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點mRNA疫苗副作用的事
科普閑談
2021年5月25日
從疫苗的生化成分看,目前mRNA疫苗(Moderna 和 Pfizer/BioNTech)的副作用是藥物機理和靶向的精準響應,既沒有神藥傳奇,也沒有陰謀隱身。說太細太專業可能會篇幅沉長、誨澀難懂,在這裏就事論事地講點自己的研究結果,與大家分享。
網友們可能或多或少地知道mRNA疫苗有三個主要部分【1-4】:
信使核糖核酸(mRNA)-用於建立抗體係統
納米型脂質(Nanolipids)-幫助信使核糖核酸設立人體內的起始基地並輸送到靶區
輔助基體(包括特定的酸、鹽、糖等)- 起穩定疫苗的作用
關於疫苗引起的血栓現象,有大量的研究文章,這裏隻談自己的研究結果。當人體內免疫係統識別出刺突蛋白時,它會做出反應並產生抗體(antibodies),這是一種共識【4】。但這隻是泛泛地簡單論事,因為免疫係統覆蓋麵非常廣,它不僅僅產生蛋白類的抗體,也會組建其它抗病毒的內源分子獵殺病毒。而引起血栓的許多內源分子同時也是優質的抗病毒機體(比如說Fibrin-蛋白型), 這就會增加產生血栓的概率,尤其是對有血管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從目前使用的情況看,滅活疫苗導致的血栓現象更明顯一些,這種現象道理上講得通。
Moderna疫苗中的SM-102 和Pfizer/BioNTech疫苗中的ALC-0315/ALC-0159【1】有幾乎是完全相同的靶區和功能。有些副作用,比如說注射部位疼痛和肌肉酸痛等等,就與它們靶向和靶區有關。能不能找別的替代品?短時間內很難。
最近,有些青少年在注射疫苗後有心肌炎症狀【5】,這是由納米型脂質中的DSPC引起的,因為它在心室裏有靶向和靶區。兩種mRNA疫苗都有DSPC, 它是許多關鍵性副作用的起因。
打疫苗這事,應該根據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態來做取舍。疫苗的副作用,因人而異,千差萬別。搞政治化,無論個人或團體或政府,都會害民害國不淺。曆史上的教訓還少嗎?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珍貴的。統計學把人當數字擺弄,是無奈之舉。上天有好生之德,懷慈悲之心是善舉。
此文是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參考資料
【1】COVID-19疫苗有哪些成分?ct.gov/covidvaccine。
【2】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different-vaccines/Pfizer-BioNTech.html
【3】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fibrin-vaccines/Moderna.html
【4】COVID-19 mRNA 疫苗的作用原理, www.snohd./covidvaccine。
【5】Radhika Anilkumar,“U.S. CDC looking into heart inflammation in some young vaccine recipients“, Reuters. May 23,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