誘人的曆史之謎。
  

中國英文名China並非來源於中國瓷器而是契丹(圖)                       

記載契丹曆史是史書《遼史》

據《遼史》記載,遼滅亡後,至少還有兩大部分契丹人留了下來。一部分是契丹末代皇帝的追隨者,另一部分是聚居在遼國南部的契丹人,還有一些散居各地的契丹軍民。黃河流域不斷出土的文物說明有的契丹人被女真人降服,有的向北回遷到契丹的發祥地,也有人和北方其他民族逐漸融合為一體。事實上,在金朝統治時期,契丹人不斷舉行起義。當蒙古族興起後,契丹人紛紛投靠,想借助成吉思汗恢複本民族的地位。這也從側麵證明,到元代初期,契丹人的勢力仍然十分強大。


    中國英文名China並非來源於中國瓷器而是契丹(圖)                              契丹地圖

那麽,幾百萬契丹人到哪裏去了呢?史學界推測大致有三種可能:第一種可能,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漸漸忘記了自己的族源,與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第二種可能,西遼滅亡後,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遷移到了伊朗克爾曼地區,被完全伊斯蘭化,演化為其他民族。第三種可能,金蒙戰爭爆發後,部分契丹人投靠了蒙古,並在隨蒙古軍隊東征西討時,散落到了全國各地。這幾種可能雖然不同,但是都承認契丹民族作為一個民族,已經不存在了,他們已經被融合到了其他民族之中,永遠地消失了。                            
     當然也有幾種版本傳說契丹民族沒有被融合,他們作為一個民族仍然存在。一種說法認為,生活在大興安嶺、嫩江和呼倫貝爾草原交匯處的達斡爾人,就是契丹人的後裔。達斡爾的意思是“原來的地方”,也就是故鄉。幾百年來,達斡爾人就在這裏遊牧,但究竟哪裏才是他們的故鄉?達斡爾人自己不知道,因為他們自己沒有文字,隻能靠口述來傳承曆史,清朝以前的事就沒有人知道了。學者通過比較研究契丹族和達斡爾族的生產、生活、習俗、宗教、語言、曆史等內容,找到了大量證據證明,達斡爾人是繼承契丹人傳統最多的民族。但這些隻是間接的證據,具體定論尚待進一步地證明。


  中國英文名China並非來源於中國瓷器而是契丹(圖)                          

契丹人的發飾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契丹部落最後流落到了雲南地區。他們的根據是,在雲南施甸縣,發現了一個仍在自己祖先的墳墓上使用契丹文字的特殊族群,統稱“本人”。在施甸縣由旺鄉的一座宗祠裏,還發現了一塊上麵篆刻著“耶律”二字的牌匾。據“本人”介紹,這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先祖阿蘇魯,並表明他們的契丹後裔身份。曆史上確有記載,阿蘇魯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後裔,他的先祖曾參加西南平叛戰爭。但這並不能證明這些“本人”就是阿蘇魯的後代。畢竟漠北和雲南相隔萬裏,在沒有確切證據之前,學術界始終未能給這個自稱契丹後裔的族群正名。

中國英文名China並非來源於中國瓷器而是契丹(圖)                      

遼墓壁畫上的契丹美女

最近,社會科學院某位教授稱利用DNA技術揭開了這千古之謎。他率領的專家們先在四川樂山取到了契丹女屍的腕骨;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取到了有墓誌為證的契丹人牙齒、頭骨;在雲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樣;從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旗和其他幾個旗提取到了達斡爾、鄂溫克、蒙古族和漢族等人群的血樣。在完成古標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矽法提取的線粒體DNA可變區比較後,得出了如下結論:達斡爾族與契丹有最近的遺傳關係,為契丹人後裔;雲南“本人”與達斡爾族有相似的父係起源,很可能是蒙古軍隊中契丹官兵的後裔。

 

中國英文名China並非來源於中國瓷器而是契丹(圖)                           契丹文石活字

但是這項測驗的最大難題是要證明實驗所獲得並進行分析的是古代契丹的DNA的確是古DNA,而不是汙染物。因為古生物遺存中的有機物經長期降解已保存無幾。實驗隻能在有限的DNA中複製擴增並排除汙染。雖然這次分子考古的實驗每一步都進行了陰陽性對比,可還是沒能嚴格按照國際上權威的分子考古——尼安德特人的分子考古法來執行實驗。

中國英文名China並非來源於中國瓷器而是契丹(圖)                      契丹青龍令牌

這項測驗還有待於進一步驗證。其實即使最終證明這項測驗結果準確無誤,也不能過於簡單地來看民族源流問題,因為契丹族1000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外婚製”,所以純粹意義上的契丹人已經不存在。

所有跟帖: 

達斡爾族是契丹人的後裔。 -Justness- 給 Justnes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07:06:45

新疆人稱漢人“黑大爺”就是來自Kitay -靈芝聯想- 給 靈芝聯想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07:12:00

好大爺 -glory1978- 給 glory1978 發送悄悄話 glory197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07:31:41

中國還有個稱呼叫桃花石帝國 -aebny- 給 aeb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07:33:30

Justness,你就是杜剛建?一篇文章,中國英文名China來源的考據沒幾個字,還牽強附會,其他都是廢話 -- 給 吾 發送悄悄話 吾 的博客首頁 (177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07:54:19

你不如杜剛建,他能說通句子。 -Justness- 給 Justnes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08:07:51

你承認你是杜剛建了?也就是你承認你是騙子了! -- 給 吾 發送悄悄話 吾 的博客首頁 (177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08:19:09

China From Portuguese China, perhaps from Hindi ??? (cīn) and ul -glory1978- 給 glory1978 發送悄悄話 glory1978 的博客首頁 (35091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08:17:26

俄文的"中國"就是"契丹", Китай. -不開竅- 給 不開竅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08:41:30

Происходит от др.-русск. Китай (Афан. Никит.), отсюда фам. Китае -glory1978- 給 glory1978 發送悄悄話 glory1978 的博客首頁 (3971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09:14:28

文中提到Cathay今翻成國泰在古代西方指 East Asia香港奧門日本等地。香港國泰航空的取名是很有文化底蘊的名字。契丹 K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292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09:45:22

Cathay Pacific 是國泰航空公司的英文名。30年代上海 的國泰電影院 就叫 Cathay Theater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154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09:52:22

沒人把它翻譯成“中國電影院”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09:54:04

最可信的說法China的名稱來自“秦”,很早之前先在印度流傳,然後傳到西方,西方旋即發明了“Chinese"一詞。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12:32:01

秦,拉丁語Chine,用不著拐彎抹角的跑去契丹找源頭。原作者有點可笑。 -a7a8- 給 a7a8 發送悄悄話 a7a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15:30:43

中國以外的人都知道China一詞的來龍去脈,一夥人拐彎抹角地蒙中國人。 -Justness- 給 Justnes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18:49:05

中國的發音不是從瓷器來的,那瓷器的發音會不會是從中國來的? -近仁1995- 給 近仁199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19 postreply 18:13: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