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明天結婚,隻要你一句話,我可以換個新娘”。這是他對她最重的承諾。後來的他和她一直糾纏反複,直到那次他突然的離去。
半年之後,她有了他的消息,他盡力解釋失聯的原因,可任性又倔強的終究還是沒有接受他合情合理的解釋。後來的消息就是他要結婚了,新娘不是她。她以為兩個人的小打小鬧會在某一次他的堅持中“稀釋”,可這次,她沒有等到他的耐心。
後來她再沒有心情去喜歡上一個人,在沒有安全感去接受一份新的感情。在年少懵懂時候的初愛,像一座人生的燈塔指引著她,12年的反複,12年的糾結,再無結果。
人最脆弱的地方,原來就是“舍不得”。
因為舍不得,才會“念念不忘,不求回響”,因為舍不得,才會在夢裏相見;也是因為舍不得,稍微有點消息那顆心就會“澎湃如昨”……
也是因為舍不得,在克羅地亞薩格勒布才有了“失戀博物館”。
十年前,當博物館的兩個創辦者結束長達四年的戀情決定分手時,不想把分手這件事當作“一種疾病”來處理,而是慶祝兩人在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他們突發奇想,倡議讓朋友們捐贈出廢棄的愛情紀念品,以資留念。日積月累,收藏品越來越多,於是有了一座“失戀博物館”。失戀者們知道自己的境遇並非千載難尋,無獨有偶,你不孤獨!這世界上曾有那麽多人因為失戀捶胸頓足悲痛欲絕,然而生活依然按部就班地向前。看山盟海誓隨風飄逝,看情深義重化為恩斷義絕。
這個世界上沒有經曆過失戀的人,大約很少吧?這個世界上,死於失戀的人,大約不是很少吧。“少年維特之煩惱”就是明證。失戀是人類的一種病,對於很多青少年來說,直接演化成一場危機。從這個意義上說,“失戀博物館”真是非凡創意,給了人們一個療傷的所在。
失戀到底失去了什麽?人們多以為失去的是另一個男人或女人的愛。其實,真正將我們打翻在地並由失望引發的絕望之感,源自我們被所相信、所喜愛的人否定了。於是有人順勢得出——自己是不值得被人愛的,自己是沒有價值的,甚至沒有資格活下去的悲慘判斷。
失戀博物館大受追捧。據說它已在17 個國家的25 個城市舉辦過展覽,參觀者達近百萬人次。由於失戀的永恒性,這個博物館也會收集到越來越多的展品,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參觀。
“不管愛情以什麽方式結束,悲傷的,不幸的,還是狂風暴雨的,兩人的情感都留在了過去,而這些帶著往日回憶的愛情信物依然具有記憶的價值,最好的辦法就是辦個展覽來留住它們。”每件展品都是刻在生命裏的烙印,收藏它們是對美好感情的回眸,展出分享則是走出情傷的嚐試。在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有這樣一個別具特色的去處,還被 BBC 概括為“儲存關於心碎的故事”。
你會拿什麽去祭奠你的“念念不忘”?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