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吧。我沒有研究過中藥的化學成分。至於對治療感染有沒有關係,名醫-張錫純治療實例見下:

張錫純在治療瘟疫、痧疹、寒溫等實熱證時擅用石膏,或“無論為內傷、外感,凡遇險證,皆煎一大劑分多次服下”,“恒有令人獲意外之效。”張錫純視“石膏為寒溫實熱證之金丹”、“為寒溫第一要藥”、“為救顛扶危之大藥”、為“退外感實熱,誠為有一無二之良藥”、“為藥品中第一良藥,真有起死回生之功”。

他的朋友趙某之妻“年近六旬而得溫病,脈數而洪實,舌苔黃而幹,聞藥氣即嘔吐。先生單用石膏末六兩,煎清湯一大碗,恐其嘔吐”,囑其“一次溫服一口,盡劑而愈”,如此病例,不勝枚舉。先生臨證用石膏,輕則兩許,重則數兩,而每獲捷效,故鄉中有“石膏先生”之稱。是時,我族中的龍章曾祖父之藥房,平素多貯備石膏。龍章翁雲:張新外甥(張錫純)乃“石膏先生”,不備足石膏,如何疏方用藥治病?

某族祖父思曾翁,弱冠之年體多病,時年正值瘟疫流行,不慎而染瘧疾。是證間日一發,證見口幹、舌燥、表裏俱熱,甚時體若燔炭,張錫純投以大劑白虎湯(石膏為其中一重要成分)加柴胡而愈。愈後問他,是證為何投以白虎湯?張錫純雲,“症係邪在少陽,而陽明熱盛,此乃瘧而兼溫之瘧也,非大劑白虎湯清之,弗能湊效也。”

中藥的成分與療效比較複雜,外加不同的排列組合,每一劑都有不同的變化,還有藥草的陰陽屬性、能量等等,不能單以化學成分來考量,因為不夠全麵。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