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我沒看出來。我的說法來源於郭靜雲

來源: 吃與活 2021-02-22 12:52: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03 bytes)
回答: 道可道是條件句dudaan2021-02-22 12:35:30

"除了表達天地各種關係、符合周易思想雛形的信仰之外,商文明中也有“道”的信仰,形容來源不明的“導”,一種崇高的指南,能夠引導商王選擇準確除災的正道,出行之前商王祈禱能掌握“導”的指南。老子提出掌握“道”的目標,應源自古人所祈求的掌握“上導”的意思背景,隻是在商代信仰中,根本不描述“道”的內在,也不探討“導道”的來源。而自老子以來,“上導”信仰被哲理化以後,思想家就開始熱烈地討論“道”義,並探討導道的來源與實質。在這一討論下,道家思想曆來提出過不同的看法,在戰國中期郭店老子語錄的版本中,將“道”視為天地萬物之間的“昏”即相合規律,由此“道”概念與“天地神明”概念結合於共同的脈絡裏。"

所有跟帖: 

老子太簡略,可以有各種理解,所以理解道家最好先看莊子 -dudaan- 給 dudaan 發送悄悄話 dudaan 的博客首頁 (44 bytes) () 02/22/2021 postreply 13:21:1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