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傑教授《新冠病毒肺炎上海診治實踐的熱點話題》視頻的文字摘錄。本討論基於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和《上海市2019冠狀病毒綜合救治專家共識》。
2.抗病毒治療的應用
如何阻止重症化,我們主張選用有效的抗病毒藥物,采用正確的氧療,還有免疫功能的良好維護。有一部分病人恐慌心理很嚴重,緩解他們的恐懼心理,解決改善睡眠質量的問題,也有助於提高免疫力。我們也非常關注機體能量的保持,內環境的穩定,這次感覺大劑量維生素C,10g~20g的使用似乎有價值。
關於抗病毒的治療,治療艾滋病的藥物克力芝(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以及廣譜抗病毒藥阿比多爾,整體來看效果和空白對照組差不多。我們的臨床體會是阿比多爾似乎有一點作用。但克力芝副反應較為明顯,特別是消化道反應,可能影響免疫功能。
我們上海團隊感受到,我們能不能說,羥氯喹是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嗎?因為我們真的是越來越感受到,用了羥氯喹以後,我們的病人(由輕症轉向)重症化,或重症轉向危重症的比例明顯減少。其次,羥氯喹的副作用較小,(有專家建議)在氯喹係列裏,羥氯喹的毒副反應比較低。而且我們用了說明書裏的最大劑量,即每天400mg,我們谘詢了風濕科專家,他們認為羥氯喹在通常情況下比較安全。所以我們在上海指南裏推薦的藥物其實不多,除了羥氯喹,還有國家指南裏推薦的磷酸氯喹,還有阿比多爾和幹擾素。有人問我們為什麽沒有推薦其它藥物。因為我們覺得這個藥物真的是特效藥。
我們比較了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病人差別,其中第一階段病人重症和危重症比例非常高。第二階段(2月5號以後入住)的病人, 重症和危重症的比例明顯下降了。我們最大的經驗積累是用了羥氯喹,這方麵的數據總結基本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