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幾年前開始接觸中醫的時候也是從仲景的傷寒論開始讀起的

來源: silversky1234 2019-11-30 06:53:3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46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silversky1234 ] 在 2019-11-30 08:28:5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我幾年前開始接觸中醫的時候也是從仲景的傷寒論開始讀起,雖然有六經辯證的理論串聯在一起,但一條條講的都是什麽樣的證如何治,並沒有係統講為什麽。比如出現汗字的條文有很多條,意思一樣嗎?不一樣的話,對於汗出這種症狀又有沒有一個一以貫之的總結?仲景的傷寒論出現是有時代背景的,是臨床實踐的總結,背後是上古深厚的醫學理論總結。中國文化是一以貫之的,如果不從源頭去學,不原汁原味地學,就會隻見枝葉而不見根本,隻見器形,不見一氣之流行。如果洞主是有師傳,也應該是源於上古的東西,隻可惜這個時代比起清末,文化上更衰微了,所以能讀懂的,或者願意聽的人更少了,但現在又是複興的時機我曾寫下下麵一段文字與人網上交流,分享在這裏。

我覺得和明末清初的氣候有關,仲景時代和明末清初都是小冰川期,氣候變化造成的疾病有相似之處,所以急學先用,從臨床的典範開始學起,到清朝中葉氣候又發生了變化,所以出現了溫病學派,這個學派的發展是要以深厚的內經理論為背景的,以葉天士為代表。


我以為內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小部分,是易經理論在人體醫學上總結。因為是上古留下來的東西,年代久遠,對內經的理解既可能有斷句不同造成的理解差異,也可能有漢字本身在時間的長河中,被後人演繹,而逐漸離最遠古的意義越來越遠了。

 

我一直以為漢字不同與其它語言的文字隻是一種工具,漢字不是符號,而就是文化本身。也是前一個文明留給華夏民族的東西,代表了那個文明對宇宙的認知。

 

 

所有跟帖: 

“心懸大氣中,其動乃六龍”,何解? -fuz- 給 fuz 發送悄悄話 fuz 的博客首頁 (99 bytes) () 11/30/2019 postreply 08:29:21

這句我也不太明白,還要請教洞主,但我練張至順道長的金剛功時,練心經的那個動作時,老道長說,心動則一切氣都動。六龍是否指六經之氣? -silversky1234- 給 silversky1234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30/2019 postreply 08:38:03

你去讀胡希恕的講解就知道後麵的理論,一點都不玄,實實在在的實踐經驗總結,古人的注解很多都是錯的。洞主的東西和中醫無關。 -kai2002- 給 kai2002 發送悄悄話 kai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30/2019 postreply 12:32:57

上古東西原汁原味學,有點道理,但不全對,重要的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修正。 -pickshell- 給 pickshell 發送悄悄話 (901 bytes) () 11/30/2019 postreply 13:25:50

他超越整個中醫了,他一句三陽衝心,就把整個中醫都嚇傻了,再來個六龍啥的,把2000年多來的死的活的中醫又掄了一遍。 -kai2002- 給 kai2002 發送悄悄話 kai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30/2019 postreply 16:36:3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