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方倉醫院? 數據不吻合。搞不懂。

中國日報3月13日武漢電(記者 吳勇)從2月14日開艙,到3月10日休艙,中醫江夏方艙醫院在26天運營中,收艙人數564,治愈482人,82人(含14名有基礎病)尚未達出艙標準而轉至定點醫院,圓滿收官。

記者近日采訪了名譽院長張伯禮院士,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訪問:

問:中醫江夏方艙醫院的療效怎麽樣?

答:醫院收治的564例患者,輕症約71%,普通型29%。

患者年齡分布:20-40歲占29.5%,40-59歲占49.3%,60歲以上占17.7%。

患者入院症狀:約30%的患者存在乏力、氣短的症狀;約40%的患者有咳嗽症狀。

經治療後,患者體溫控製良好。99%患者體溫小於37℃,僅有1%的患者體溫高於37℃。患者CT影像治療後顯著改善,臨床症狀明顯緩解。咳嗽、發熱、乏力、喘促、咽幹、胸悶、氣短、口苦、納呆等症狀較治療前明顯改善。

問:中醫江夏方艙醫院取得了哪些成績?

答:病人零轉重、零複陽,醫護人員零感染,達到了開艙時我和劉清泉院長的要求。

這裏麵,我想重點講病人零轉重。約10%左右的新冠肺炎患者轉為重症,重症病情複雜,死亡率高。因此治療新冠的關鍵就是早幹預,早治療,不讓他轉成重症就是治療效果的核心指標了。這點我們的後方團隊與國際核心指標集工作組討論後也形成共識,如果能在輕症就解決,是效果最好的,一旦轉重,治療會相當麻煩,治愈率也低。

江夏方艙醫院收治564例輕症和普通型患者,以宣肺敗毒湯和清肺排毒湯為主,少數人配合顆粒劑隨症加減,多數患者輔以太極、八段錦和穴位貼敷等。患者臨床症狀明顯緩解,咳嗽、發熱、乏力、喘促、咽幹、胸悶、氣短、口苦、納呆等症狀較治療前明顯改善,沒有一例患者轉為重症。

武漢另一家方艙醫院收治330例患者,也是輕症和普通型患者。沒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規範使用中醫綜合治療。據他們介紹,結果有32例患者轉成重症,轉重比例約10%,

這兩艙的數據對比,似可以說明中醫藥可以有效防止新冠病情轉重。我們參加的另外幾個臨床研究,也同樣顯示,輕症轉重率也較低,約2-4%。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