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在這裏。zt

史料記載,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期間,美方一行人在住房裏麵發現一份新華社英文新聞稿,封麵上有毛主席語錄,“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

基辛格及助手們感覺不爽,認為中方故意這樣,帶有敵意。為此,有人專門拿著那張新聞稿找到了中方接待聯絡人員,表示不滿。

自然,此事很快被匯報到負責與基辛格會談的周恩來和葉劍英那裏,他們又向毛澤東作了匯報。毛澤東聽後哈哈一笑,說道:“去告訴他們,那是放空炮。他們不是也整天喊要消滅共產主義嗎?這就算是空對空吧。”

此後,毛澤東“放空炮”、“空對空”一說,被基辛格記在心裏。

1972年2月底,基辛格陪同尼克鬆正式訪問中國,到達北京的當天受到毛澤東的接見。在會談中,毛澤東主動提起讓美國人不爽的反美標語口號。

毛澤東笑著說:“我認為,一般地說來,像我這樣的人放了許多空炮,比如,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倒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和一切反動派,建立社會主義。” 毛澤東還說:“你(尼克鬆)可能就個人來說,不在打倒之列。可能他(基辛格)也不在內。都打倒了,我們就沒有朋友了嘛。”

對此,基辛格後來表示,他認為毛澤東說自己“放空炮”,實際上是在暗示,不要認真看待中國到處牆上寫著的喊了幾十年的口號,“中國領導人在和我們打交道時已經超越了意識形態。他們實際上是同我們訂了一個無形的互不侵犯條約,從而解除了一個方麵的敵情。”

作為在國際舞台上奔行多年的資深政客,基辛格的看法自然有一番道理。在開啟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過程中,中方確實沒有計較意識形態的差別。用基辛格的話來說,就是“超越了意識形態”。

但是,毛澤東所言 “放空炮”、“空對空”,其實隻是將意識形態與外交關係當成兩條平行的道路,互不幹涉,並非隻是空談。

就是在努力開啟中美對話大門、爭取與美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的過程中,中國在意識形態方麵也毫不含糊。

例如,1970年5月20日,中美關係大門剛見縫隙時,針對美國出兵入侵柬埔寨,毛澤東發表《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聲明。

尼克鬆訪華時,首都機場上的紅色大標語依舊在那裏,沒有變更內容,也沒有挪到他們看不見的地方。

在尼克鬆訪華期間簽訂和發表的中美聯合公報(上海公報)上,“中方聲明”部分,開篇就是,“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曆史潮流。國家不分大小,應該一律平等,大國不應欺負小國,強國不應欺負弱國。中國決不做超級大國,並且反對任何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除了沒有直接點名美國,哪一句不是直指美國呢?

可以肯定,毛澤東所言意識形態方麵“放空炮”、“空對空”,隻是針對外交關係而言,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不以意識形態為轉移,不受意識形態不同的幹擾。

而且,這也不是給美國的特殊待遇。因為,在中美接觸之前,中國不僅與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也與印度、印尼、老撾、緬甸、丹麥、挪威、法國、瑞典、瑞士等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事實上,毛澤東領導下的紅色中國,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一直很高調。在國際舞台上,毛澤東經常高舉和平、民主、平等、反侵略、反壓迫、反霸權等道義大旗營造聲勢,牢牢地掌控著話語權。因而引來一大批國家和民族的追隨,與美國、蘇聯長期對峙時理直氣壯。彼此之間或是勢均力敵,或是中國處於上風。

看來,毛澤東所言意識形態方麵“放空炮”、“空對空”,基辛格也沒有完全理解。

注:配圖來自網絡之無版權標誌圖像,侵刪。

如覺本文適合分享,歡迎轉發。

編輯於 2021-11-30 21: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