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卡位戰,哪些企業會贏?

來源: 快樂生活---大衛 2019-01-20 06:37:4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465 bytes)

人工智能卡位戰,哪些企業會贏?

原創 翟菜花 2019-01-20 21:22:49
人工智能卡位戰,哪些企業會贏?

一年一度的全球電子行業標杆意義盛會——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於美國時間1月8日在拉斯維加斯開幕。此次展會中,中國的互聯網巨頭阿裏巴巴、京東、蘇寧、百度等紛紛布下展台,展示智慧零售、AI技術方案等,也不乏很多“黑馬”型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帶來亮眼的黑科技。

人工智能毫無疑問是2019 年CES最熱門話題之一 ,自1956年人工智能提出概念以來,人工智能發展幾經波折,隨著近年來人工智能學者和技術開始湧現,人工智能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尤其近三年,穀歌、微軟、百度等互聯網巨頭還有眾多初創科技公司,紛紛加入人工智能產品的戰場,引爆了一場智能化的商業革命。

據美通社對2018年幫助中國企業發布的近兩萬篇企業新聞稿件的數據顯示,這一年,人工智能已不僅僅是科技行業的概念,幾乎各行業都在擁抱人工智能,希望借助人工智能,品牌重新崛起,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及競爭力。

政策利好,擁抱人工智能正當時

互聯網界內已經逐步達成一個共識,移動互聯網浪潮過後,人工智能就是下一波浪潮。在此思想影響下,無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創新企業不斷加入人工智能的嚐試及探索。

據統計,2017年全球新成立人工智能創業公司1100家,人工智能領域共獲得投資152億美元,同比增長141%。人工智能發展至今,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概念,而是可以落地的具體場景、可以想象的商業價值。據普華永道預計,至2030年,人工智能將為世界經濟貢獻15.7萬億美元。

人工智能因其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和重大的戰略意義,近年來日益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人工智能產品的戰場。國家和地方政府開始不斷製定相關發展計劃,予以扶持及監管。

2017年,國家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首次將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2018年11月,新聞聯播用接近8分鍾的視頻報道了國家領導人集體學習,主要關注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和趨勢。

人工智能自進入國家戰略地位後,相關政策進入爆發期。2018年可以說是政府大力支持的人工智能元年,尤其是地方政府卡位人工智能。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截至2018年3月全國31省市中已有15個發布了人工智能規劃,其中有12個製定了具體的產業規模發展目標。這12個省市2020年的規模目標達到4290億元。

各項政策的出台,確定了從資金、係統標準化、知識產權保護、人力資源發展等方麵支持人工智能的發展,明確將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在各項政策推動下,將得到快速發展

單純靠紅利、風口活下去的年代正漸漸遠去,人工智能作為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擁抱人工智能技術決定企業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人工智能時代正像互聯網時代一般,經曆潛伏期、爆發期和穩定期的過程。在政策的扶持及資本的催化下,人工智能現已進入爆發期,“人工智能+”的應用正日趨成熟,加速向各行各業滲透融合,低端劣質產能和企業將加速淘汰。擁抱人工智能,或將成為眾多企業實現更好生存與發展必經的過程。

人工智能時代:強者恒強的 “馬太效應” 愈發明顯

隨著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逐年下降,流量總體增速放緩,互聯網流量紅利日漸殆盡,互聯網行業急需進行產業底層創新,而不是流量創新。

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全球互聯網科技企業帶來了豐厚的營收,信息革命、移動互聯網革命尚未落幕,智能化革命已像一頭猛獸闖進人類的生活,基礎研究的進步使得人工智能的商業化得到了很好的支撐,眾多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湧現,市場迎來了新的拐點。

相比互聯網創業的模式,人工智能創業的商業模式,在技術、算法人才、高質量數據獲取的成本均比互聯網要高很多,尤其像芯片、5G通信等作為人工智能發展底層驅動力的技術,有著一定的技術及產業鏈壁壘,所以把持該領域的均為一些具有技術積累的互聯網巨頭及高精尖科技企業。

除此之外,一些互聯網企業得益於積累的用戶搜索嗎數據和豐富的產品線數據,在自然語言處理、圖像和語音識別等方麵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像搭建生態係統或開發平台的騰訊和阿裏巴巴、語音識別的科大訊飛、安防設備的海康威視等,都在各自賽道上占據一席之地。

創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這一現象在人工智能領域表現得愈加明顯,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500萬。根據Element AI根據領英數據整理,在全球範圍內,大約有2.2萬名具有博士以上學曆的人工智能從業人員和研究人員,中國僅有600名左右。在國內,人工智能人才幾乎被幾大頭部企業壟斷。尤其在人工智能+醫療、智能駕駛汽車、語音交互等領域的人才匱乏最為嚴重,也是許多互聯網公司爭奪人才的主要陣地。

雖然人工智能是一次技術的革命,且對技術和人才的要求非常高,但並不是任何一個大公司可以完全壟斷。AI產業鏈主要分為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基礎層為整體產業提供算力,主要由BAT等互聯網巨頭所提供。

人工智能從概念、技術的出現到產品落地再到最後形成產業化,需要很多的行業參與進來。除了革命性技術外,一些落地性的技術沒有真正壁壘,所以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要找到新技術的落地點,用新的技術去提高企業的效率,用新技術創造出新需求。應該從源頭做起,為產業發展培養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

培養人才,定義好場景,做好落地,或將成為中國創業者最大的機會。

人工智能瓶頸猶在,切勿為了創新而創新

今年CES上展出了一些不少腦洞大開的智能硬件產品,比如加入物聯網功能的智能開瓶器、智能魚竿等。近兩年,科技廠商對於搭載了AI技術的智能硬件投入了極大的熱情,智能硬件正在以各種途徑滲透到人類世界中,在商場中經常看到以人工智能為賣點的智能產品,似乎所有的商品隻要加個藍牙、做個App,就可以“萬物皆智能“了。

圖靈曾反複強調,一個AI成功的標誌是,讓人分辨不出它到底是機器還是人。若能達到圖靈所說的標準,人工智能還需要突破很多瓶頸。現在人工智能還處於相對“弱智“階段,其神經網絡與人腦的神經係統相差甚遠,無法像人一樣具有常識和情商。

人工智能仍然需要解決算法、數據、計算速度、通信、傳感器、存儲等方麵的問題,但這並不妨礙各行各業擁抱人工智能的熱情,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機器人研發上的支出將占全球30%以上。

2017年,麥肯錫在《人工智能:下一個數字前沿》的報告中表示,企業如果不轉型,那將會被人工智能的早期使用者越甩越遠。業界也把現在的人工智能比作90年代初的互聯網,搶占先機,吃得第一波紅利也早已成為共識。

人工智能在模糊識別及應用場景方麵,需要不斷的訓練,提高認知和判斷。同樣對於因人工智能而焦慮的企業來說,也需要對人工智能樹立起一個清晰且全麵的認知,切勿為了創新而創新,切忌為了轉型而轉型。騰訊研究院2017年發布的《2017中美人工智能創投現狀與趨勢》指出,全球人工智能公司總數為2542家,僅2017一年已有50家宣布倒閉。2018年上半年,人工智能行業融資事件也急劇減少。

市麵上有些像智能音箱、早教機器人等智能硬件產品,因其質量不一、體驗不佳等問題被網友吐槽,甚至AI+教育一度被吐槽成“有史以來最貴的一場試驗”。有相關數據顯示,國內貼著AI標簽的在線教育企業有400家以上,然而卻有70%的公司麵臨虧損。

在這些慘淡的實踐背後,看到了整個行業的浮躁和熱衷追風口的心態。人工智能重資本、重運營,所以無論是互聯網創業公司轉型,還是傳統行業采納人工智能技術,都需要對人工智能有著深刻的認識,做好企業內部培訓,深度挖掘行業與人工智能背後的需求,做到知行合一,以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如果說互聯網的上半場是靠流量,靠風口,那互聯網的下半場則需要靠內生增長。人工智能作為底層創新驅動力,為互聯網行業帶來新的活力,行業將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

雖然這兩年,人工智能產業鏈的各個賽道上已擠滿了選手,商業化落地的競爭將非常激烈。但是隨著各項政策的不斷完善,人工智能與各行各業的融合將趨於理性。那些能在垂直領域找到應用場景的AI創業公司,或將贏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科技自媒體“翟菜花”,訂閱號:翟菜花,個人微信號zhaicaihua002,轉載保留版權,違者必究。

 

網友點評1:

人工智能:21世紀的核心技術。

人工智能:未來科學的核心技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