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或許就隱藏在家裏的飯桌上、儲物櫃、冰箱中。有些食物如果處理不當,即使一開始無毒無害,但到最後也會變成凶狠的殺手。
那麽,哪些是隱藏在生活中的食物殺手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
細菌性食物中毒
細菌總給人一種不友好的印象,尤其是它們成群結隊對人體發動攻擊時。
日常飲食中常常難免夾雜著一些細菌,大部分在胃腸道中已經被消滅掉了,所以少量攝入對人體影響不大。然而,一旦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細菌或細菌毒素的食物,便會引起中毒。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症狀,如惡心、嘔吐、肚子痛、大便呈水樣等,嚴重者可致休克。其中,有一種細菌毒素叫肉毒毒素,由肉毒杆菌分泌,這種毒素會造成特殊的神經中毒症狀,致殘率、病死率極高。
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是肉類食物,常見於醬鹵肉製品、熏燒烤肉製品、熏煮香腸火腿製品,其次是變質或病死的肉類、奶類、剩飯等。
黃曲黴毒素中毒
在電影裏常常提及的劇毒化學物質——氰化鉀,一旦接觸皮膚的傷口或吸入微量粉末等,
即可中毒死亡。然而,黃曲黴毒素急性中毒的毒性卻比氰化鉀強10倍。
黃曲黴毒素常見於糧油及其製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和棉籽等,它比較耐熱,需要在280°C的時候才能將它消滅。其中,以黃曲黴毒素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強,是目前發現的最強致癌物質之一,可引起肝細胞壞死、肝硬化,甚至引發肝癌。
中國規定,大米、食用油中黃曲黴毒素的允許量標準為每公斤10微克,其它糧食、豆類及發酵食品為5微克/公斤,嬰兒代乳食品裏麵更是一絲一毫都不得檢出。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黃曲黴毒素含量100~1000微克/千克為高度毒性。1微克有多重?1克等於100萬微克。此毒威力無比啊!
亞硝酸鹽中毒
亞硝酸鹽具有防腐性,故常作為防腐劑,還常被添加在香腸和臘肉等加工食品中作為保色劑,以維持良好外觀。另外,它可以防止肉毒梭狀芽孢杆菌的產生,提高食用肉製品的安全性。常見於醃製肉類製品、泡菜及變質的蔬菜等。
但是,人體吸收過量的亞硝酸鹽,會影響紅細胞運送氧氣的能力,導致口唇、指尖變成藍色,即俗稱的“藍血病”。嚴重時會令腦部缺氧,甚至死亡。成人攝入0.2~0.5克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攝入3克即可致死。
其實,亞硝酸鹽本身並不致癌,但在烹飪等情況下,肉品內的亞硝酸鹽可與氨基酸降解反應,生成有強致癌性的亞硝胺。
黑斑番薯中毒
番薯儲存不當時,容易受到黑斑病菌的汙染,常在番薯表麵留下黑褐色斑塊。黑斑病菌可以產生多種毒素,這些毒素使番薯不僅口感不好,又硬又苦,吃進肚子裏還會傷害肝髒,引起中毒。然而,即使經過高溫蒸熟,也不宜食用。中毒者大多發生在進食後數小時至數日,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嚴重者發高燒、四肢麻木、氣喘籲籲、抽搐等。
據研究結果顯示,在病變部位(黑斑)1厘米以外的薯肉,就已經檢測不到甘薯酮和甘薯酮醇等有毒物質了。所以,不必過分擔心,如果碰到長了黑斑的番薯,隻要把病變部位及周圍部分番薯肉清除幹淨再食用,就基本沒有大問題了。當然,不吃含黑斑的番薯更保險一些。
世界著名消化道腫瘤專家,MORE Health 合作專家 John Chabot 提醒您:把好“大門”,謹防病從口入,日常飲食也是一門學問,一定要處處留心。
Dr. John Chabot 於 1983 年加入紐約長老會醫院並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教授。他致力於預防和治療胰腺癌及肝膽道癌症等的治療。 Dr. Chabot擔任多項臨床和研究職務,他在紐約長老會/哥倫比亞大學的胰腺中心擔任教授和執行董事,在紐約長老會醫院消化科/內分泌外科擔任主任,在哥倫比亞大學醫師協會擔任副主席。他有 30 餘年從業經曆,積累了豐富的臨床以及科研經驗。Dr. Chabot獲得多項榮譽及獎勵,多次紐約時代周刊及其他組織評選為美國最頂尖的醫生,全美最佳醫生。
MORE Health 愛醫傳遞
- 美國官方認證的嚴格遵守美國HIPAA法案的專業醫療服務機構。
- 提供危重疑難疾病領域的中美線上會診、多學科會診、赴美就醫和赴美質子治療等醫療服務。
- 已簽約超過700位美國TOP1%頂級醫生,為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受法律和保險雙重保障的醫療會診服務。
- 自主開發FDA認證國際遠程會診平台。
MORE Health 愛醫傳遞2011年成立於美國矽穀,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中心前腫瘤外科主任Dr. Robert Warren (羅伯特 沃倫醫生),前血液腫瘤科主任Dr. Marc Shuman(馬克 舒曼醫生)等一些頂級專家及其他聯合創始人共同創立。
掃描下方二維碼與我們的案例經理聯係
或撥打8887214051免費醫療谘詢
⊙超過700位全美排名TOP 1 %的頂級專家為患者提供最權威的治療方案;
⊙專業的醫學博士為患者提供的病例翻譯及同聲傳譯等服務;
⊙覆蓋全球的醫療事故保險,全方位保障用戶權益;
⊙如有必要,可為患者安排赴美就醫綠色通道。