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數目的差異是猿進化成人的鴻溝 (2)

  回主頁

 

4.融合理論僅僅是一個假想

 

(1)人和黑猩猩染色體的差別


 

全長人與黑猩猩染色體比較

 

圖7-4  新的黑猩猩的染色體數據和人的染色體數據比較(來自GenBank)

 

圖7-4 中,顯示了人類和黑猩猩最近的基因組數據,這兩組數據都是來自美國NCBI GenBank。

(黑猩猩資料的網頁:http://www.ncbi.nlm.nih.gov/genome/202)

 

如果您對基因組的定義還不是那麽清楚,這是一個最好的答案。基因組就是包含全套染色體的DNA編碼序列數據的集合:人類的基因組包含了22條常染色體和兩條性染色體(X染色體和Y染色體),總共24條染色體,共有3,095,677,412個堿基對;黑猩猩的基因組包含了23對常染色體和它們的一對性染色體,總共有3,323,267,922個堿基對。這是我們看到的有關人和黑猩猩基因組最準確的資料。

 

圖中黑猩猩基因組資料,是由“黑猩猩測序與分析聯盟”在2011年3月發布的,他們已經將染色體的長度測試到個位數。從這組資料和以前的資料相比,黑猩猩的基因組和人類的基因組的差異,比過去知道的更大。基因組總尺寸的差異是1:1.07;Y染色體的差異最大,是1:0.44;13號常染色體的差異是1:1.08。生物繁衍遺傳中,DNA序列都是由嚴格的複製來傳遞。這樣大DNA序列數據的差異,以及Y染色體這個最穩定、最不易變化的染色體,有著這樣大的差別,徹底地否定了人和黑猩猩共祖的可能。

 

(2)不存在兩條染色體融合的可能

比較上帝語言中染色體

 

圖7-5 黑猩猩融合理論前後的差異

 

人類的2號染色體由黑猩猩的2A、2B染色體合成這一虛假的結論(隻是假想),經常被人們用來作為融合的根據。黑猩猩的染色體編號,應該和其他生物一樣,按照染色體的長度來命名。最長的一條,應該是1號,以後按長度編號遞減。為什麽命名為2A和2B呢?因為他們認為就是這兩條染色體,融合成人類的2號染色體。

 

然而,很多提出這個虛假結論的人,他們甚至不能確定哪兩條黑猩猩的染色體是2A和2B。2011年以前,他們確定的2A和2B,按長度排序,應該是黑猩猩的12號染色體和13號染色體(去掉2A和2B,圖中的3號染色體應該是2號染色體)。並言之鑿鑿,說這兩條染色體的長度加起來與人類2號染色體長度相近,兩條染色體是頭對頭的融合。而且說它們上麵的基因,和人類2號染色體上的基因排列非常相應。在“上帝的語言”一書中,還以插圖說明。

 

2011年,“黑猩猩測序與分析聯盟”發布的測序圖,又是另外完全不同的兩個染色體成為了2A和2B。從長度上看,2B是249,660,250個堿基對,編號應該是1號常染色體(參看圖7-4);2A是116,634,913個堿基對,編號應該是14號常染色體。和以前他們提出的那個虛假結論的區別太大了(但仍然是虛假的),這怎麽來解釋呢?按照這個新假想,黑猩猩的2A和2B兩條染色體要融合成人類的2號染色體,就要丟棄3分之一的染色體長度。從現代醫學理論來看,這樣產生的病態黑猩猩根本不可能存活。至於產生完全相同染色體組合的一男和一女兩個人,更是不可能的。

 

從目前(截止日期:2014年5月1日)公布的人類2號染色體和黑猩猩2A、2B染色體圖上看到,人類2號染色體的基因總數是2787個,黑猩猩2A的基因包含的總數是999個,2B是994個(總數是1993個)。人類2號染色體包含的基因數目,比黑猩猩2A和2B染色體的基因總數,要多出794個。如果黑猩猩的兩個染色體融合時還要丟失三分之一,人類2號染色體基因數目,會多出得更多。那麽,人類的2號染色體多出的上千個基因是哪裏來的呢?怎麽會在精子和卵子中,染色體融合的一瞬間,產生這麽多的基因?考林斯先生和其他的進化論專家們,誰能解釋呢?(參看本網附:基因銀行的DNA編碼資料)

 

由此可見,這一個融合的假想,完全沒有任何科學根據。

 

5.“科學亞當”和“科學夏娃”生成概率計算

 

如果 “科學亞當”和“科學夏娃” 就是這樣由古人猿驟變產生,而推動“驟變”的羅伯遜易位病又僅僅是少數個體的病變,那麽他們產生的概率有多大呢?

 

由於不可能得到古人猿的資料,在估計染色體融合發生比例、出生率上,近似采用現代人的有關數據。在古人猿生殖年齡時段和壽命估計上,參考現代黑猩猩的資料。

 

現代人類有5對容易發生羅伯遜易位的“近端著絲粒染色體”,如果2號染色體是兩個“近端著絲粒染色體”融合的假定,那麽,古人猿的24對染色體中,應該有7對是“近端著絲粒染色體”。那另外的兩個,假定是黑猩猩的12號和13號(新命名為2A和2B)染色體。

 

人類有5對“近端著絲粒染色體”,根據遺傳學理論,可發生15種不同組合的羅伯遜易位染色體。人類羅伯遜易位發生的比例是千分之一,那麽,每一種發生的概率會更小。古人猿有7對“近端著絲粒染色體”,則有可能發生28種不同組合的羅伯遜易位染色體。因為這樣特別的易位:染色體中部斷裂,在兩個著絲粒中,又必須有一個失去著絲粒功能,情況特殊,發生羅伯遜易位的概率將更小。另外,從圖7-3中可以看到,古人猿(或黑猩猩)的12號和13號染色體並不是“近端著絲粒染色體”,而是“亞中著絲粒染色體”,這類染色體易位發生的頻率遠低於“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發生的頻率。在人類的染色體病中,極少發生過“亞中著絲粒染色體”的融合。從這些情況來看,古人猿12號和13號染色體的融合發生率會遠小於千分之一。

 

由於驟變論是以現代人的羅伯遜易位病為前提的,也隻有以現代人羅伯遜易位病發病狀況來思考。假定古人猿融合成2號染色體具有一定的優勢,擬估算這樣特殊的易位發生概率,為全部羅伯遜易位發生概率中的五分之一,那麽,在古人猿生殖中,約有五千分之一的嬰兒含有融合的2號染色體也就是說每生出5000個嬰兒中,有一個47條染色體嬰兒。他(她)是23條染色體的精子(少了一條染色體)與正常的24條染色體的卵子結合生育出的孩子。或者是23條染色體的卵子(少了一條染色體)與正常的24條染色體的精子結合生育出的孩子。這種嬰兒的細胞核中包含的是47條染色體(23加24),即是具有23.5對染色體的古人猿孩子。這樣古猿人的孩子就像現在患了羅伯遜易位的病人一樣,無法生出47條(23.5對)染色體的下一代,因此不具有傳宗接代的能力。  

 

如果要產生一個現代人這樣的46條染色體的嬰兒,必須是一個23條染色體的精子恰好遇見了一個23條染色體的卵子,並且它們都是因為2號染色體融合(不是融合成其它編號的染色體),所以才少了一對染色體。如此,才能生成一個現代人這樣的23對染色體的人,而不再是古人猿孩子。其產生概率應該是5千分之一乘以5千分之一,結果是2千5百萬分之一。也就是說每生出2千5百萬個古人猿嬰兒,其中會出生一個23對染色體的的男人或女人。

 

現代黑猩猩群體最多約為2千個,由於在一個區域中,天然食物的供給量的限製,不可能有更大的群體。以同樣的理由來估計古人猿群的數量大小,樂觀地確定為1萬個。按每年的出生並存活率以總群體數量的5%計算(中國現代人在計劃生育以前的出生率為2%至4.3%,平均3.7%),那麽,這個古人猿群每年能夠出生500個嬰兒。按上麵的比例:“每生出2千5百萬個古人猿嬰兒,會出生一個23對染色體的男人或女人”,由此推論,此古人猿群每5萬年(2千5百萬除以500)可以產生一個現代人這樣的男人或女人。從概率上計算,要產生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至少要有兩個5萬年,即10萬年的時間。

 

下一點更難的是,他們必須在他們一生中的最多25年的生育年齡時段中相遇、相愛並交配生育至少一兒一女(參考:黑猩猩的壽命約40年),才有延續後裔的可能。但是,他們是分別生在10萬年這樣時間的長河中,而且每人隻擁有相當於一瞬即逝的生活年月,相遇的幾率是何等小啊?這個概率應該是:25年除 以10萬年,等於1/4000。也就是說,這一對驟變來的男女在10萬年的長河中,他們可能婚配生男育女,僅有四千分之一的機會。如果在這個10萬年中沒有遇見,隻有等下一個或下下一個10萬年,由另外驟變的一對男女來實現了。

 

從概率上來看,要有4000個10萬年(即大約4億年)才能充分滿足出現的要求。當然,當時不會隻有一個古人猿群,如果有200個古人猿群,即有200萬個古人猿,那麽4億年除以200,就變成了200萬年。也就是說:如果在200萬年中,保持有200萬個古人猿,就有可能因驟變產生兩個23對染色體的人——“科學亞當和科學夏娃”。這裏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生的是一男一女,而且成活並生育兒子和女兒,顯然這又是一個樂觀的估計。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實現這些條件是多麽的困難其可能性是多麽的微小。從數學上來看,這樣的“微小概率事件”,已經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有人會說,畢竟這是概率的估算,有時也會產生出人預料之外的奇跡。但是,如果他們真是這樣產生的,還有其它一些無法回答的問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