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香:機器改變餐飲,做飯的不是廚師,炒菜的不是鍋 | 創業
一個剛學會把胡蘿卜切絲兒的新手和一個掌勺二十年的大廚相比,差異在哪兒?做菜,講究火候和技巧,而這些功夫需要廚房裏經年累月的沉澱。連鎖品牌肯德基和樓下蒼蠅小館蘭州拉麵相比,差異在哪兒?品牌,不管你在哪裏,吃到的同一道菜的味道始終如一,而這些需要後廚唯一的研發團隊和標準化的生產線。
熙香小廚,是一家主打外賣的餐飲服務品牌,它的獨特之處在於,既擁有唯一的研發團隊、標準化的生產線,也擁有掌勺二十年的權威大廚和對火候技巧精準的控製。中餐品牌之所以難以大規模普及,在於廚師與廚師之間不同的做菜習慣。用油多少,放鹽多少,“有人的地方就有誤差”。
可是機器可以改變一切,讓廚藝精準到毫厘。“熙香的廚房裏,沒有廚師,沒有油煙,不需要煤氣。”其創始人劉蘊熙介紹說,所有的蒸炸煮炒被簡化為機器的一鍵化操作。“我們的設備由德國原裝進口,並由自己的團隊針對中餐的烹飪環境做了研發和改造。”
劉蘊熙告訴動點科技的記者,在熙香的團隊中,雖然也有廚師,但這些廚師看不見鍋,做的是研發的工作。“我們鼓勵大廚將他們幾十年的做菜經驗貢獻出來,由 IT 人員編寫為程序,賦能給機器。”在經過 3-4 年磨合之後,熙香的團隊終於做到了讓一個完全不會做菜的人一鍵化操作設備完成烹飪。
用機器做菜,與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不需要人手的染指,食物更加幹淨衛生;對火候精準的控製,使蔬菜和肉類的營養元素不流失,更加健康;不依賴於廚師的資曆經驗,機器生產更容易複製推廣。“而且,我們的機器支持程序設定,可以在同一的時間內製作不同的菜品,並分批次出菜。另外,機器具有自動監控食物‘中心溫度’的功能,也可以確保肉類食物的熟和安全。”劉蘊熙表示,目前熙香的機器已經替代了 80%的人工勞動,她相信未來可以完全超越人工。
目前,熙香廚師+IT 人員的團隊已經研發出了一千多道菜品,其中有近 300 道已經投入了生產和銷售。“我們的所有食材都是獨立包裝、管理、輸送、製作的,而且菜單常換常新,一般一道菜在菜單上停留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劉蘊熙說。
熙香的目標受眾,是白領和金領人群。在劉蘊熙看來,精確到用戶畫像,這些人大多是“色控”、“味控”、“健康控”和“效率控”。在推廣上,熙香的模式是:由 B 到 C,放棄燒錢模式。自 2013 年 10 月至今,他們已經在線下鋪設了 30 多家“能量站”,分布在甲乙級寫字樓大廳及大型商場之中,能量站僅需配備服務員和機器,不需廚師,即可支持餐品供應。客戶可以選擇堂吃,亦可通過微信線上商城訂購外賣。其外賣大多供應為企業下午茶或酒店簡餐,一個能量站基本可以覆蓋周圍 5-10 棟樓宇的外賣業務。劉蘊熙稱,目前的線下門店全部布局於上海市中心,計劃今年 6 月擴張到杭州。
另外,熙香還在 20 多家企業、創業中心布置了“誠信冰箱”,劉蘊熙稱之為“能量小站”。“這些冰箱可以看作是能量站的分支,有了它,顧客就可以足不出戶,掃碼付費取用食品。裏麵有飲料、零食和盒飯,看起來就像一個‘企業便利店’,而且食品比便利店的更便宜。”
據介紹,熙香線上商城中盒飯的單日銷量在 13000~14000 盒,訂單量為 7000~8000 單,每月客戶數約為 20000~30000 人。
熙香團隊目前有 200 多人,其中研發人員占到了 30%(廚師 20%,IT 人員 10%),另有 60%為運營人員。
2015 年,熙香獲得了紐信資本領投的 500 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 去年六月份,它又獲得了由浙江金控領投的 A 輪投資,近期正在謀求上億元的 B 輪融資。
本文 熙香:機器改變餐飲,做飯的不是廚師,炒菜的不是鍋 | 創業來自動點科技.
網友點評1:
而且炒菜機、油炸機均內置油煙處理裝置,炒菜機具有隔溫裝置,熱量不向廚房散發,遠離傳統中餐廚房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解決了開快餐店最為頭疼的油煙排放問題。
網友點評2:
未來的人類,炒菜全部都是機器人,未來人類,不需要廚師。
就像圍棋人類幹不過阿法狗一樣。未來人類的頂級廚師,也幹不過一個普通的機器人廚師。
網友點評3:
機器人的廚師,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機器人的炒菜,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網友點評4:
機器人的廚師,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的機器人廚師,會做世界上所有的美味佳肴。
網友點評5:
機器人的廚師,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的機器人廚師,會進入每一個家庭。
網友點評6:
機器人的廚師,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的機器人廚師,會進入每一個餐館。
網友點評7:
機器人的廚師,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的機器人廚師,會進入每一個餐館。未來機器人廚師的成本,可能是人工廚師成本的1/100。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