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竟是"病毒溫床"
北冰洋的病毒非常多,是全球區域的第三位。但對減緩氣候變化有重要作用。
美媒稱,研究人員在一份最新的報告中說,在對世界海洋進行的考察所采集的水樣中,發現了約20萬種病毒,這是之前一次較小規模的考察所發現的病毒種類的近12倍,其中有42%是僅在北冰洋中發現的。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4月25日報道,這一研究結果來自“塔拉海洋”全球海洋學考察活動。從2009年到2013年,研究人員從一艘名為“塔拉”的鋁製帆船上投放水箱,在全球水深從零到4000米的幾十個位置收集了145份水樣,其中包含了從魚卵到病毒等大小不一的東西。他們對病毒進行過濾分離,然後進行基因比較。
報道稱,研究人員發現了195728種病毒,並將全球區域劃分成5個不同的病毒群落。病毒品種最具多樣性的是溫帶和熱帶的淺水區域,緊隨其後的是北極水域。
報道稱,幾乎所有的病毒都是噬菌體,即它們攻擊的是細菌,而不是人類。
報道援引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微生物學家艾哈邁德·紮耶德的話說:“因此人們可以放心地在海洋中遊泳。”
報道指出,噬菌體和其他病毒每天在海洋中消滅大約20%的細菌。這一過程阻止了細菌中的碳進入食物鏈,將碳釋放回海洋,供其他微生物利用,其中一些微生物也會消耗二氧化碳。這些微生物最終會產生一種不能再循環的碳形態,這些碳便保存在海洋中。
報道稱,病毒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間接地把碳儲存起來,從而在對抗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方麵發揮重要作用,盡管科學家在氣候模擬中很少將病毒考慮在內。掌握病毒位置的全球地圖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碳沉降的位置,提高氣候模擬的準確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