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自說自話,您可千萬別把它當回事,上綱上線什麽的,浪費您的精力和時間。
不過就是娃們一不高興,就會問,媽媽,為啥我們要學中文啊?我總說,你們不是想去中國玩嗎?不會中文,你們去了怎麽買東西吃啊,怎麽買玩具啊?每每還能湊效。
然後某天在海外的一個群裏看了個視頻,加拿大一個華裔女孩子的中文演講,關於她學習中文的經曆和感想。
首先一定要明確的是,我非常敬佩她學習中文的動力是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這個真的讓我汗顏。
三十歲那年出的國,出來之前從來沒有想到過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和我有什麽關係。
出來後的頭一年,更沒有想過。那時候在英國的中國人不多,特別是一些比較偏遠的小鎮,走在街上,不時會有半大孩子驚呼,Chinese!Chinese!
一年以後,留學生潮水一樣湧進英國,我那時在Swance,移風易俗仿佛一夜之間,公交車開始有人一一查票。那時也就隻是想想,做好自己吧,看到後來搬進來的中國留學生,也隻能是提醒一下,雖然水電全包,也要節約些,不要開一次洗衣機就洗一兩件衣服。顯然是我多管閑事,很快整個House被強製停水。
到英國後的前兩年基本上算是強迫自己隻閱讀英文書籍,後來有些見了英文就想吐的症狀,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各個圖書館隻找中文書籍看。
前段時間清理舊物,數了一下,近二十張不同地區的公用圖書館的借書證(拿工簽的那些年全英國到處跑的結果)。隻可惜那麽多的圖書館,中文書籍的數量和質量真是讓人不敢恭維。
印象裏 Bristol University 附近的市圖書館和倫敦中國城對麵的查寧閣圖書館裏中文書多一些,但真不知道他們打哪進的書,什麽古典名著啊,唐詩宋詞的,兩岸三地那些個大家的作品,您好歹應該有一些吧,不知道什麽原因,書架上隻能看到亦舒的幾個小冊子,有一本印象深刻,三國水滸裏的人物轉世到當代,繼續以前的恩怨情仇。十幾篇短文,基本上一樣的風格,讓人懷疑作者到底是誰。
後來孔子學院來了,想著如果他們能捐點好書到各個圖書館,也許效果會更好,可惜也隻是自己想想而已。
有了娃之後,前麵五年,進了一些群,中文,書法,國畫,樂器,三字經,弟子規等等,又退了。我就是個普通人,生得出天才的機率應該不會太大,再說精力和腦容量實在是有限,除了帶娃,思考不了別的。
老大五歲,小的也能跑能說了,體力上輕鬆了好多,想著讓他們去中文學校感受一下吧,希望能激發和保持他們對中文的興趣,不至於老問我那個問題。
對他們要求不高主要是不好意思要求。因為自己來英國也這麽些年了,英語也就學得了個一知半解,不過是常用的還湊合,還經常被老大糾正發音,中文也退到了提筆忘字的水平。是謂己所不能,勿施於娃。
進了哪個圈,才知道那個圈的能人有多牛。不光要告誡自己不要去和人家比娃,更要不斷提醒自己把持住,衝動是魔鬼啊,然後自我催眠,書非借不能讀也!
寶媽們各種組團啊,讀本,繪畫本,練習冊,買買買的節奏,讓我懷疑,那麽多,看得完嗎?老大出生的時候我也背過來一些,至今好多還沒有開封過。
也不知道是什麽技術,隻要你在網上搜索過什麽,Facebook 、YouTube ,甚至玩的遊戲上就會不斷跳出來相關的廣告,讓人有些厭煩。很自然的,各家中文公司的課程廣告,也蜂湧而至。
媽媽群裏的分享很猛,好在我沒有百度網盤,隻能望洋輕歎,酸酸地安慰自己,娃兒們又躲過了數劫。Youtube上那麽多圖文並茂的,居然沒人分享,也很是奇葩。
看周圍朋友們的小孩,考完GCSE,中文也就丟一旁了。如果隻是為了考試,考同一語係的,應該更容易吧。
娃們還小,我還沒有這方麵的考慮。有時候也問自己,為什麽要他們學中文呢?不甘肯定是有一些的,好像不學就像是白白浪費了自己這個資源一樣,更多的也許是僥幸心理吧,多個備胎,也許哪天真用得上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