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得不多,不是專搞這個。看法,1. 病毒進入機體後,必須在細胞內繁殖,然後一個被感染細胞可以釋放幾百個子代病毒顆粒。

來源: 欲千北 2020-08-20 20:29: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3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欲千北 ] 在 2020-08-21 05:41:4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2. 抗體不直接擊殺病毒,中和抗體與病毒結合後,抑製病毒進入細胞,減少病毒顆粒感染細胞的幾率。但對已經進入細胞的病毒,抗體無效。如果病毒剛侵入機體時就有中和抗體,感染幾率下降,症狀輕。如果症狀出現幾天後(7~14天),中和抗體才產生,減輕病症,程度因人而異。但據對非典(新冠肺炎親兄弟)和流感的研究,有學者認為,與病毒結合的特異性抗體(未必是中和抗體),有時會加重症狀(有後遺症?)。重點,中和抗體隻識別病毒表麵抗原。3. 針對病毒的 T 細胞,理論上,隻要被感染細胞把病毒任何部位的抗原(不必病毒表麵蛋白),呈現在細胞膜上,特異性 T 細胞就尋找和殺傷該細胞,使病毒複製的基地減少/消滅。但對沒有進入細胞,在血液和組織液中的病毒顆粒沒有抑製能力。

因此,抗體和T細胞均對特異性免疫有貢獻,免疫能力可以抗體為主,也可以T細胞為主,也可二者都很強。實驗上,抗體容易檢測,所以談免疫能力的文獻或報道中,抗體出現頻率高於 T 細胞。另外,由於新冠病毒是RNA病毒,極易進化改變,尤其是病毒表麵蛋白。因此猜測(僅僅是猜測),與之相應,一旦病愈,人體不會長期產生中和抗體,血液中抗體水平下降/消失,因為抗體針對隨時間快速進化的病毒表麵蛋白,容易失效,但產生中和抗體的記憶會保留,同一病毒(如果表白蛋白沒有變異)再次感染時會快速產生抗體。但 T 細胞的識別攻擊目標不限於病毒表麵蛋白,病毒同時改變表麵和內核蛋白的幾率小,所以對新冠和非典之類快速突變的病毒,T細胞免疫記憶更重要。相信對流感病毒也是如此,但流感疫苗研發的主要判據和指標是抗體。

再提醒一下,不是專家,學識有限。

 

所有跟帖: 

已經是很厲害了,我還是第一次懂了一點抗體和T細胞的區別 -米蘭之夜- 給 米蘭之夜 發送悄悄話 米蘭之夜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0 postreply 03:43:3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