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言:
"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一個總是喜歡對別人指手畫腳的人,不是在無意間暴露了自己的淺薄無知,就是在無心中幹預了別人的生活。
或許,一個成年人最大的克製,就是不要教人做事。
既周全了自己,也成全了他人。
01 -- 好為人師是種病
19 世紀,貝羅尼因擅畫風景而成名。
他前往瑞士度假的時候,也沒有忘了要練習,每天都會背著畫夾四處寫生。
有一天,他在日內瓦湖邊練筆,迎麵走來三位英國的女遊客。
好巧不巧,這三位女遊客也對風景畫頗有研究。
她們盯著貝羅尼的作品打量了一會兒,就開始了點評。
一個人嘲諷道:
" 天哪, 這也是畫畫?"
另一個人則忍不住吐槽:
" 先生,你不應該這樣,簡直是難看,這裏,還有這裏!"
貝羅尼十分和善,一邊聽著她們的意見,一邊慢慢修改。
修改結束後,便放下畫筆,向三位女士逐一致謝。
第二天,貝羅尼有事兒去了車站,又剛好碰到了這三位遊客。
仨人似乎遇到了什麽難題,竊竊私語地說著些什麽。
一位女士正好瞄到了貝羅尼,就過來打了個招呼,並問道:
" 先生,我們聽說大畫家貝羅尼正在這兒度假,所以特地來拜訪他。
請問你知不知道他現在在哪兒呢?"
貝羅尼則朝她們彎腰致意,然後微笑地說:" 不敢當,我就是貝羅尼。"
三位女士大驚失色,進而想起昨天不禮貌的 " 點評 ",羞愧難當,正準備離開。
貝羅尼緊忙問她們有什麽需要幫忙的?
原來,她們是來找貝羅尼指點畫作的。
當她們逐個拿出作品,請貝羅尼指導時,才知道了自己淺薄無知。
《孟子》中有這麽一句話:
" 好為人師,與恥何異。"
因為,一個好為人師的人,永遠想不到自己會給誰當老師。
他們就像空心的稻穗,永遠喜歡高高昂起自己的頭顱。
但一不小心,就會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巴甫洛夫也曾勸誡世人:
" 無論在什麽時候,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
畢竟,這個世界上,總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不小心,就會在關公麵前耍了大刀。
02 -- 永遠不要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對小情侶,打算結婚,雖然手頭沒啥錢,但彼此相愛,依然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滿懷期待。
舉行婚禮前,男孩拿出僅有的積蓄,給女孩買了一個戒指。
戒指不太貴,也沒那麽大顆的鑽,但女孩依然笑得合不攏嘴,心裏覺得十分幸福。
但是,兩人去珠寶店試戴戒指的時候,店員卻投來了憐憫的目光。
店員悄悄對女孩說:
" 這個男人用這麽便宜的戒指來求婚,你居然還嫁給他,真是不敢相信。"
後來,這個故事被有心人放到了網上。
女孩則站出來說:
" 我認為,結婚並不一定需要昂貴的鑽戒和豪華的晚宴,你身邊的那個人,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那個店員或許永遠也不會知道,這對小情侶能夠走到一起,攜手經曆了多少風雨,共同熬過了多少苦日子。
而他們心中的浪漫、感動也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其實,誰都沒有資格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更沒有資格對別人的選擇說三道四。
畢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經曆,繼而會形成不同的三觀,做出不同的選擇……
在他人的世界裏,我們始終都是夏蟲,難以理解對方的寒冰。
列夫 · 托爾斯泰就曾說:
" 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
對店員而言,結婚的前提是金錢,對女孩而言,結婚的前提是相愛。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就是永遠不要急於對他人的生活指手畫腳,也不要隨隨便便評價他人的選擇。
03 -- 接納別人活得不一樣,是一種尊重,更是一種修養
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是這樣的人,他們總是喜歡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也總是喜歡對別人的人生說三道四:
怎麽還單身啊?年紀這麽大了要求還這麽高;
工作怎麽樣啊?這麽多年了怎麽還不買個房買個車;
用什麽蘋果手機啊?國產安卓才是最牛的
……
但是,真正修養高的人,卻懂得尊重別人不一樣的活法。
作家白先勇和主持人陳文茜是相交多年的好友。
當年,白先勇憑借《遊園驚夢》的舞台劇和《青春版牡丹亭》名聲大噪。
陳文茜,卻對它毫無興趣。
白先勇知道後,並沒有和陳文茜生了嫌隙,反而很少和陳文茜談《遊園驚夢》的演出情況,也從來沒有想讓對方給他提點兒意見。
雖然對《遊園驚夢》的態度迥然不同,但是這卻絲毫沒有妨礙兩人繼續做朋友。
後來,陳文茜在一次采訪中提到:
" 對此,非常感謝白先勇的做法。他可以創新,我可以頑固,誰也不用去說服誰。
接受別人的 " 不喜歡 ",接納別人不一樣的活法,對他人而言是一種尊重,對自己而言則是一種修養。
畢竟,和而不同,才能美美與共。
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向往生活的權力。除了一個人自身,沒人可以幫 Ta 做出選擇。
我們渴求世界允許自己的差異,能夠特立獨行;
也要允許別人的不同,能夠百家爭鳴。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就在於能夠尊重別人的自由選擇。
康德曾說:
" 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但我可以盡可能地去理解。"
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出生於不同的家庭,成長於不同的環境。
自然會有不同的想法,會形成不同的處事風格,也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一個成年人最大的克製,就是不要總是想著教人做事。
畢竟,這麽做的後果,要不就是 " 自不量力,班門弄斧 ",要不就是 "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
能夠管好自己,才是對他人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