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的詩詞,雖不在唐宋名家之列,卻一直是我最喜愛的,沒有之一。
其詩詞,意氣風發、雄壯豪邁有之;大氣磅礴、高瞻遠矚有之;沉鬱悲壯、百折不撓有之;樂觀浪漫、意境高遠亦有之。
因為讀《沁園春•長沙》,被毛爺描繪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吸引,早年真的約了幾個同樣不靠譜的小夥伴深秋遊過一次橘子洲頭。在我們眼裏,湘江是湘江,船是船,西望嶽麓,沒有看到漫山紅遍。江心島走一圈,腳下是枯草,周圍有零星的橘子園。
(那天起,我就明白自己成不了詩人了,很難過的)
他十年之後的《沁園春•雪》,詩中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長城內外,銀蛇蠟象,這是一幅多麽雄偉壯闊的雪景!其實,這是老毛在陝北高原一個小山溝裏寫的,既望不到長城,更無法極目遠眺千萬裏。
但是,上麵兩首詞裏,不管描繪南國深秋還是北國瑞雪,在老毛詩中呈現的都是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大場麵:遼闊天地,蒼茫神州,江山多嬌…
不由得不感歎老毛心中的大世界和豪邁詩情,也被“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感染,更為“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鼓舞。
老毛的詩詞,貫穿整個中國近、現代革命史的每一個曆程。上麵兩首無人不知,很多名家爭相解讀。
其中,近代詩人柳亞子為《沁園春·雪》作跋:毛潤之沁園春一闋,餘推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後,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
老毛詩詞中的大氣磅礴、豪邁雄壯遠不止這兩首,隨便翻出幾首都能領略其中的氣勢、豪情。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鍾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在老毛筆下,這是怎樣的一支威武之師,怎樣的一種排山倒海之勢,
解放軍將士能不為之歡欣鼓舞,敵人能不聞之喪膽嗎?
老槍那天跟貼說,革命靠兩杆子:槍杆子,筆杆子。
竊以為是。《沁園春•雪》當年在山城發表時引起的轟動是最好的證明。
毛爺應該也認可,有詩為證:
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 (贈丁玲)
再扯個題外話,老蔣也寫過不少詩詞。他去世後,宋美齡想把他寫過的詩結集出版,還專門請了幾位詩人來修改。蔣公子沒有同意,說父親寫的詩雖然很精巧,但大都品味不高,讓人看了很容易想起南唐亡國之君李後主。
心裏話,讀他的詩聯想到李後主有點美譽了。
這裏對比一下老毛和老蔣年輕時寫的述誌詩。
老蔣:
騰騰殺氣滿全球,力不如人萬事休;光我神州盡我責,東來誌豈在封侯
*** 誌不在小,但過於直白。
老毛年少初學遊泳,寫了一首[擊水]。下麵是他自己的注解:
遊泳,那時初學,盛夏水漲,幾死者數,一群人終於堅持,直到隆冬,猶在江中。當時有一篇詩,都忘記了,隻記得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裏。”
*** 借典述誌,誌高而含蓄
再看,《念奴嬌·昆侖》裏所寫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 , 一起筆,巍巍昆侖以其高聳的雄姿矗立眼前,造成巨大的視覺震撼。緊接著“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進一步給讀者造成強烈的心理震撼。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安得倚天抽寶劍…,環球同此涼熱
這才是詩人真正想說的。在這裏,老毛的著眼點已不隻是當前,而是千秋功過,也不隻是中國,而是全人類的和平安全。
借景抒情、狀物言誌的詩文有這般構思奇巧、雄渾氣勢的有多少?
老毛詩詞善用比喻、充滿樂觀、極具想象力,總是給人昂揚奮發的動力。
《七律•長征》中的四句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
明明是前有雪山草地、後有圍追堵截,冒嚴寒、吃樹皮,九死一生的艱苦長征,用老毛自己的話說:萬裏長征,千回百折,順利少於困難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濃鬱的。但他就有常人沒有的浪漫情懷、樂觀胸襟,把這一切描繪成了長征途中倍感親切、充滿回憶的一道道風景,鼓舞大家繼續前行。
我很小的時候,字都認不全,就會背《清平樂·六盤山》。
因為父親喜歡毛詩詞,時不時念,我聽會了。那時候特別喜歡仰望天空,看大雁排行遠飛…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上麵扯了這麽多,從個人喜好來講,都不是我的最愛。
我的最愛《憶秦娥•婁山關》、《蝶戀花·答李淑一》
***(待續)***
弱弱問一句:笑談發這樣沒趣的東東會不會讓大家掃興?如果煩了,留言或拍磚哈,別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