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又不是AI。為人父問了ChatGPT,卻不滿意答案。同樣的問題,我也問了我的AI DH-V2.5。V2.5表示數據庫更新到兩千五百年前。DH-V2.5告訴我四條原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什麽意思?古人說話就這麽十三不靠。估計言者自己也搞不清,自己肯定做不到。所以他一輩子連塊豆腐幹文章也沒寫過。既姑妄言之,且姑妄解釋之。
毋意,可能在說文章不需有意義。或者說寫文章不能主題先行。更不能沾什麽“文以載道”的邊。文章要寫得好看才有人讀,沒人讀載道道也不靈。文章漂亮了,自有讀者發掘出這有一道那有一道,道道多似斑馬。。。那是因為斑馬漂亮。老太太的皺紋比斑馬道道還多呢,可你寧願看那連一道都沒有的小姑娘吹彈可破的臉。顏值即真理。道可道毋意道。
毋必則簡單,沒有什麽詞必用、句子必寫、觀念必須表達。任何有害文章美觀的東西,皆可刪掉。文章可以有長有短,卻不能臃腫。不要舍不得,你以為在割心頭肉,其實在讀者眼裏那些都是廢話。管你精肉肥肉,堆在腰上都是贅肉。至於這樣下來,你原來準備罵張三的文章變成誇李四的了,這就對了。說明並非偶然,天成之!
毋固,就是要不落俗套。像八股文大學論文那樣的固定模式固然是美文的大敵,但哪怕你再喜歡那個作家的文風,不要去模仿。更不要套範文寫作。自由地寫,意猶未盡多寫幾句,稍不滿意全部刪掉。。。不要追求什麽風格,風格的唯一作用就是讓你固步自封。毋固毋固,固所願耳。。。
毋我這條最重要。就是說,作者為文,一定不能總想著我要寫什麽,我要告訴讀者什麽。寫作從來都是以讀者為主的互動過程。作者從來都不是什麽救世主,但讀者個個都是上帝。以為自己寫啥讀者就會信啥或讀者就按啥去理解那是自信傻了。這一點,別說凡人做不到,教主聖人們也做不到。就算上帝親自來發帖子,也一定會被歪樓直歪到巴別塔倒掉。。。至於有人懷著教訓讀者的心態作文,結果不外是自己成為那唯一的讀者。從而達到了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還能一個人吭哧吭哧往上頂自己的帖子。。。
有人懷疑這樣寫出來的,還有核心內容嗎?我又問了V2.5。又回答了四句話: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啥意思,古人說話就是雲裏霧裏的。其實就是說,文學是門藝術,藝術就是形式,內容盡在形式中。質勝文,你也許可以狠狠地感動少數人;文勝質,你可以淡淡地感動許多人。二者不可得兼,君子就是個Tradeoff。
你是準備寫出來就很快得到許多讚,還是要苦苦地等待那總未出現的知音。。。這是個問題,還是個隻能問自己無法問ChatGTP的問題。類似的問題,目前還發現了另一個:驢十八倔不倔?
很抱歉,我不能理解您的詢問。請提出更具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