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73歲,每年單位有體檢,去年12月的體檢因疫情沒去。近幾年臉色不好發黃發幹,但一直沒查出什麽。前幾天做了血檢,腫瘤指標很高;做了胃腸鏡和腹部CT,發現肝轉移,但目前無法確定原病灶。媽媽目前上腹脹氣,脹痛,背疼,胃口和大便都正常。體檢報告如下:
檢查項目:腫瘤標誌物測定 黃管4ml
診斷:慢性胃竇炎
AFP 甲胎蛋白 2.36 0-6.6
CEA 癌胚抗原 3.06 0-7.2
NSE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11.83 0-18.3
CA125 糖類抗原125 26.74 0-35
CA153 糖類抗原153 12.11 0-30
CA199 糖類抗原199 819.30 0-37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5.89 0-7.1
CT:全腹部(平掃+MPR)
檢查所見:
肝髒形態規整:肝內見多發小囊狀低密度影,較大位於肝右葉S5段,內見房狀分隔,邊緣清晰:肝實質多發稍低密度結節,邊界模糊,較大者直徑約20mm。膽囊不大,內可見斑片狀致密鈣化影。肝內外膽管、胰管未見擴張;脾髒、胰腺、雙腎未見異常密度影;雙側位腎上腺形態、大小正常,未見異常密度影;腹膜後可見多個淋巴結,回盲部見淋巴結鈣化影。腹主動脈壁見斑片狀鈣化影。
診斷意見:
肝實質多發稍低密度結節,轉移?建議增強檢查。
肝囊腫;
膽囊多發結石;
腹膜後多發小淋巴結,回盲部淋巴結鈣化;
腹主動脈壁硬化。
非常感謝!出國多年,沒有陪伴媽媽身邊,一夜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