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佛係的日本抗疫,事實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日本新冠疫情分析與探討(四)
前言
這段時期,新冠在意大利、西班牙等歐美國家及伊朗等中東國家瘋狂肆虐,每日飆升的感染者和死亡者人數牽動著各國人民的心。在全球化的今天,原本頻繁往來的國際間人員流動被突如其來的封城封國所阻斷,抗擊病毒成為地球人共同肩負的責任。反觀日本,據 “上海發布”微信公眾號今天淩晨發布,日本從重點隔離國家中被移除。作為中國鄰國的日本,是最早被認為可能新冠爆發的國家之一。然而,在有效管控疫情條件下,日本全國處於不封城、不限行、不停工、不關店、有感染、不爆發的狀態。相對於封鎖疫區的“硬核”模式,日本的抗疫措施被稱為“佛係”模式,受到各國關注。
在我國新冠戰役初見成效,社會經濟秩序逐步恢複的當下,麵對複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疫情反複,希望 “不封城、不關店、盡量維持社會經濟運行”的日本抗疫模式能夠為下階段國內抗疫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分享各國經驗,共同戰勝病毒,靜待不久的將來多明戈再次唱響《今夜星光燦爛》。
作者會不定期發布本專題的係列文章。本文是第四篇,探討以下問題4)。問題1)、2)、3)已分別於2020年2月16日(周日)、2月18日(周二)、2月29日(周日)於本公眾號發布。
1)新冠病毒會在日本流行,但造成類似武漢的醫療踩踏事件可能性不大。為什麽?
2)麵對新冠病毒這個人類共同的敵人,日本的應對措施借鑒了我們的經驗。為什麽這麽說?
4)看似佛係的日本抗疫,事實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附件1: 日本感染者最新數據
附件2: 日本抗疫戰的核心團隊
附件3: 日本應對新冠的主要政策和措施出台時間線
附件4: 新冠治療藥物的發掘
附件5: 日本主要聚集性感染案例
本文封麵配圖:東京新宿禦園賞櫻的人們,作者攝於2020年3月21日(周六)。
問題4:看似佛係的日本抗疫,事實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1)佛係抗疫的日本
日本和我國互為友鄰,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2019年到訪日本的我國遊客為960萬人,較2018年增加了14.5%。僅今年春節期間我國約有70萬人到訪日本,包括1萬多武漢同胞。自1/23小年夜武漢宣布封城後,春節期間世界多個國家對我國居民采取了限製入境措施。與此同時日本各地的店家卻在熱情接待來日旅遊的我國同胞,並且打出“武漢加油”的標語並貼心地把口罩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方便大家購買。還記得有記者采訪了封城前夜從武漢轉道廣州飛抵關西機場的同胞,這位同胞一語驚人:“我不是來旅遊的,我是為了健康逃來日本的。”日本電視台主播毫無驚訝之色,平淡地播報了這則新聞。在春節期間,盡管我國各地嚴防武漢同胞,日本民眾卻很淡定。
民眾的心理變化出現在1/30。前一天1/29日本用包機從武漢接回了第一批僑民共計206人。針對204人(2人拒絕接受檢測)進行核酸檢測後,發現有3人顯示陽性,其中2人無症狀。厚生勞動省就這個情況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會後東京市中心藥妝店的口罩就被搶購一空。日本民眾第一次意識到新冠已迫在眉睫!
之後隨著鑽石公主號遊輪感染者數持續攀升,北海道因聚集性感染進入緊急狀態,街上戴口罩的人數有所增加,外出人數有所下降,但至今為止日本的大型商店和餐館酒吧持續營業,全國範圍內沒有一個區域停止運營公共交通,也沒有停工停業跡象。這也使得我國民眾日益擔憂新冠是否將在日本爆發。
(2)日本的抗疫措施
根據厚生勞動省部署,日本抗擊新冠病毒的基本方針為:抑製延緩感染高峰,把患者數控製在可用醫療資源範圍內。抗疫終極目標:社會經濟影響最小化,抗疫成果最大化。為了努力接近終極目標,日本抗疫的指導思想為:充分利用病毒特點,靈活調整抗疫措施。
新冠病毒具有什麽樣的特點
日本厚生勞動省早在今年1月初就開始持續關注和追蹤武漢新冠感染者信息,並在封城前夕1/22日出台了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初步篩查標準,規定對疫區接觸者進行篩查。在2/9NHK新冠特別節目中,北海道大學的西浦博教授介紹了他在分析了武漢的感染者數據後,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也會傳染他人的現象。同一節目中,東北大學押穀仁教授在肯定中方抗疫措施時講到:“我曾多次訪問過武漢。大家別以為武漢是一個落後的地方,所以才會發生如此大規模感染。武漢是一個現代化的都市,在日本能提供的醫療檢查其實在武漢都能做到。我們一定要足夠重視這個病毒的危險性。”在2月初,我國還處於抗疫最艱難時期,日本抗疫專家已經正確認識了病毒特性及中國抗疫模式,不能不說是有先見之明的。如今,西浦教授和押穀教授正是日本厚生勞動省下屬抗疫專家團隊的最核心成員。
在仔細分析和解析了我國感染者數據、以及日本國內包括遊輪和撤僑包機感染數據後,日本專家團隊發現了新冠病毒流行病學特點如下:
1)日本國內感染者中80%的人沒有傳給他人;
2)聚集性感染造成了病毒的大量傳播;
3)新冠病毒主要傳播路徑:接觸、飛沫(含微型飛沫)。基本上不會通過空氣傳染。
4)聚集性感染三要素:密閉空間、密集人群、密切接觸(含近距離會話)。筆者將此歸納為“三密”條件,當“三密”同時滿足時,極易引發聚集性感染。
規避“三密”是日本抗疫措施的核心
在疫情麵前,日本政府沒有叫停經濟,而是呼籲民眾自覺自律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極力避開“三密”環境。日本是一個非常自律的民族,即使在平常時期,日本人都能自覺做到勤洗手勤洗澡戴口罩。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有助於防疫的同時,筆者認為極力規避“三密”同時發生才是日本抗疫措施的核心所在。讓我們來檢證一下“三密”各要素分別對新冠病毒傳染的影響。
1)關於密閉空間
在昨天(3/22)播出的NHK新冠特別節目中,用實驗詳細驗證了微型飛沫是如何傳播病毒的。人們在咳嗽、打噴嚏或者大聲講話時,都會從口鼻中噴出飛沫。相比較重的飛沫很快(1分鍾之內)掉落到地麵,微型飛沫由於重量較輕,會長時間漂浮於空氣中。所以在密閉的室內,假設有一位感染者產生了微型飛沫,其中所帶有的病毒就可能會引起他人感染。但假設同時打開窗戶通風,微型飛沫就會隨著空氣流動很快飄出窗外,大大降低傳播給他人的可能性。這也就是聚集性感染三要素中,要規避密閉空間的原因。
2)關於密集人群,容易引起感染很容易理解,不必贅述。
3)關於密切接觸
大家知道,流感的傳播特性是均等傳播,就是按照基本傳染數R0的數字,平均每人傳染人數大致固定。新冠病毒的不同之處在於R0並非固定。在特定條件下會大量傳播,但未滿足特定條件的話,傳播能力相對較低。這也很好解釋了為何在日本擁擠的公共交通中並未發生大規模新冠傳染。起初人們對日本都市圈擁擠的通勤電車甚是擔心,筆者之前曾看到一則國內關於東京圈滿員電車10日內導致10萬人感染的預測。然而,目前為止公共交通工具上沒有發現大規模聚集性感染的案例,原因是日本民眾在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時非常安靜。到過日本的朋友都會發現,日本民眾乘車時通常不與他人交談,即使偶爾交談也是低聲細語,大大降低了飛沫傳染的風險。很幸運,正因為日本民眾良好的乘車習慣,極好地規避了“密切接觸(含近距離會話)”,避免了公共交通中的新冠傳染,也算是偶然之中的必然。
當然專家也指出,即便隻有一到兩個條件成立,在某種偶然情況下促發三個條件同時成立,也會引發聚集性感染。因此,盡量避免人群聚集,應是最簡單最有效的防疫方法。
另外,由於新冠病毒基本上不會通過空氣傳染,反麵印證了為何超市或者公共交通內未發生大規模傳染案例。我國武漢的感染數據顯示,80%的感染者來自於家庭內傳染,從側麵也驗證了這一點。
靈活有效的日本抗疫戰術
據日本首相官邸官網資料,日本在1/30,即民眾開始搶購口罩當日,成立了由安倍首相直接掛帥的新冠感染症對策本部,厚生勞動省大臣加藤勝信擔任副本部長,其他所有大臣擔任成員。今天3/23中午召開了第22次會議,平均每兩天召開一次會議。會議資料均在網上公開,其中包括日本國內外感染狀況、最新應對措施、國外應對措施等內容。可以說日本政府於1月底就已經開始從最高層麵跟蹤和應對新冠疫情,並及時在國內外疫情變化中不斷調整應對措施,在抗疫的同時平衡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這一點,比歐美國家反應早了近一個月,比大多數國家所采取的疫區封鎖(Lockdown)的社會代價更小。
在3/19召開的日本抗疫專家會議上,確定了今後執行以下三項抗疫戰術:
1)聚集性感染的盡早發現與對策;
2)患者早期診斷與重症患者集中治療;
3)民眾配合與行為改變。
從一月初至今,日本抗疫戰術的靈活性有效性體現在以下5個方麵:
1)抗疫團隊的靈活調整
日本沒有像美國CDC這樣應對傳染病流行的專職司令塔。據日經新聞2/23報道,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年度預算才65億日元,研究人員308人。美國CDC年度預算8000億日元,包括各種專家在內擁有1.4萬人員工,是世界最強傳染病應對機構。雖然日本政府也打算在疫情告一段落後,檢討是否設立類似CDC這樣的機構,但目前還是隻能采用臨時組建團隊的方法。
日本臨時組建的團隊除了上文提到的安倍首相掛帥的新冠感染症對策本部之外,還成立了新冠感染症對策專家會議小組。這個專家會議小組,根據疫情需要隨時調整日本流行病學專家成員,近期又引進了一位重量級人物,即上文提及的北海道大學的西浦博教授。西浦教授很年輕,日本國內運用數學統計學建模進行流行病預測和分析的權威人士,由他親自製作的新冠流行病學模型圖表廣泛出現在政府抗疫文件中。
另外,在媒體應對上主要由尾身茂教授出麵。尾身教授年逾七旬,擁有經濟學學士和醫學博士學位,說話娓娓道來,既讓民眾有危機感,又不會產生過度恐慌,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可以說日本抗疫團隊在經曆了初建時期的內部不和諧、網絡爆料以及民眾不信任之後,已形成一支穩定善戰、專注實效的專業隊伍。
2)以減少聚集性感染為重點的抗疫戰術的製定
日本抗疫團隊在2月下旬還成立了聚集性感染應對小組,包括全國各個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專業人士。本文總結的新冠特點很多來自於這個團隊的工作成果。他們不分晝夜地工作,實時分析和監控全國數據,及時指導各地打擊和追蹤聚集性感染。日本專家組認為,隻要能夠盡早發現和控製聚集性感染,就可以有效控製新冠在全國的流行。迫於醫療資源有限,無法盡收盡治,以減少聚集性感染為重點的抗疫方法無疑是現實高效的戰術。
3)利用數學模型進行疫情預測和監控
這個領域主要是由上文提及的西浦博教授和他的團隊負責。早在2月下旬,西浦教授的分析就顯示,假設對於疫情不進行幹預的話,三個月內感染者數會達到數十萬人。之後,安倍首相要求全國中小學停課、暫停大型聚會活動、盡量在家工作、時差通勤等。在3/19專家團隊建議書中,西浦教授的分析顯示目前日本基本傳染數R0小於1,疫情暫時得到了控製。同時運用圖表模擬顯示,假如民眾不持續規避聚集性感染的“三密”要素,感染者數可能會爆發性增長,從而擠兌醫療資源。
4)包括SNS在內的多渠道溝通
從1月份開始,日本厚生勞動省領導下的抗疫團隊就持續通過多個渠道向民眾呼籲,提醒大家注意戴口罩、勤洗手等自我防護,並及時溝通政策,喚起民眾配合。核心團隊成員之一的高山義浩醫生一直通過Facebook對最新政策和措施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每篇解讀都有大量點評和轉載。高山醫生針對點評直接回複,指導一線醫生和普通民眾具體應對。浦西博教授會通過Twitter向民眾直接發布問卷調研,詢問哪些行為容易可行,作為製定政策時的參考。當然日本政府也會通過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播報政策通告,喚起民眾響應。
起初日本民眾對“佛係”措施也滿腹狐疑,通過這些多渠道溝通和媒體策略,充分理解了抗疫措施的意義,從而得到了民眾的自覺配合。
5)堅持關注重症,不盲目擴大檢測範圍
日本的抗疫措施是堅持關注重症,不盲目擴大檢測範圍。在一段時間內,日本的措施在國外被詬病為“技術性隱瞞”,在國內被媒體大量質疑。事實上,基於貝葉斯理論的不廣泛檢測,在避免醫療踩踏方麵具有現實意義。統計學中的貝葉斯理論,是人工智能的理論基礎。運用貝葉斯理論可以很好解釋在感染者比例很小,同時檢測存在誤差(“假陽性”誤差)的情況下,不盲目擴大檢測具有其合理性。
結語
3/19專家會議報告如下:
如不加控製,新冠病毒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爆發式傳染。這將導致需要使用呼吸機的重症人數達到現有呼吸機數量的數十倍,大量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時救治,促使死亡率大幅激增。日本需要繼續保持緊張感,關鍵在於避開“三密”環境,防止聚集性感染。同時,在感染得到有效控製的地區,學校恢複教學,社會逐步恢複低風險活動。
被稱為“佛係”的日本抗疫措施,在經曆了第一波(武漢輸入階段)的考驗後,現在正麵臨第二波(歐美輸入階段)的嚴峻局麵。有專家認為抗疫可能持續半年乃至一年的過程中,日本也會不斷調整戰術,在必要時不排斥采取“硬核”措施。事實上,日本也在法理上已做好了應急準備。3/13國會通過了特別措施法,允許首相必要時可宣布國家緊急狀態,擁有包括限製民眾出行、征用私人用地在內的限製個人權利的權限。針對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學特點,基於統計學原理的“佛係”戰術,我們會持續關注日本戰疫的走向。
以下附件可點擊 閱讀全文 到 hiJapan官網-數據中心 查看。
附件1: 日本感染者數據
附件2: 日本抗疫戰的核心團隊
附件3: 日本應對新冠的主要政策和措施出台時間線
附件4: 新冠治療藥物的發掘
附件5: 日本主要聚集性感染案例
朱木蘭
2020年3月23日(周三)於日本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