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明月本是廣東順德海關的一名公務員,被領導認為“很一般”,成名後獲得重用,最近被借調到北京,任海關總署下屬雜誌《金鑰匙》編輯。《明朝那些事兒》讓他聲名鵲起之前,他一直都是個毫不顯山露水的人。他1979年出生在武漢一個普通幹部家庭。5歲時收到的生日禮物是一摞厚厚的《上下五千年》,從此讀上曆史。大學一畢業,考取公務員,加入海關行列。從科員做起。現在 (2016),他的工作單位是北京長安街上的海關總署。
白天,他是普通公務員;晚上,住在廣州石牌的他變身為俯瞰300年明史的巨人。每天晚上4到6個小時的寫作中,他選擇了一種極為痛苦枯燥的方式,甚至要用洗澡來緩解壓力,卻呈現出最輕鬆詼諧的文字。天一亮,他就像失去了仙女魔法的灰姑娘,重新變回一名普通的公務員,那個網絡紅人“當年明月”好像已經與他無關。
當年明月,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寫史高手,以一部《明朝那些事兒》重寫明史,以其生動犀利、幽默詼諧的文字,將明朝300多年的曆史清晰深刻、豐潤圓滿地還原在大家麵前。從“草根”到成名,他僅僅用了1年的時間,並成功躋身於“中國作家富豪榜”。而他卻說:我其實是個特別平凡的人,我隻想做一個有勇氣的人。
當年明月的履曆是這樣寫的:本人真名石悅,湖北人,身高1.78米,武漢某大學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現年28歲,曾任廣東順德海關公務員,現借調進海關總署。
相信,如果不是寫明史,如今的石悅,依然隻是街頭浩如煙海的人潮中的普通一員。
石悅性格內向,愛好不多,看書、寫字、下圍棋,平淡的生活中,他大約一直沒發現自己還會有如此特殊的潛能,能讓自己一朝成名,從此天大地大。
從小,石悅就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爸爸沒事的時候,常喜歡騎著自行車帶他出去玩兒。有一次,父子倆逛到新華書店,進去之後,小石悅跑開了。他在每個書架前上下跳躍,突然就對一套曆史書產生了興趣,他慢慢地取下來,遞給爸爸,一共是3本。爸爸見他感興趣,二話沒說就買了下來。從此,這3本書,就成了兒子研讀曆史,進而酷愛曆史最早的啟蒙教材。
明月從5歲就開始看曆史,“當時我爸給我買了《上下五千年》,開始我不看,我爸說買了就要看,5 塊錢當時挺貴的,還揍了我。然後我就開始看,從7歲到11歲,讀了7遍。讀這個書不是因為我對曆史有興趣,實在因為我爸管我很嚴,不許我出去玩,所以隻能在家看書。他比較喜歡唐詩宋詞,書架上全是這些。其實我不算一個正常孩子,從小基本上就沒什麽娛樂,小時候我隻喜歡玩跳房子,這遊戲兩個人就能玩,不需要太多人,我很怕吵。”
自此一發不可收拾,石悅愛上了曆史。11歲後小石悅開始看《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然後是《明實錄》、《清實錄》、《明史紀事本末》、《明通鑒》、《明匯典》和《綱目三編》。“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挺奇怪的,如果有人從11歲起看文言文,挺不可思議的。”從小學到大學,隻要有時間,他就盡可能地找來曆史書籍看。
剛開始讀史書時,石悅對書中大部分的字詞都看不大懂,於是父親又給他買了本字典,並教會他怎麽去翻查。久而久之,他漸漸地變成了個中高手。他熟讀《古文觀止》,而他如今高超的文言文技巧,也是由此而來。
從喜歡上曆史開始,父母發現,石悅漸漸地不太愛說話了。他對其他科目的學習並不太感興趣,而最愛的,就是看各種各樣的史書,然後沉靜地思考。當身邊的人都忙著報考各類補習班、疲勞地應付各類競賽考試的時候,石悅卻在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裏,靜靜地觀察著人們的一舉一動,揣摩著人們的心理。
按父母的想法,讀個好大學,然後進一家穩定的單位,結婚生子,才是一個孝順兒子該有的人生軌跡。高考前兩個多月的一天,課堂上,當石悅還捧著一本《中國古代思想史》沉浸其中時,老師當場沒收了書並大聲斥責他:“高考快來了,想不到你還有時間看這種閑書!”石悅這時才感覺到了高考帶來的巨大壓力。可這時候,他竟然想完全放棄高考,為此在高考前曠課兩個月,在家裏看電視。可石悅是獨生子,父母都對他寄予了滿心的希望,每天都苦口婆心地勸他參加高考,甚至把他的那些史書鎖了起來。望著父母期待的雙眼,石悅走進了高考考場,並考上了一所不是很理想的大學。
在一般人的眼裏,大學時代應該是閃著光芒的年齡,這裏有的是風花雪月和飛揚的青春,而對於石悅而言,卻是難言的苦悶和單調。
法律理所當然不在他的興趣範圍之內,於是,他開始更加癡迷地讀史書,從這個時候開始,他更加廣泛地涉獵各種曆史雜談、筆記和實錄。為此,他經常帶上一塊幹麵包、一瓶水,就去了圖書館或是書店,一坐就是一整天。班裏的同學都覺得這個1米78的大男生有點奇怪,為什麽他能夠在古人的世界裏自得其樂,為什麽他為了看史書可以什麽都不幹。是的,別人是很難想象這個本該在籃球場上激情四射地投籃的男孩竟然會挖空心思去研究曆史!於是,整個教室裏經常隻剩下他一個人在獨自讀書,在下自習課的路上也常是他孤單的身影,但那時石悅感覺很充實,他能明顯體會到自己正在一天天地變得強大。
傳統的史書,大多都是豎式的排版,繁體字,沒有標點符號,沒有斷句,基本隻記錄時間、地點、事件,顯得特別地空洞無趣,猶如一具無血無肉的動物標本一樣。讀史書多了,石悅也難免生出鬱悶來。不光是周圍的同學都說史書難讀,連那些喜歡文學的朋友也嫌史書太枯燥。石悅也愈來愈發現不少史書讀起來一點勁都沒有,他在博客上說過:“有的史書太難讀了,讀的時候完全沒有樂趣,簡直想罵人!”
大學畢業後,石悅如父母所願,在廣州當起了公務員,有了廣州戶口。他上班穿製服、打領帶,機關環境一點兒沒有讓他不自在。一名海關職員說:“真是沒有想到,他就是當年明月!2000年大家一起進海關,幾年來他絕對默默無聞。平時習慣獨來獨往,書不離手,思維獨特,說話總讓人莫明其妙。沒想到,有這般能耐!高人,果然高深莫測!厲害!領導真是看走眼了!”明月說自己的生活很枯燥,不抽煙、不喝酒、不談戀愛。“曆史拿走了我對很多東西的興趣。你要拉我去玩,我也會去,但我不投入。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去就看書,查資料。唯一的興趣就是聽音樂、看碟。”
2006年3月10日,對於27歲的石悅來說,應該是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天。這一天,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手裏正翻著一本《明實錄》,看著看著,他突然心裏異常煩躁起來,看了幾十年的曆史,怎麽還是如此枯燥乏味?!於是,他腦海裏冒出了一連串的反問句:難道我要永遠翻著這些枯燥的文字到終老?難道我這輩子就不能做件真正有意義的事?鬱悶的石悅回到家裏,打開電腦,腦袋裏立刻閃現出一個念頭:重寫明史!
外表冷漠的人,並不代表內心從無波瀾。這一次,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件事情給自己看,證明自己是優秀的,是可以堅持到底的!
說幹就幹,當晚,石悅在天涯上注冊了“當年明月”的ID,並在自己常逛的“煮酒論史”版塊開始寫下生平第一個長篇故事的開頭:“我寫文章有個習慣,由於早年讀了太多學究書,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實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曆史都可以寫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
當年明月說:“我寫這個,就像你看一座山很久很久,就會想去爬一爬。我就是為了把它從頭到尾寫完,沒什麽雄心壯誌。”自此,《明朝那些事兒》開始在網上連載,並迅速受到眾多“明礬”的追捧。石悅在寫曆史的時候,加入了很多流行的手法,比如推理、懸疑等,並借用了電視多鏡頭和分鏡頭的手法,甚至還用上了不少俏皮、幽默的網絡語言,正是這種通俗易懂、獨具一格的寫法,讓他寫的曆史讀來生動有趣。原本波瀾壯闊、交錯複雜的曆史事件,在他的手裏,迅速變得井井有條、線條清晰,似乎他就生活在700多年前的明朝,以一雙冷眼觀察世事。網友一讀,連連感歎:“原來曆史也可以這樣有趣!”連著名史學家毛佩琦、閻崇年也評價當年明月的曆史作品知識豐厚、語言幽默流行。於是,網友爭相奔走,四處推薦,連載沒幾天,“煮酒論史”版塊就空前火爆,人氣輕鬆地一路飆升。
成功貴在堅持,石悅每日雷打不動地更新帖子,按時間順序講述曆史,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路說下去,王朝的更替,後宮的亂臣賊子,宦官的爭權奪利,一切的一切,都逃不過他那雙淩厲的眼睛。他細細地講來,思路清晰,語言幹淨,故事無比精彩!
幾個月過去,他的帖子點擊率竟然高達300萬次,一大批網民甚至還聚集到他的周圍,成為他的“粉絲”。其中包括大學教授、懵懂小孩和耄耋之年的老太太。
這一現象引起了幾位版主的質疑:他不可能這麽火吧,點擊率是否有造假之嫌?幾位版主甚至組織網友刷屏阻止“明礬”們看帖,這一舉動引起了每天守在電腦前看連載的“明礬”們的極度憤怒。由此,掀開了“煮酒論史”上有史以來最激烈的一次罵戰,戰爭的結果,“明礬”們贏了,幾位版主被迫“下課”。
麵對質疑,石悅也感到鬱悶,他覺得自己本來已經寫得夠辛苦了,怎麽還會遭遇如此待遇?可到了後來,當他一次又一次地提筆,把自己放在人物的曆史背景之中時,他的心態變得怡然了。喧囂過後,他依然勤奮地連載著《明朝那些事兒》,一集比一集更精彩,有網友打趣道:他頗有明朝某位大將的風範,寵辱不驚,一心攻克自己心中的新明史。
石悅要用行動證明,當初的提筆,並非一時衝動。
石悅心中的明朝,群雄爭鬥,無可取代。沒有哪一個朝代,可以如此波瀾壯闊,讀史如讀心,你能感悟到多少,就能證明你的閱曆有多少。但是,人無完人,偉人亦不過如此,如朱元璋的霸道,如朱棣的殘忍,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帶有曆史和成長所給予的烙印,他們的缺點,沒有辦法不讓後人直視。而恰恰是這些缺點,讓一代英雄顯得如此真實而可愛。
“在寫到某些具體曆史人物時候,我會很準確,讓人覺得很真實,因為我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曆史人物也是人,而事實上我們沒把他們當過人。比如張居正是好人,嚴嵩是壞人,好人從來沒有幹過壞事、壞人從來沒有幹過好事,就是這樣一個錯誤。好人是怎麽變壞的、壞人是怎麽變好的,張居正也貪汙受賄,嚴嵩也曾經幹過很多好事,怎樣去界定一個人,怎樣去理解他在當時背景下的選擇?你要體會他當時內心那種痛苦和煎熬。沒人是天生的英雄,都是從一個平凡人開始,他必須戰勝很多東西,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堅定到不會動搖。”
當年明月有一個觀點:曆史上的人物都比現實中的人聰明,能上史書是因為他有過人之處,好有好的過人之處,壞有壞的過人之處。“所以不要把他的某些抉擇和做法看得太簡單,你能想到的他都想到了,你想不到的他也想到了,然而他還是做錯了某些選擇。比如某些皇帝為什麽要信任太監呢?太監是壞人,但他就信任太監,明知道太監是文盲不學無術,還去信任他。分析之後就會發現,這不是他的選擇,這是明代君主製度的需要,太監當權就是皇權的擴張。隻有這種寫法,才能理解當時的人物。事實上曆史很簡單,它就是過去人們的生活,隻不過是高度濃縮的生活。”
從那以後,他更是一門心思地沉浸在寫史的世界裏。每天晚上,他都要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查閱大量的曆史資料,然後坐在電腦前,手指在鍵盤上翻飛遊走。“ 這是一個懶人當道的世界。當年梁啟超寫《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我們今天看著覺得很難,但你知道當時那個文章叫什麽?叫時體文,就是寫給大街上的、沒多少文化的人看的。我看了15年古書,我的感覺是什麽?不容易!”
曆史帶給當年明月的首先是知識上的享受。“那十幾年,我一直沒什麽朋友,可是我覺得,我很強大,我經常掃視周圍的人,我有一種優越感,覺得我懂得的東西,超越了很多同齡人。”
當年明月發現,現在很多人並不是那麽有趣。有影響的人,一般都是按規則出牌的人,不按規則出牌的人才是真正有趣的人。可是這種有趣的人往往早早就出局了,曆史上從來就是如此。
當年明月一邊讀書一邊寫,記憶超群。“人隻要不幹那些烏七八糟的事,他會有很多時間的。你下班之後吃完飯,洗把臉,開始寫東西,很簡單的,就看你願不願意過這樣的日子。”接著是經濟上帶給他的巨大回報——版稅。“我現在得到的東西,別人可能要三四十歲才能得到。但我最想要的,還是每天晚上讀書的那種純粹。”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卷》首次出版,馬上銷售一空,加印20萬冊後,又被讀者一搶而光。此後,其發行量一直不斷上漲,幾乎每星期都要加印一次。接著,《明朝那些事兒——貳》、《明朝那些事兒——叁》、《明朝那些事兒——肆》相繼出版,銷量依然空前高漲,一經麵世,就被搶購一空。
或許是在曆史鉤沉中見識了太多的大風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