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讚賞您這種態度,也尊重您的勞動。不過實話實說,不怕您不樂意,基本上隻有不了解中醫的人才保存秘方。

來源: lbctymouse 2021-06-30 12:19:1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06 bytes)

秘方起於何時不可考,但自明清以降,民間秘方大多基於中醫大家的藥方,這些藥方又是在中醫的經典方劑上進行簡單加減,隻適合一些相應的人群。我曾聽說過八十年代某城市一老中醫善治風濕類風濕,但藥有毒性,隻適合某一類人群,子女也不清楚藥方的來曆,老百姓都傳是祖傳秘方。老中醫去世後,子女仍舊業餘時間授以秘方,但說明此方有毒,需進行炮製,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我不太清楚之後的情況。這樣的故事很多,多發生在八十年代全國貢獻秘方。郝萬山先生在講座中也有類似案例。當我前幾年看到這則信息時就猜到這是烏頭湯。此方出自金匱要略中風曆節篇,專治寒濕痹阻,骨節冷痛,屈伸不利,相應西醫病名就是風濕類風濕。但烏頭大毒,須以蜜炮製,方可入藥。還有的秘方出自清陳世鐸的石室秘錄。總之有很大一部分的秘方其實已經存在於中醫古典著作中了。最後還是那句話,想靠偏方秘方治病的就不是中醫,中醫是治人不治病,原則就是仲景先師的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