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產品現貨價與期貨價的關係

金融產品現貨價與期貨價的關係

前些日子(2025-09-02)有網友說 黃金價錢過3600了 ,可我一看黃金價還沒到3600。細究一下原來一個說的是期貨價,一個說的是現貨價,兩個都沒錯。

要搞清現貨價和期貨價之間的關係,我們先來看看一種期貨流行以前的衍生品: forward contract (中文“遠期合約”)。Forward Contract 是買賣雙方現在簽的買賣合同,講好價錢,但不是現在交割而是定好將來某個日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假定現在的日子是 \(t\) ,將來交割的日子是 \(T > t\),現價是 \(P_\mbox{spot}(t)\) 那麽公平的 forward price \( P_\mbox{forward}(t, T) \) 將會是 \[ P_\mbox{forward}(t, T) = P_\mbox{spot}(t) + \mbox{Financing} \] 簡單講,賣方可以借錢用現貨價買到產品,到期把產品交割,拿回的錢正好能還借的錢加上利息: \[ P_\mbox{forward}(t, T) = P_\mbox{spot}(t)[1+ R(T-t)] \] 其中 \(R\) 是借錢的年化利率,\(T-t\) 是借錢的期限。這個公式對簡單的金融產品八九不離十,但對其他的大宗商品就不一定了。比如要交割的是6個月大的母雞,那麽賣家要買小雞,弄個地方喂養飼料等等都要算進去。

期貨(futures)是後來才有的衍生物產品,買賣雙方中間隔了個期貨交易所,收一些馬金以保證合同如期執行。由於這些馬金的存在,期貨的理論價錢就不再是 forward price 而是有一些偏差。如果這個產品的價錢與利率有比較強的關聯,那麽futures price 與 forward price 偏差就大一點。如果這個產品價錢與利率基本無關,那麽futures price 與 forward price 偏差就很小。

簡單的金融產品,如果沒有紅利發放,期貨的價錢比現貨價錢高,因為從 forward price 計算我們知道買了現貨持有到期要付 financing cost。越遠的期貨價錢越高,業界稱此現象為 contango 。有些產品你買了現貨持有到到期交割,一路上有紅利發放,那麽forward price 計算就要減去這些好處,減多了 contango 也許就沒有了,還可能越遠越便宜,業界稱 backwardation。金融期貨中 currency futures 由於兩邊利率高低不同,各種可能都有(當然匯率衍生品中 forward 比 futures 用的更多)。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