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話題:共時性(隨機的巧合)

來源: fuz 2021-01-31 01:06: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79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fuz ] 在 2021-01-31 01:47:2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簡要介紹:

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共時性

共時性(德語:Synchronizität,英語:synchronicity,又譯同時性同步性),是瑞士心理學榮格1920年代提出的一個概念,內涵包括了“有意義的巧合”,用於表示在沒有因果關係的情況下出現的事件之間看似有有意義的關聯。[1]榮格在他的事業曆程中為這個概念下了幾種不同的定義,如“非因果性原理”、“有意義的巧合”以及“非因果性平行”。[2]榮格認為,這些表麵上無因果關係的事件之間有著非因果性、有意義的聯係,這些聯係常取決於人的主觀經驗。榮格提出這一概念的時期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但是他在1951年的愛諾思研討會上作報告時才給出了一個完整的結論。[3]

………、

術語“共時性(synchronicity)”由榮格創造,他定義這個詞匯用於描述“在時間上同時或巧合發生的非因果性事件”。在他的書《共時性》中,他寫道:“由於我們不可能檢驗所有因果律下可能發生的事情,如何才能識別非因果性結合的事件?這一問題的答案是在當在更快的反應中因果關係難以想象出來的時候,可以預計非因果性的事件發生。”[9][10]

例子

  • 以巧合描述共時性並不恰當,而是有條件限製的巧合,例如兩人相遇,在沒有人為刻意為之之下,本身就是巧合。例如,說曹操,劉備到,這是巧合;說曹操,曹操到,如此才是共時性的巧合,一種多方麵同時滿足的心想事成,我想曹操,曹操到來,兩方皆須成立。
  • 1805年,法國詩人埃米勒·德尚英語Émile Deschamps被陌生人德豐吉布先生邀請吃葡萄幹布丁。十年後,他在巴黎某餐廳點葡萄幹布丁吃,侍應告訴他最後一份葡萄幹布丁已經給了另一個客人,那個客人就是德豐吉布先生。又過了很久,1832年,埃米勒·德尚在飯局上吃葡萄幹布丁,跟朋友談起之前的事。一講德豐吉布先生,德豐吉布先生就走進房間,原來他是走錯房間。

 

 

深度閱讀,將幫助你全麵了解這個心理學術語。

https://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43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3357072

 

 

下麵這幾篇,語出驚人,挑戰你的智商,開拓你的視野: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UMMU1000541AX25.html

https://new.qq.com/omn/20190719/20190719A0VMSO00.html

https://www.jianshu.com/p/b6cf9ac889b6

http://reader.epubee.com/books/mobile/ce/ce475f0fc592a119b7f56f49e18dfcf3/text00146.html

 

所有跟帖: 

從困惑到理解花了很長時間,非常有意思,意義,價值,實用 -SAR- 給 SAR 發送悄悄話 SA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31/2021 postreply 06:01: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