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艾滋疫苗軟肋在哪裏?中醫為什麽難以對付肺結核?

模擬和數字化各有各地用處,因為很多東西不能數字化。不是你不夠聰明,隻是你的思路太局限。我敢保證,按三圍配對找對象比按個人感覺來說,失敗可能更大。

你對中醫診病可以說一竅不通,全憑自己臆想。不同中醫對同一病人有不同看法,是對病因,病理看法不同,有時是在不同層次上看問題。很多疾病都是多因子引起,出問題的不止一個環節,哪個先,哪個後,哪個主要,哪個次要,不是你想象的那麽簡單。臨床醫生不是科學試驗,醫生不可能考慮所有可能性,每個醫生看法可能不一樣。

這個問題不是中醫所特有。假如你有高血壓,你去看幾個醫生,每個醫生給的藥會不會不一樣?醫生知道不知道這個藥是否對你有效?是否有副作用?醫生隻是告訴你一種可能,真正結果隻有你試了才知道。如果沒有用,醫生會給你換一種藥。如果有興趣,看看前些天健壇關於肝癌診斷標準的爭論,不是中西之爭,是不同專業醫生之間的爭論。

其實,對科學研究也一樣。如果你考慮所有可能,把每個都驗證無誤,你可能一生也發表不了一篇論文。

DNA/RNA芯片技術沒有那麽神秘,也不像你說的那麽有用。而且,按這個思路,每個病的基因型會越分越細,到後來就失去了應用價值。或者說,每個人都成了個案,跟中醫麵對的問題一樣。

免疫疫苗技術是一項了不起成果,疫苗的研究很多,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疫苗是不是越多越好?人體特異性免疫有一個識別和篩選過程,人為引入免疫元會幹擾這個發育過程。一種可以忽略,兩種可以忽略,但是有沒有一個極限?目前過敏人群越來越多,跟這個是否可能有關?

沒有人否定現代科學,沒有人否定你的研究領域的重要性,也沒有人懷疑你的專業知識,但是你上麵帖子的內容超出了你的專業知識。對中醫可以懷疑,可以批評,問題是你了解不了解中醫當前麵臨的問題在哪裏?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