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愛通過批評別人顯得自己與眾不同。

來源: palmdodo 2011-10-09 09:49:0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74 bytes)

90年代的蘋果兼容機(daystar/Umax/Powercomputing etc.)不知道哪幾位用過?當時Apple在G3發布後停止兼容許可,主要就是因為各廠商生產混亂,配置根本和當時的MacOS的標準不符,有些還自己開發多處理器的api,弄得軟件供應商無所適從。用戶買了計算機,軟件出了兼容問題,都把帳算在Apple身上,96年Apple差點倒閉,這些兼容廠商也功不可沒。

Android,是個很好的移動計算係統。我覺得軟肋就在於用戶體驗和開源。盡管大家可能不同意後者,但是遲早會看到Android被做濫的,開發人員和黑客都很喜歡開源(這兩類人其實技術背景沒什麽本質區別)。用戶體驗上,Google有的是技術高人,有決定權的藝術天才還沒有。目前Tablet正熱,可是諸位想想11年前讓你們設計個Mp3,同樣的方正形狀,你們能讓這麽個東西熱賣10年麽?Google的界麵設計比較保,有時候甚至有點boring。有人說用戶體驗見鬼去,我們提供的是一流的技術,恭喜你,好多倒閉的技術公司也是這麽想的。大部分用戶對消費類IT產品的要求並不是很苛刻,但是在硬件spec之外,一個按鈕或者對話窗口的精致、體貼程度能很大幅度上影響購買決定。

壟斷,資本主義社會,這個不可避免,Oracle在企業數據庫市場的壟斷,Autodesk在技術製圖和數字內容創作市場的壟斷,中國移動(這個就不說了)。這是製度催生的,也是人性使然。誰壯大了,為了確保自己的市場地位和利潤,肯定是不遺餘力的打壓擠垮對手。換了各位,恐怕更出格,更喪良心的也能幹的出來。

人,叫不死和蓋子有本質區別---有品位的商人和徹頭徹尾的市儈。Apple產品的風格(不是產品外觀)很突出,也很固定,從用680xx係列開始,到最新的產品,都是極簡主義的體現。不少廠商的很多東西是一幫MBA在誇誇其談中拍腦袋想出來的。換句話說,Apple可不可以把自己的產品弄粗糙點,接近Dell的水平,然後獲得更豐厚的利潤呢,顯然也是可以的,不少廠商也是這麽做的。合金機身換成塑料的,質檢標準降低些,精簡下工業設計團隊...我們身邊的PC兼容機不就曾經這樣麽?最後大家還得買,因為市場上全是這類東西,沒的選。為什麽Apple要近似吹毛求呲的完善自己的產品,僅僅是為了高價高利?我們中很多人在做事做到90%時對自己說,幹的不錯,可以了,出問題還可以再改。還有極少數人把事做完,又花了一些時間審視,然後欣慰自己做了一件美妙的事。

廢話這麽多,我隻是想說,大家在批評Apple壟斷的同時,是不是也該感謝這家原本應在96年謝幕的公司,繼續在過去的10來年裏給了我們一個購買計算機時還值得考慮的選項呢?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