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的非典,中國“輸給”了溫哥華,16年後,中國隻用了14天······

來源: greennew 2020-01-30 07:03:0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832 bytes)

16年前的非典,中國“輸給”了溫哥華,16年後,中國隻用了14天······

 


2003年,我11歲,是一名小學6年級的學生,現在回想起關於SARS的記憶,是學校停課不用寫作業,城市裏彌漫的消毒液的味道,還有媽媽買回來的板藍根,家裏有個專門用來熏艾草的火盆。

 

 

2002年12月,廣東河源市一位黃姓病人因不明原因肺炎就診,一個月後病愈出院,但引線已被點燃:中山市先後出現多起醫護人員肺炎感染病例。

 

image

 

2003年1月21日下午,國家疾病控製中心專家組將該病定名為“非典型性肺炎”。截至2003年7月31日,SARS疫情共造成全世界8096人感染,774人死亡。

 

image

盡管中國大陸地區首先發現了感染病例,但確定病原體、對病毒進行分離、基因測序和發現病毒受體的工作卻是一籌莫展。
其實,在2003年3月7日之前,就已通過電鏡,在病人身上獲得的樣本中觀察到了一種未知病毒,並推測該病毒極有可能與當時流行的SARS有關,他們甚至發現,病人血清可能對抵抗病毒有幫助。

image

但對於SARS病毒的研究一直毫無進展。到了2003年3月17日,世衛組織不得不組織世界上11家實驗室(沒有來自中國大陸的實驗室)開始尋找SARS病原體。一周之後的3月24日,聯合實驗室發現了冠狀病毒。
直到2003年4月14日,病毒樣本才被連夜送到華大基因實驗室開始RNA測序,當天淩晨2點,測序結果出爐。
但是來自加拿大溫哥華的邁克爾?史密斯基因組科學中心(Michael Smith Genome Sciences Centre)已提前一天測定了這個新型冠狀病毒的序列。

image

科學是一場競賽,在2003年的這場競賽中,中國輸了!
2003年7月18日,Science雜誌以《中國錯失良機》(China's Missed Chance)為題,報道了SARS病毒發現的過程和細節,並慨歎中國科學家“失去了一次在全世界麵前閃耀的機會”。

image

負責協調世衛組織的德國病毒學家克勞斯·斯托爾(Klaus Stöhr)不無遺憾地說,如果中國的科學家能及時公布發現,各國實驗室的研究進度將大大加快。中國科學家哪怕是給斯托爾一封郵件,哪怕是一通電話,都可能讓中國科學家在疾病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並在知名科研雜誌上發表幾篇重磅論文。
16年過去了,2019年12月30日,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發布《關於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稱武漢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臨床表現均表現為病毒性肺炎或肺部感染。

image

 
在首次疫情通報的一周之後,2020年1月9日,新華社記者采訪病原檢測結果初步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建國。他表示,截至7日21時,實驗室從陽性病人樣本中分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並進行了全基因組檢測,並確認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不同於包括SARS在內的已發現的人類冠狀病毒。

image

 

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已收到中國分享的從武漢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中檢測到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信息。這對其他國家開發特定診斷工具有重要意義。
在基因序列公布後的1~2天裏,碩世生物、達安基因、之江生物、華大基因等公司根據病毒的RNA序列,先後宣布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的開發。

image

1月19日,國家衛健委官方微信公眾號“健康中國”發文,表示已下發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得益於檢測手段的進步,在過去的兩天內,武漢、北京、深圳各地確診並通報了多起新型肺炎病例。
這次病原體檢測,中國沒有錯失機會。在2003年至今的16年間,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成了今天醫療工作者們迅速探明病原的關鍵工具。

所有跟帖: 

12/8已經出現第一個案例了 -紫色海洋- 給 紫色海洋 發送悄悄話 紫色海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30/2020 postreply 08:51:5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