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多巴胺,追求內啡肽,開啟幸福快樂的人生(3)內啡肽-痛苦並快樂著
接著前麵講,如何有好身體,就是利用內啡肽幫助你鍛煉身體。
1982年波士頓馬拉鬆比賽中,一位來自鹽湖城的長跑運動員在跑了11公裏後股骨骨折,盡管如此,他卻在癱倒前跑完了42公裏。事後,外科醫生用了較長的鋼板才將其折骨固定,之所以能帶傷比賽,據醫生們推測,除了發達的肌肉起到了固定的作用,還因為運動使他的身體分泌了可以使人產生欣快的、幸福的“內啡肽”。
意大利學者1980年就指出,劇烈運動後體內的“內啡肽”水平會升至安靜時的8倍。“內啡肽”是由人的腦垂體腺分泌釋放的一種激素,具有很好的鎮痛作用,與嗎啡類似,但作用強度比嗎啡強約200倍。除了運動,孕婦分娩時“內啡肽”的水平也會升高,這是人類為了保證繁衍而進化出的本事,它的升高保證了分娩時的疼痛可以忍受。如果孕婦在分娩前還進行過有氧代謝運動,其體內的“內啡肽”水平就會升高,日後分娩時,就會對疼痛有更強的耐受能力,所以運動員生孩子的痛苦一般要輕於普通人。
對於一個性格陰鬱的人來說,完全可以通過運動來升高自己體內“內啡肽”水平,使自己的心情逐漸舒展,快樂起來。
很多人心情不好了就去跑步、遊泳,之後再衝個澡,煩惱就少了很多,這就是“內啡肽”的作用。一旦養成了運動的習慣,如果突然停止就會覺得不舒服,其實是身體對“內啡肽”帶來的欣快感產生了依賴。
不過,不是所有的運動都能升高“內啡肽”,並且要保證一定的量,例如慢跑、遊泳、爬山之類的有氧運動至少要持續30分鍾,“內啡肽”的水平才能升上去。這也是現代醫學治療抑鬱症的重要手段,通過運動使抑鬱症患者自身生成可以自救的“快樂激素”,由內至外地快樂起來,一旦進入良性循環,陰鬱情緒對身體的傷害也會逐漸消失。
對比之前提到的多巴胺,在分泌之後一般會急劇下降,人易陷入空虛和焦慮,而要排除這種空虛和焦慮,隻有再重複以前的行為。所以必須加以控製。
相對來說,內啡肽分泌後會更加持久,人也會上癮,比如有過長跑經曆的人會知道,在跑過“極點”之後,一段時間人會覺得神清氣爽。這是內啡肽分泌的結果,這種感覺人也是會上癮的。
我是練健體(body build)的,不喜歡長跑,但在大重量臥推時,用盡全力,顫顫巍巍憋足力氣的最後幾秒鍾舉起杠鈴時,同樣會感到從大腦頭皮傳到全身的充血爽感-泵感。目標肌肉在相當強度的抗阻力訓練後,導致大量血液湧向目標肌肉,此時,肌肉會產生膨脹的感覺,稱為泵感。阿諾德·施瓦辛格是泵感的“癡迷者”,他曾在自己的書中說過:“當肌肉充血時,你會覺得很棒,這會激勵自己去訓練。” 我有州長年輕時訓練的錄像。施瓦辛格年輕時訪談的錄像說,重量訓練時產生的爽感,是”better than sex, It is like in heaven”。
人人需要內啡肽
公眾對內啡肽的普遍認識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早期開始的。那個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現,每天慢跑能讓自己心情愉快、體重下降、身體健康。這一跑步風潮的最大好處就是讓我們認識到,體育鍛煉能極大地提高我們的愉悅程度和幸福感受。慢跑能促進內啡肽在大腦的分泌,讓我們的憂慮得到迅速緩解。
內啡肽是使人感覺喜樂的激素,想要擺脫擔心和憂慮就必須得到這一激素的幫助。為了能經常分泌內啡肽,最好帶著歡笑活著。這是以分泌喜樂激素內啡肽來減輕痛苦的一個生命法則。內啡肽有必要就分泌,無必要就減少,若內啡肽的生產遺傳基因麻木,無所反應,就無法感覺到喜樂和幸福。因此,完全從憂鬱症中解放出來的途徑,是生活的環境總要符合內啡肽的需要。
亞裏士多德講:在追求快樂上,和動物相比,人追求的快樂應該更高級和偉大。
多巴胺快樂門檻極低,輕易走進去,必須小心控製,不然隻會落入欲望的泥潭。如何控製請看前一篇帖子。
內啡肽快樂門檻看似很高,但你一步一步爬上去,卻能收獲安定的內心、更好的自己。
因為隻有經過刻苦努力獲取的快樂,才能讓人不怕失去、心安理得。
我的一個朋友有幾次問我,為什麽我的身材很好,如何能一直堅持鍛煉身體。他們家買了跑步機,堅持不下來,都一直不用。我跟她講,這鍛煉不是靠堅持,靠的是喜歡,是開心,靠的是鍛煉產生的快感和成就感。是會上癮的。不鍛煉反而不舒服。
當然開始堅持鍛煉就需要有一些方法更能事半功倍。
首先,可以依靠多巴胺,自律始於多巴胺,做一件事的渴望,也就是驅動力。小到吃飯喝水,大到探險者攀登珠穆朗瑪峰,所有的動力都是由多巴胺提供的。自律其實一種對於未來快樂和當下快樂的決策,我們對未來的期待和想象,使我們願意放棄當下的享受,選擇做一些痛苦的事來獲得未來的快樂。
比如,當我們聽到別人說,如果你能堅持鍛煉跑步你就會有8塊腹肌,瘦10公斤。
我們聽到這個建議後熱血沸騰,腦海中開始想象未來自己美好身材的樣子,吸引心目中的男神女神,升職加薪。
這個時候多巴胺就開始分泌了,我們開始產生對跑步的渴望,接著有了跑步的行為。
就算跑步很累,很辛苦,一開始在多巴胺的支持下,我們很容易產生動力。
這就是自律的本質:多巴胺使我們產生對長遠的目標的渴望,驅動我們產生行為。想象長遠目標的畫麵越清晰,多巴胺的驅動力越強。
多巴胺的驅動作用,在自律前期是最強的。
自律的前期我們對未來的想象最清晰,也沒有接受到負麵的打擊,多巴胺會持續分泌,讓我們保持動機。
但是問題來了,依靠多巴胺的自律並不容易長久,因為多巴胺並不乖,它是個性十足的孩子,需要你去哄它。
它帶來的驅動力有以下三個特點:
1,邊際效用遞減原則:它喜歡新鮮刺激的事物,一直做同一件事,多巴胺的分泌會越來越少。
2,反饋機製:它像一個任性的小孩子,需要你給它糖,表揚它,它才願意分泌,比如你要減肥,堅持了一周後一點沒瘦,多巴胺就不願意分泌了。
3,更喜歡即時獎賞:多巴胺是個目光短淺的家夥,更容易被短時高效的獎賞吸引,如短視頻,遊戲,美食。
一旦我們渡過了自律的前期,多巴胺就開始鬧脾氣了:
1,多巴胺已經厭倦了我們對未來的想象,每當我們再想用想象刺激多巴胺時,多巴胺的內心獨白:你丫的糊弄誰呢,整來整去就是這一個想象,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實現,還想刺激我分泌?
2,缺乏正向的,可見的反饋,通常伴隨著自律中期到來的,都是各種身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卻沒有肉眼可見的進步,多巴胺缺乏反饋獎勵,就像一個得不到糖的孩子,不願意再提供動力。
3,誘惑變得更加吸引人,我們自律期間杜絕的壞習慣,隨著我們一次次的克製,變得更加吸引人,多巴胺會懷念各種能立刻讓我們很爽的事物,不斷慫恿你去做這些事情,如美食,遊戲,賴床,刷短視頻,我們很容易將自律拋之腦後,重蹈覆轍。
於是,缺乏動機,缺乏反饋,容易被誘惑成了我們自律道路上的攔路虎,我們的自律始於多巴胺,也敗於多巴胺。
所以,純粹依靠多巴胺的自律並不靠譜,我們應該學會利用大腦中的另外一種快樂物質,內啡肽,來幫助我們度過“自律中期”。
也就是擺脫多巴胺,追逐內啡肽!
愛找虐的內啡肽:越虐越分泌
內啡肽一旦釋放,我們就會產生一種幸福感,恍惚感,且對疼痛的感知會變弱。
總的來說,內啡肽會為我們帶來3個方麵好處。
1)緩解身體壓力,鎮痛。
內啡肽是我們身體疼痛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會在我們身體感到壓力時釋放,這就是為什麽馬拉鬆運動員能在極限狀態下超越自我,且會對跑步上癮。包括我們吃辣椒的快感,本質上是辣椒素刺激身體感知疼痛的神經,從而讓我們的大腦釋放內啡肽,讓人感覺暢快。
2)緩解精神壓力,帶來寧靜,幸福的感覺。
它會在我們精神壓力大的時候釋放,緩解我們的情緒,這就是為什麽工作狂人加班到深夜卻不知疲倦。
創業者頂著巨大的壓力,仍然精力十足,就是因為內啡肽對精神壓力的緩解作用。
3)加深記憶力。
內啡肽分泌最為活躍的腦區是和學習、記憶有關的大腦區域,內啡肽釋放時,人的學習能力會增強,專注力會提升,且會屏蔽掉一些痛苦的感覺。
可以說,內啡肽是一種讓我們越找虐越爽的物質。
多巴胺和內啡肽都是能讓我們感到快樂的物質,但是它們的作用稍有不同。
多巴胺是驅動力,它的作用機製是獎賞和反饋。
但是,有一句話叫做: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我們太過依賴獎賞,一直想象自己能得到獎賞,一旦得不到,就會陷入深深的打擊中,失去動力。
現實生活並不是打遊戲,不是你按一下鍵盤就會有反饋,打一個怪物就會爆寶物,通一個關卡就能開寶箱。
現實生活你做一件事的反饋周期可能拉的很長,長到一個月,半年,一年才能看到一點點效果。
於是,你對未來的想象越來越模糊,甚至還會受到一些打擊。
我們對獎賞,也就是多巴胺求而不得,就容易失望,容易想放棄。
所以,在“自律中期”我們要擺脫對獎賞的依賴,專心沉入自己要做的事上,繼續去做一些痛苦的事。
如果你能做到,那內啡肽就會為我們帶來補償。
內啡肽的作用機製是補償,它不需要我們有很強的動機,但是它會補償我們為完成一些事所付出的努力,付出的努力越多,內啡肽分泌的越多,我們越能感覺到充實和幸福的感覺。
我們渴望去通過自律改變人生,但是我們總是希望有動力再去行動,卻忽視了經曆痛苦的欣慰感,換而言之也就是內啡肽的分泌感受。
內啡肽不需要我們有很強的動機,但是一定需要我們去付出,無論是精神上還是體力上,你付出的努力越多痛苦越多,越能收獲到更多的內啡肽,也更能體會到內啡肽帶來的那種充實寧靜的感覺。
所以我們在自律的中期,缺乏動力的時候,要去追求內啡肽,將渴望反饋,變成專注於完成,並且去付出痛苦和努力。
越痛苦的時候,越要繼續去做,越要專心致誌,心無旁騖,不要再想著獎賞,去沉浸於一件事中,這樣你就會得到內啡肽的補償!擁有充實欣慰的感覺!
如何去追逐內啡肽成為真正的自律者
1.為自己設置階段性目標X點。
我們要通過執行計劃來達到階段性成就,從而刺激大腦釋放內啡肽。
馬拉鬆比賽全長42.195公裏。我們把人們跑到42公裏的時候的地方叫做x點,因為在這個時候,人能用肉眼看到終點線,這時大腦會釋放多大量的多巴胺和內啡肽,為人們提供能量,加速衝向終點。
也就是說當大腦看到成功不僅是可能的,而且近在咫尺,那麽身體就會有強烈的反應。
但是通常我們想實現的目標,都是遙遠的,不會是近在咫尺的。
一旦目標過於遙遠,我們就會感覺終點遙遙無期,意誌力強大的人會用理性驅使自己前行,但是大多數人看不到終點就很容易放棄。
這個時候就要讓我們的大腦改變對終點的認知,比如說在工作上,為自己設置一個x點。
這樣我們就能感受到,自己正朝著所期望的終點前進,大腦分泌內啡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養成專注的習慣,設定固定的工作或學習時間,死守它。
積極心理學家哈米爾森在《心流》一書中提出了心流的概念。
“心流”是指沉浸當下,做事全神貫注,全情投入並享受其中的一種狀態。
心流狀態的一個階段,就是分泌內啡肽的感覺,它讓我們忘乎時間,感覺安詳和寧靜,高度專注於當下。
如何做到專注呢?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執行。
堅持21天以上,我們的潛意識就會養成習慣,到這個時間自動進入專注狀態,不需要額外的消耗集中力,使自己進入狀態。
同時在執行的時候,就是再痛苦,再沒有狀態也要嚴格按時間表完成,一旦你達到一個臨界點,或養成一個習慣,內啡肽就是持續分泌,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3.運動,每天進行30分鍾以上的鍛煉,隻要是你喜歡的運動,什麽都可以。
運動是促進內啡肽分泌的最有效的方式。
同時運動會賦予我們強健的身體,使我們在生活中更具有掌控感,在人際交往中更有自信。
運動的時候,腦垂體釋放內啡肽,也會使我們的心情更加平和充實。
如果你經常保持運動,那麽你體內高水平的內啡肽可以讓我們輕鬆的應對思考和決策,包括各種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事物。
而運動進行30分鍾以上的鍛煉,才會有內啡肽高效分泌。
建議幾個我一直使用的鍛煉方法
站立
對大腦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多站著。研究人員發現,長時間不間斷地坐著會導致疲勞和多巴胺水平降低。
而我在一天站立工作後,偶爾坐下吃飯或開會,會感到極其的舒適和放鬆。腳底板那叫一個酸爽。
小技巧-力量鍛煉同時開個投影儀放視頻
我的地下室有個投影儀放視頻,鍛煉是在幸福的觀影過程中摻雜進行的。就是我同時用多巴胺和內啡肽幫助我堅持鍛煉。
洗冷水澡
洗冷水澡的好處可以增加內啡肽,從醫學角度來講,洗冷水澡就相當於進行一次溫和性的電擊療法。
洗冷水澡可刺激大腦皮層,接受更多的電脈衝,從而刺激神經,讓警覺性和機密性提高,與此同時也會讓身體分泌大量的內啡肽。
人體脂肪可以分為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白色脂肪是能夠導致變胖、誘發疾病的脂肪,而棕色脂肪則是可以促進代謝的脂肪,兩者需相互配合。
當在洗冷水澡時,會激發體內的棕色脂肪,使得白色脂肪快速代謝,從而處於一個平衡狀態。
寒冷的冷水可刺激體內的血液循環,讓血液循環更加通暢,讓人感到全身心舒服。
洗冷水澡,可以讓人更好的適應外界的氣候變化。增強免疫力。
凱格爾運動
盆底肌(凱格爾)運動:
首先,保持收縮盆底肌(亦稱PC肌,就是提肛) 5 秒鍾。 為此,請想象把生殖器收緊、提升。保持收縮 5 秒後,慢慢地完全放鬆盆底肌 5 秒。重複這一過程 10 次,每天至少做 3 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