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學名: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各地均產,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
1. 生薑為薑的新鮮根莖。 【性味】:辛、溫。 【歸經】:歸肺、脾、胃經。
【功效】: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主治】:1)風寒感冒之輕證,可單用;重證須加麻黃、桂枝、羌活等。2)胃寒嘔吐,生薑為“嘔家聖藥”,亦可合半夏同用,共譽為“治嘔祖方”。3)寒痰咳嗽,不論有無外感風寒,或痰多痰少,均可選用。風寒者如射幹麻黃湯(《金匱要略》)。
【用法用量】:煎服,3-30g,或搗汁服用。
2. 生薑皮:即生薑的外皮。性味辛、涼。功效:利尿消腫,主要用於小便不利,水腫。可配合陳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使用,見“五皮飲”。一般用量為3-10g,煎服。
3. 幹薑,生薑切片曬幹或低溫烘幹者,生用。
【性味】:辛、熱。 【歸經】:歸脾、胃、心、肺、腎經。
【功效】: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主治】:1)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可單用,亦與人參、白術、甘草同用,如理中丸(《傷寒論》)。2)少陰病,但欲寐,手足厥冷,脈微欲絕,可配合附子、甘草,見四逆湯(《傷寒論》)。3)寒飲咳喘,可配合細辛、五味子、麻黃等同用,治寒飲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證,如小青龍湯(《傷寒論》)。
【用法用量】:煎服,3-10g。
4. 炮薑,將幹薑放到鍋裏武火炒至鼓起,表麵呈棕褐色,裏麵呈黃色。
【性味】:苦、澀、溫。 【歸經】:歸脾、肝經。
【功效】:溫經止血,溫中止痛。
【主治】:1)脾胃虛寒,脾不統血的出血病證,如血痢不止,吐血、便血等。可單味使用,亦可配伍黃芪、人參、附子等。2)虛寒性腹痛、腹瀉,如產後血虛寒凝,小腹冷痛,惡露不盡者,可與當歸、川芎、桃仁等同用,如生化湯(《景嶽全書》)。
【用法用量】:煎服,3-6g
5. 薑炭,將炮薑進一步炒至表麵黑色,內至棕褐色入藥。 性味、歸經、功效似炮薑,比炮薑的止血之力強。 【鑒別用藥】:生薑、幹薑、炮薑本為一物,均能溫中散寒,適用於脾胃寒證。而生薑長於散表寒,又為嘔家聖藥;幹薑偏於袪裏寒,為溫中散寒之至藥;炮薑善走血分,長於溫經止血。
【使用注意】:薑性溫熱,體內有虛熱或實熱的熱性病患者慎用,必要用薑時,一定用寒藥佐製。
【辟謠】:早吃薑賽參湯,晚吃薑賽砒霜;冬吃蘿卜,夏吃薑。純屬謠傳,需要用薑者,不分早晚、冬夏;不能用薑者,什麽時候都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