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31日,最高氣溫升至24度,英國倫敦的代表性廣場特拉法加廣場呈現出久違的生機。正在施工的廣場噴泉噴出了水柱,身穿短袖、短褲的十幾歲少年踩著滑板掠過噴泉前麵。坐在噴泉周圍享受悠閑午後的大學生布魯尼艾爾達(音,23歲)說:“人們重新聚集在因為新冠疫情而冷清的廣場上。現在日常生活似乎回歸了自己的人生,讓我心情很激動。”
不同於在新冠病毒第三波大流行的跡象中加強封鎖令的歐洲大陸國家,用疫苗武裝起來的英國正在重拾日常生活。泰特現代藝術博物館前在進行街頭表演,甜美的歌聲回蕩在泰晤士河上。在白金漢宮前的聖詹姆士公園,充滿了躺在草坪上享受日光浴的人。當天,BBC等英國媒體在4天(2日至5日)複活節長假前夕表示期待說:“本次複活節將成為去年年底沒能享受的‘聖誕節第二季’。”
讓英國人重拾過往生活的是疫苗。就在三四個月前,英國的變異新冠疫情導致40多個國家禁止從英國起飛的飛機運行,日確診人數一度高達6.8萬人。去年12月8日開始接種疫苗的英國,截至目前共有3090萬人至少接種過一次疫苗,占總人口的46%,占18歲以上成人人口的58.7%,在全世界主要國家中,僅次於以色列(57.8%)排名第二。比美國(29.3%)、法國(11.9%)、德國(11.3%)、意大利(11.3%)的速度都要快。英國最早開始接種,而且為了盡量在初期讓更多的人接種,加快了第一次接種的速度。
英國統計廳已經宣布,英格蘭54.7%的人口擁有新冠病毒抗體。如果全體人口的70%-85%擁有抗體,就將形成集體免疫。英國首相約翰遜最近在記者會上宣布放寬封鎖時表示:“得益於幾個月的犧牲和努力,我們向著自由邁出了一小步。”
英國政府本周起將逐步放寬封鎖令。英國政府此前反複發布和解除封鎖令。今年1月初開始,政府下達了“留在家中(stay at home)”的全麵封鎖令。隻能為了購買必需品、去醫院或一個人運動而暫時外出,不能在外麵和人會麵。但從三個月後的本周開始封鎖令被放寬,解除了“留在家中”的方針,允許戶外最多聚集6人。本月12日起,餐廳和酒吧將恢複露天座位的營業。服裝店、美容院、健身房等非必需商店也將開業。12月初以來未能營業的倫敦市內中心街道——牛津街的商店們,把穿在人體模型上的冬裝換成了春裝,準備重新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