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嶽父就是。飯量好,但就是不胖,都瀉出去了,沒事還總犯口瘡,不是上邊口瘡,就是下邊痔瘡,總得有一個,後來又添個大便幹燥。我當時想這可能就是脾約,胃裏的津液到不了腸子,用的麻子仁丸改湯劑,喝了以後,反饋說效果不錯,也不幹燥了,口瘡和痔瘡也沒犯,但停藥後,不長時間就反複,我一直想用甘草瀉心湯,還沒找到機會。今兒早上聽黃煌先生講座,說有人用麻杏石甘湯也能治痔瘡,大概是肺與大腸相表裏的關係。我現在是常聽講座,看醫案,然後自己體會。
個人感覺,還是得根據體質用藥。但脾胃不好的人,換句話說,胃強脾弱的人好得痔瘡,就是吃得多,吸收得少,我們說的胃有火。
所有跟帖:
•
先謝謝!有空再琢磨!很有意思!
-lawattaction-
♀
(0 bytes)
()
07/29/2021 postreply
11:04:00
•
一般有痔瘡的人,尤其陽性體質,很多有瘀血,查看舌底靜脈先,桂枝茯苓丸優先考慮。
-lbctymouse-
♀
(0 bytes)
()
07/29/2021 postreply
13:33:22
•
體重物導致痔瘡吧?原理又是什麽?
-lawattaction-
♀
(0 bytes)
()
07/29/2021 postreply
13:58:52
•
沒看明白啥叫體重物。我估計現代醫學解釋可能就是盆底靜脈供血有問題,血裏含大量的水,水的性質就是趨下,並且大部分情況會末端靜脈循環
-lbctymouse-
♀
(0 bytes)
()
07/30/2021 postreply
08:02:05
•
我年輕時有,生孩子加重,後來再加重,約好了手術,幾個月後打了麻藥,手術台上醫生發現不必要了,
-lawattaction-
♀
(404 bytes)
()
07/29/2021 postreply
14:11:36
•
我就是腸胃弱脾虛的人,但是看中醫暫時沒條件,至少現在不疼不流血了
-SSL1234-
♀
(0 bytes)
()
07/29/2021 postreply
13: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